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盛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十講》看非遺保護20年

發佈時間:2024-07-05 10:40:00丨來源:《自然與文化遺産研究》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21世紀興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維護人類的整體價值和長遠利益而開展的一項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工作。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的通過,標誌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導、世界各國參與的非遺保護工作已經達到了新的階段。中國作為非遺資源大國,積極投入到這項工作中。2004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我國成為全球率先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的國家之一,2024年是我國加入該《公約》20週年。20年來,我國始終堅持貫徹《公約》精神,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非遺保護成為中國文化建設事業中的一大亮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十講》作者馬盛德作為中國非遺保護20餘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曾深度參與國家層面的非遺保護工作。在非遺的實踐、管理、研究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歷。該書從非遺的基本概念、具體實踐、存在問題及相關對策等進行了學術梳理和學理分析,全面介紹中國豐富而獨特的非遺資源,深入闡述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系統總結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典型而生動的案例解讀和分析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讀者不僅從中可以欣賞到我國豐富而獨特的非遺,還可以了解到20年來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和中國經驗,是一部了解中國非遺保護髮展歷程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馬盛德(1959—),撒拉族,青海循化縣人。曾任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巡視員(主持工作),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副會長。現任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央民族大學“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宗教舞蹈及非遺保護管理與研究。出版《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與研究》《中國民舞》等專著;發表《儀式與舞蹈》《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要關注的幾個問題》等論文百餘篇。

【書籍簡介】

作者:馬盛德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4年

ISBN:978-7-100-23884-7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産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非遺概念和定義的解讀

第二講 非遺的特徵

第一節 活態性

第二節 流變性

第三節 共用性

第三講 非遺的價值

第一節 非遺是人類愛好和平的共同需求

第二節 非遺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創造性産物

第三節 非遺的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

第四節 非遺的文化認同價值

第五節 非遺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

第四講 非遺的分類 

第一節 《公約》五大類與《非遺法》六大類

第二節 實踐層面的十大門類

第五講 非遺保護20年(一):評定與申報

第一節 20年來的主要工作成果

第二節 2005年國務院關於非遺保護的兩個重要文件

第六講 非遺保護20年(二):非遺保護方式的探索 1

第一節 搶救性保護

第二節 生産性保護

第七講 非遺保護20年(二):非遺保護方式的探索 2

第一節 整體性保護

第二節 立法保護

第八講 非遺保護20年(三):多種實踐並行

第一節 工作機構和隊伍基本確立

第二節 建立相關重要機制

第三節 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假日體系、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四節 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情況

第九講 目前非遺保護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 造成非遺項目瀕危的七大因素

第二節 目前存在的其他主要問題

第三節 有關非遺保護理念的討論

第十講 目前非遺保護工作的對策思考

第一節 提高對非遺保護理念的正確認識

第二節 非遺保護措施的探索

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附錄

文: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寧

本書是一部全面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書,全書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簡稱“非遺”)的定稱與定名、外延和內涵,分析了它的特徵與價值,概括了中國非遺現有的分類,梳理了中國20多年申報的代表作的種類和實體,堪稱一部中國非遺的知識百科全書。在這部書裏,作者對非遺的申報與評定、保護方式的探索、保護的工作機制和法律機制等多方面情況進行了介紹,書中還涉及關於非遺政策與實施,涉及進行各種工作原則和事實,因此這部書也可以視為一部非遺保護的工作手冊。最後,這部書提出了作者對中國非遺保護存在問題和解決策略的思考,這兩講,是作者以自己多年工作積累的經驗,與工作夥伴、有興趣的讀者的真誠的交流。

在21世紀的開端,經過申報、評定,公佈了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2003年頒布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由此開始,到2023年不過20年。就歷史的長河而言,20年彈指一揮間,一切也都如在眼前。本書的作者馬盛德,跟了這項工作20多年。聯合國“公約’的頒布在中國引起震動,面對這個生疏的名稱和新鮮的事物,對“公約”的學術理論解讀工作,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承擔,馬盛德當時的職務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關於非遺保護和“公約”解讀工作的許多研討會,都是他在王文章院長領導下組織的。為此,他積累了當時國際與國內各種規定和原則的現實文本,目睹了一切定名、定實改進和發展全過程。之後的10年,他是在非遺保護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層面工作。離開非遺司後,他更是以專家的身份親臨非遺現場,把握事實、了解詳情、推動發展……再加上,他自己不但是民間舞蹈的舞者、西北舞蹈文化研究的學者,還與許多非遺代表人物結為朋友。這樣的作者,應當是這部兼有知識百科和工作手冊的書最為合適的撰寫人。

作為一個完全外行的旁觀者,在這樣一部極為專門的書面前,對書的內容我是無由置喙的。想説的話都在題外。

我曾經想,非遺問題的提出,對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中國需要一個嶄新的文化來適應新的民主制度發展和人民的教育需求。五四新文化運動首次提出“大眾的文化”,但這樣的文化究竟在哪?像鐘敬文先生這樣的人民的學者,始終堅持中國大眾文化和上層文化結合起來才是全部的傳統文化。他們認為,沒有大眾文化的中國文化不可能是全面的,甚至不可能是真實的。然而在中國古代,幾乎一切人民的創造都只能假手于權力也就是上層文化的提倡和推崇才能保留下來。人民的口頭創作,一旦形成文字,便在健康、積極的進取中,夾雜上萎縮、妥協、取媚與消沉,而這些強加於人民的糟粕,反而成為“底層文化”的標誌。幾千年來,被窮困閉塞緊緊壓迫,求生抗死,努力生存,自尊自愛,樂觀積極的善良百姓們,究竟為人類貢獻了什麼,這遠沒有形成深刻的認識。當教育完全無法覆蓋到他們的頭上,思想完全無法變成文本,改造世界的雙手只能以乞討的方式伸向蒼穹的時候,我們的人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被扭曲的形象?只有在非遺保護的國際課題提出以後,我們才第一次關注了人民的創造。從那些代表作的傳承人那裏,直接看到了我們未曾看到的形象,領會了那些不經渲染卻自帶光環的智慧,體驗了那些超越了生活的簡陋而表現文化無限豐富的創造。這22年,非遺的保護,是在真正的創造者群體裏進行著的。這些年,讓我們把人民的創造歸還給人民大眾,不再頂替他們去享受輝煌。

非遺的保護,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人民”觀念的延續與發展,是黨和國家提倡的“民主”精神的弘揚,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徵。馬盛德的這本書告訴了我們這一切,它揭示了一種也許我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的、人民賦予這件事情的光輝。

202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