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內蒙古段面積廣闊、資源能源富集、産業集中,但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問題依然突出,防沙治沙任務艱巨,高品質發展任重道遠。近年來,當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系統治理、協同推進,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同時,特色優勢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探索出一條新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同融合的發展路徑。
自寧夏、內蒙古交界處都思兔河口入境、從準格爾旗馬柵鄉出境,黃河流經內蒙古自治區843.5公里,烏蘭布和沙漠、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分佈其間。精心守護母親河,調節水沙關係成為重要一環。
再走內蒙古黃河沿線,記者發現,這裡的生態基礎依然脆弱。同時,也為綠進沙退的喜人變化而感動,更為雄偉壯觀的“光伏長城”“風車陣列”而振奮。今年,內蒙古“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重點向黃河沿線傾斜。全區規劃到2030年,“一體化工程”中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達到1.19億千瓦,綜合治理沙化土地1151萬畝。其中,在黃河“幾字彎”片區安排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8990萬千瓦、綜合治理沙化土地748萬畝。
防沙治沙和新能源發展兩項工作協同推進,産生了1+1>2的效果。“不僅能多發綠電、多籌集防沙治沙資金,還能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説。
全鏈謀劃“風光”倍增
登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昭君鎮柴登嘎查50米高的瞭望塔,黃沙、藍海、綠洲盡收眼底。這裡位於庫布其沙漠腹地,長133公里、平均寬約25公里的“光伏長城”達拉特段蔚為壯觀。天際線下的乾旱硬梁區,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正在旋轉。新能源矩陣以北,黃河靜靜流過。
“7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明沙。”達拉特旗能源局副局長鐘宇展介紹,2017年,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獲批,當時總建設規模只有100萬千瓦。2022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復在達拉特旗建設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總規模1200萬千瓦,其中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配套煤電400萬千瓦,由三峽集團牽頭開發建設。“新能源倍增之後,整體項目將有效治理庫布其沙漠24萬畝。”鐘宇展説。
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位於黃河“幾字彎”南側,是內蒙古荒漠化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針對沙化土地治理任務佔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片區70%的實際,鄂爾多斯市在庫布其沙漠北緣、黃河以南,打造一條與庫布其北緣鎖邊林帶交相輝映的“光伏長城”——長約400公里、平均寬約5公里,可容納1億千瓦裝機規模。
同樣處在庫布其沙漠的杭錦旗抓住“光伏長城”新能源項目落地機遇,高品質推進已經批復的830萬千瓦建設指標,高標準建設今年開工的210萬千瓦光伏項目。在朔方新能源大基地,旗屬國有企業同圓投資集團流轉土地約40萬畝,可承接光伏項目約120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杭錦旗規劃風電、光伏裝機規模達2500萬千瓦。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位於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烏蘭布和沙漠面積佔縣域總面積的七成多。10年前,磴口縣引進國華、國電、國能等央企開展光伏治沙,累計建成太陽能電站15個,蒙能85萬千瓦光伏+生態治理項目已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目前,磴口縣上報的160萬千瓦光伏項目已獲得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批復,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新能源基地獲得國家批復,正在開展200萬千瓦先導工程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新能源建設按下快進鍵,進入倍增期。
內蒙古新能源建設順利推進,得益於“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的資源優勢——這裡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其風能資源佔全國一半以上,太陽能資源在全國佔比超過五分之一;煤炭儲量豐富、火電機組規模大,作為穩定可靠的調峰手段,能夠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使用;擁有全國第三大電網蒙西電網,距離負荷中心近,輸電成本低。
如何用好資源優勢,讓新能源産業告別“發電賣電”,實現全産業鏈發展?
鄂爾多斯市市長杜匯良認為,確保新能源用得好,既要著力抓綠電外送,又要抓本地消納。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壯大風、光、氫、儲等新能源矩陣,推進新能源與傳統産業耦合,推動各經濟開發區建設低碳、零碳園區,推廣綠電制氫,加快建設氫能産業園。
在新能源産業鏈前端,呼和浩特市、包頭市持續用力。位於呼和浩特的內蒙古中環産業園努力延鏈、補鏈,累計投資超532億元,已建成積體電路半導體單晶矽、新能源光伏單晶矽及相關配套産業的先進製造基地。包頭用6年時間引進10多家晶硅頭部企業,形成從多晶硅、單晶矽到切片、電池片、組件的完整産業鏈,成為全國首批光伏産業産值超千億元城市。此外,包頭還著力打造風電裝備製造産業集群。明陽集團包頭基地工藝裝備科科長杜雲飛介紹,明陽集團搶抓新能源“風口”,自主研製的陸上超大型玻纖葉片、首臺套構網型儲能系統均已成功下線。
內蒙古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表示,內蒙古堅持全産業鏈發展,一手抓新能源開發,一手抓裝備製造,培育自主研發—裝備製造—部件配套—基地實驗—批量生産—高效運維的産業鏈集群。要在全國率先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前,內蒙古新能源裝機規模已突破1億千瓦,今年年底將提前完成超過火電裝機規模的目標。
綜合治沙成效顯著
新能源項目建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黃河沿線治沙區築起了一道“鋼鐵沙障”。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朔方新能源大基地項目現場負責人李金裕介紹,光伏板鋪設後能集熱、集濕,為固沙、用沙提供了堅強屏障。
“光伏長城”也是“生態長城”。鄂爾多斯大力實施多場景融合治理工程,已並網和新建新能源大基地項目採取“林草結合”模式,運用“林光互補”“草光互補”生態技術,形成“板上産綠電、板下生綠草、板外帶旅遊”的融合發展新模式。
“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打響以來,鄂爾多斯市日均治理沙漠1萬畝。到2030年,庫布其1200萬畝沙化土地將得到全面治理,實現治理好一片沙漠、保護好母親河的生態圖景。”杜匯良説。
除了“鋼鐵沙障”,記者在黃河沿線沙區看到,各地還通過綜合施策,不斷提高防沙治沙成效。
“防沙先固沙、固沙再用沙”成為共識,在沙障的選擇上也講究因地制宜。例如,有的地方把收割後的沙柳捆綁成沙柳笆,做成平鋪式沙柳沙障。有的地方沙丘流動性大,就把沙柳條直立埋入,做成沙柳低立式網格沙障。沒有沙柳的地方,則使用草方格沙障、草繩沙障、尼龍網方格沙障、聚乳酸沙袋沙障等。
隨著科技進步,防沙治沙“工具箱”也越來越豐富。近年來,內蒙古沿黃盟市阿拉善、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先後與蒙草集團合作,以採集、馴化、擴繁黃河流域鄉土植物為依託,研發新機械、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構建荒漠化治理體系。其中,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技術獲評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修復退化草原面積447萬畝。
巴彥淖爾市委書記賀偉華表示,新時代防沙治沙要向科技要效益,由專業團隊、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攻克種業制約、依託數字技術,牽住防沙治沙的“牛鼻子”。
烏海市依託“空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智慧監管系統,實現了精準治污。當地有效開展強力“治礦”、集中“治企”、全力“治水”、全面“治氣”、聚力“治場”、統籌“治路”、兼顧“治車”7項行動,黃河烏海段水質連續7年穩定保持在Ⅱ類。
內蒙古以黃河干流阿拉善段、烏蘭布和沙漠東緣為重點,多措並舉治沙,減少入黃沙量。為保持黃河內蒙古段水體健康,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部署實施了41項重點任務,2024年提出大保護、大轉變、大整改的工作思路,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原則。目前,流域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
“經過多年努力,毛烏素沙地80%面積化身綠色寶地,綠色版圖向南推進200公里。西鄰烏蘭布和沙漠的磴口縣,在沙漠邊緣建起了一條長154公里、寬100米的林帶,沙漠東緣已後退20公里,每年向黃河輸沙量減少九成多。”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王莉霞説,到2030年,內蒙古將完成9700萬畝的治沙面積,為全國打造超級“碳庫”和純凈“氧吧”。
沙漠經濟大有可為
走進杭錦旗七星湖,沙漠新景令人陶醉。黑色的穿沙公路、綠色的鎖邊林帶、藍色的光伏組件、白色的風車矩陣,把金色的沙漠裝點得五彩斑斕。
近年來,在綜合治理改變沙漠生態環境的同時,黃河沿線治沙區充分挖掘沙漠資源,發展沙漠經濟。杭錦旗旗長張仲平説,除了組培、擴繁沙生植物外,他們還做優沙生植物加工、發展新能源産業,同時大力開拓沙漠旅遊市場,産業觸角延伸至第三産業。
牧民孟克達來曾居住在沙漠腹地,移居到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新村後,他在自家院子裏紮起3個蒙古包經營牧家樂。“除了100多頭牛,我們還有馬隊、駝隊和汽艇、沖浪車,一年收入30多萬元。從過去在沙漠裏艱難求生,到如今轉租沙地、入股企業、發展旅遊,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孟克達來説。
茫茫沙漠並非寸草不生,梭梭、白刺等沙生植物抗逆性很強,依此寄生的肉蓯蓉、鎖陽等藥用價值很高。遵循“多用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産業發展理念,阿拉善盟以烏蘭布和生態沙産業示範區為核心打造中國“沙谷”,沿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建設3條沙生植物産業帶。
如今,阿拉善盟已形成梭梭—肉蓯蓉、白刺—鎖陽兩個百萬畝産業基地,肉蓯蓉、鎖陽産量均突破5000噸,沙産業企業共申請發明專利37項,圍繞藥品、食品、保健品、日化品4個方向,産業鏈不斷躍向高端。數據顯示,阿拉善盟沙産業企業達80多家,吸引44個專業合作社、3萬多名農牧民參與荒漠化治理,實現産值230多億元,農牧民戶均增收3萬元至5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今年出臺的防沙治沙和推進風電光伏一體化方案明確,支援農牧民及農村牧區集體經濟組織以資金、土地等形式參與一體化項目。鼓勵實施主體在建設和運營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崗位招用農牧民,助力提高農牧民工資性收入。在杭錦旗錫尼鎮阿門其日格村,阿門其牧光互補肉牛養殖項目按照“村集體+公司”的模式運作,既可“板上發電”又可“板下養殖”,平價上網的電力可為村集體帶來收益25萬元,肉牛養殖項目可為村集體帶來收益16萬元。同時,項目還帶動周邊農牧民50余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毛烏素沙地,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牧區大寨博物館靜靜地訴説著綠色傳奇。烏審旗幾乎全域處在毛烏素沙地之中,上世紀50年代,全旗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佔總面積的90%以上。劈沙山,治惡水,植樹種草,經過幾十年努力,烏審旗把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了林草蔥郁的草牧場。烏審旗林草局綜合業務辦公室負責人陳子亮介紹,從赤地千里到花的原野,毛烏素沙地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生産特色蜂蜜産品創造了條件。目前,以生長在沙地深處的檸條、苜蓿、羊柴等沙生植物花朵為依託,當地的養蜂合作社已發展蜂群18000箱,養蜂戶戶均年收入突破30萬元。
距牧區大寨博物館不遠,烏蘭什巴臺村生物質顆粒廠生産正忙。該村黨支部書記劉二飛説,沙柳是綠化沙漠的先鋒樹種,沙柳轉為基料、合成能源前景可期,對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今,烏蘭什巴臺村已帶動周邊村2000余戶農牧民種植、加工沙柳,核心戶戶均增收8000元。去年,烏蘭什巴臺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13萬元。一個個毛烏素沙柳顆粒,正講述著沙漠增綠、資源增值、牧民增收的黃河故事。(文:陳力、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