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源小城,感受文化魅力!玉樹何以獲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發佈時間:2025-06-13 19:44:35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6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區通過驗收,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這裡是“歌的海洋,舞的王國”,這裡有歷經千年滄桑的古村落、古岩畫,精美的服飾、神秘的唐卡、精湛的金屬鍛造技藝穿越歷史煙雲仍熠熠生輝……這就是素有“山之宗、水之源”美稱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區通過驗收,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那麼,玉樹為什麼能獲此殊榮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新鮮出爐”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探尋“江源玉樹”的文化魅力。

為什麼是玉樹?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三江之源,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發源並橫貫全境,世界自然遺産地可可西裏、三江源國家公園和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均位於此。

同時,作為康巴、衛藏、安多三大藏語方言區交匯地帶,和歷史上茶馬古道、唐蕃古道、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的重要節點,從遠古到現代,玉樹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從未斷代缺席。

玉樹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是全國第二個、青海省第一個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州,熱烈豪邁的歌舞、華麗精緻的藏族服飾、神秘的唐卡繪製技藝、精湛的金屬鍛造技藝……璀璨的藏族文化瑰寶為玉樹帶來獨特的文化魅力。

據統計,玉樹州共擁有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40項,包括國家級12項、省級52項、州級256項、縣級220項;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42人,包括國家級14人、省級44人、州級98人、縣級586人。

在物質文化遺産方面,玉樹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9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個、國家級傳統村落21個。玉樹丁都普巴洞穴遺址考古成為青海境內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將人類在青藏高原生活時間向前推進了4-5萬年。

在自然遺産保護方面,玉樹擁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3個國家濕地公園,包括青海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産可可西裏。同時,玉樹還建成全省首個三江源國家水情教育基地,讓水生態文化得到全面展示。

在紅色文化遺産保護方面,玉樹擁有抗震救災紀念館1處、紅色教育基地25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個。

玉樹做了哪些事?

2017年,玉樹被批准設立藏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此後,玉樹立足自然與文化遺産的獨特性,舉全州之力、聚全州之智,累計投入各類建設資金11.6億元,高標準、多層次、全方位推進創建工作。實驗區佔地20.3萬平方公里,涵蓋全州6個市縣、45個鄉鎮、4個街道辦、258個村、43.4萬人口,形成以玉樹市為核心區、以東部農區和西部牧區為兩翼,覆蓋長江源、瀾滄江源和黃河源流域文化帶的“一核兩翼三帶”格局。

同時,玉樹聚力文化傳承保護,實施《格薩爾》史詩搶救保護五年規劃,出版系列叢書168部(本),建立全國《格薩爾》術語規範標準。搶救整理《康巴拉伊》2400余首,建立青海省首個非遺數字化保護平臺。出版藏醫藥、唐卡、民歌、古籍整理等非遺相關著作160余部(本)。

聚力打造文化品牌,通過文化鑄魂,讓玉樹野生動物攝影大展、山歌展演、玉珠峰登山等6項“國字號”活動蜚聲在外,玉樹賽馬會榮獲“2024國家非遺與旅遊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康巴風情街入選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玉樹美譽度持續提升。

聚力國際深化交流合作,非遺舞蹈亮相泰國、傳統服飾登上巴黎時裝周,“瀾湄之約”從大學生層面上升到國家戰略,“瀾湄影像周”活動納入內比都宣言,主辦高原漂流國際錦標賽,世界最大牦牛黑帳篷等9個非遺作品獲吉尼斯世界記錄認證,持續提升國內外關注度,讓保護宣傳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誰是受益者?

玉樹創建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區以來,堅持以人為本,在“群眾受益”上下功夫,讓文化的“隱形財富”成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日益增強。

同時,玉樹通過創建文化生態保護區,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夯實了文化基礎,通過對源頭文化遺産進行系統保護和整合展示,全面體現國家公園建設的文化性。全州3.1萬名牧民既是生態管護員、又是文化宣傳員和文物保護員,讓生態文化資源真正變成群眾的“幸福不動産”。

玉樹以生態文化為引領,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生態旅遊業等“非遺+生態+N”模式,著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和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推動了“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近五年農牧民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旅遊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近五年有2.1萬人在文化領域就業。

玉樹還以文化為媒,舉辦“三江源生態文化”高端論壇、沿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大會等活動,成立三江源研究院、玉樹歷史文化研究院,做實“京玉合作”“足球交流”等品牌,進一步凝聚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合力。

玉樹通過實驗區建設,出臺文旅惠企惠民50條措施,實施文藝暖心工程,文化繁榮發展十項舉措,多元投入,拓展了文化産業增收的渠道。把文化建設納入村莊規劃,建成高原美麗鄉村5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46個,讓廣大農牧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進一步增強高原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