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草種業發展現場會在山西召開

發佈時間:2024-07-08 14:42:38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7月7日,全國草種業發展現場會在山西大同召開,分析研判“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全國草種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部署推進下一階段草種業發展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各地要緊密圍繞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和現代草牧業發展的用種需要,加快推進草種工作。要勇於創新機制,加強林草融合,依託國有林、草場建設草種基地,破解用地難的問題。要科學利用天然草原,拓展草種繁育空間,結合區域水土氣候條件,篩選主要建設草種,突出抗逆性和生産力兼備的優良鄉土草種,加快提升草種生産能力,為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維護食物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等作出更大貢獻。

我國草種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各類草種進口依存度都很高,特別是適用於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的優良鄉土草種嚴重缺乏。草原是我國三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區最主要的生態系統,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也是“三北”工程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草原牧區氣候條件以高寒、高旱為主,對草種的抗逆性要求很高,而進口草種適應性差,無法應用於草原生態修復。隨著大規模國土綠化和草牧業轉型發展的持續推進,我國草種需求量逐年升高。未來一段時期,“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礦山修復、鹽鹼地治理、飼草種植、城市綠化等領域每年的草種剛性需求在10萬噸以上。同時,草原牧區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結構單一,傳統草牧業是當地牧民群眾的基本生産方式和主要生活保障,草原放牧壓力大。通過廣泛應用抗逆性和生産力兼備的優良鄉土草種,修復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産力和載畜量,能從根本上實現草原修復治理成果鞏固和草牧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草種業發展,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和支援政策。國家林草局緊抓機遇,積極推動,在基地建設、科技支撐、品種選育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建成近60萬畝草種繁育基地,草種生産能力達每年約3萬噸,其中生態修復用草種産量每年1.69萬噸。我國草種業發展仍面臨用地空間受限、研發創新能力不足、擴繁體系不健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和困難。

山西省積極推進林草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思路,推進國有苗圃轉型,依託國有林場管理、技術和基礎設施優勢,吸引科研專家,大力發展草種業,在草種“保、育、繁、推、管”各環節取得了顯著成績。山西省桑幹河楊樹豐産林實驗局雲西林場草種繁育試驗基地整合國有林場優勢,聯合民營企業,吸收當地農民參加草産品開發經營,逐步建成了集生産試驗、科研科普、文旅融合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草種繁育試驗基地,為林草融合推進草種業發展探索了寶貴經驗。

國家林草局和有關部門同志、17個省區林草主管部門同志、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草種龍頭企業代表參加會議,與會專家介紹了草種選育培育、擴繁生産方面的科技進展,山西、內蒙古、四川、青海等省區作經驗交流。會議代表現場考察了山西省桑幹河楊樹豐産林實驗局雲西林場草種基地建設成效。(文:黃山、景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