還記得初中語文課本裏陸定一寫的《老山界》嗎?文中寫道:“我們決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瑤山,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老山界是紅軍長征途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歲月變遷,當年陸定一筆下只能拿出一點米給紅軍煮粥的瑤民已經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張家村苗寨是粵桂協作結下的一枚碩果。潘志祥 攝
“我們的民宿就在梯田景觀旁,推開窗就可以看到雲霧繚繞、倣如世外桃源的景象,生意火爆時都訂不到房。”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塘洞村的民宿老闆娘蔣桂芬大方地介紹起自家民宿的亮點。塘洞村毗鄰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背靠老山界,紅軍長征時曾途經此地。當地因地制宜地將紅色旅遊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兩水苗族鄉塘洞村“紅色老山界”田園綜合體。
地處龍勝各族自治縣的張家村苗寨,雲霧繚繞,依山傍水,是粵桂協作結出的一枚碩果。“2017年以來,我們累計獲得廣東省財政幫扶資金523萬元,其中深圳市財政幫扶資金150萬元。”據張家村村委負責人介紹,在粵桂協作機制的帶動下,村裏建起了遊客接待樓、停車場和百米休閒棧道,將苗族刺繡、苗族傳統婚俗、打糍粑、品油茶等苗族獨特的民族文化與當地的特色農業産業相結合,讓遊客切身感受苗族傳統文化和田園樂趣。
桂林市資源縣與龍勝各族自治縣是深圳市南山區的對口幫扶單位。自東西部協作開啟以來,雙方通過充分發揮南山區科研機構、醫院、學校等各類主體的“先行示範”作用,多層次、多領域結對共建,在組織領導、産業協作、人才支援、勞務協作、消費協作、保障資金支援等方面不斷加強合作、融合共用。
走在龍脊梯田的田埂上,深圳市南山區派駐幹部,龍勝縣委常委、副縣長周曉華説:“我是南山人,也是龍勝人。”來到龍勝挂職後,周曉華率領團隊聯合南山區的高校、慈善組織、企業等社會力量,共同打造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綜合示範項目,圍繞鄉村旅遊、特色産業等方面做出龍勝特色,探索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示範樣本。
“珠江西江水迢迢,兩廣人民心連心。”廣東和廣西一衣帶水,兩地有著相近的自然稟賦和文化底蘊。從對口幫扶、脫貧攻堅到鞏固鄉村振興成果,廣東與廣西的合作不斷深化,“兩廣一家親”的感情轉化為“兩廣共發展”的美好現實。
“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廣東、廣西兩省區領導高度重視、高位謀劃,全力推動新階段粵桂協作走深走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粵桂協作工作隊領隊鄺兵表示。僅2021年,粵桂幫扶資金共計投入13.02億元,帶動當地財政及社會幫扶資金實施各類項目283個,助力廣西建設鄉村振興示範點。
3月8日,粵桂協作文化旅遊(廣州)招商推介會在廣州舉行。“兩廣文化旅遊資源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奕民肯定了粵桂協作在文旅發展中的重要性,他表示,要通過搭建兩省區文化旅遊合作平臺,進一步加深兩地文化旅遊業界的了解、溝通、合作,攜手開創兩省區文化旅遊共贏發展的新篇章。
在旅遊業中,兩廣互為重要客源地。2020年以來,雙方在文旅資源共推、品牌宣傳、客源互送、市場共管以及旅遊扶貧協作等方面展開了多角度合作,有力促進了文化和旅遊産業復蘇和繁榮發展。2021年,粵桂進一步拓展合作平臺,深化産業合作,共同打造精品線路,促進了兩省區文化和旅遊合作高品質發展。
今年,兩地文化和旅遊廳持續深入對接粵桂文旅市場,通過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和引領作用,鼓勵兩廣旅遊企業積極開展“千萬老廣遊兩廣”活動。
暑期旅遊高峰臨近,廣西旅遊協會于日前帶領廣西近30家旅行社及重點旅遊景區的代表赴廣東省東莞市、惠州市和汕頭市開展“繽紛夏日·趣玩廣西”2022夏季旅遊産品對接會。廣西文化旅遊企業圍繞暑期市場推出了一系列旅遊産品和優惠政策,推出小包團、私人訂制、研學、自駕遊、休閒度假等線路産品。130多家廣東旅行社參加了産品對接會,並達成合作意向,引客入桂。
從2021年年中到今年7月初,廣西文化和旅遊廳在大灣區通過電視節目、電視廣告、高鐵站廣告與網路視頻等方式,對廣西文旅資源與品牌形象進行廣泛宣傳推廣,總影響人次超1.87億。“秀甲天下·壯美廣西”品牌形象在大灣區深入人心。
近日,廣西文化和旅遊廳編制印發了《環廣西國家風景道總體規劃》,在廣西原有特色旅遊線路的基礎上,提煉出8條特色鮮明的國家旅遊風景道。廣西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甘霖向廣東伸出合作的橄欖枝,提出攜手共建滇桂粵邊海國家風景道的願景。“滇桂粵邊海國家風景道是粵桂兩省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區域合作的典範。”甘霖表示,廣西以實施新一輪粵桂協作為契機,推進重大戰略和規劃對接,攜手共建國家邊海風景道,開啟“十四五”粵桂合作新篇章。
作為國家邊海風景道上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崇左市正加強文化旅遊招商,積極推動旅遊項目落戶。迄今,崇左市政府、大新縣政府、崇左市江州區政府已與廣東地區文旅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大健康、文旅、農業等領域開展投資與合作。(記者 郭凱倩)
(責任編輯:覃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