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發佈時間:2024-06-17 09:51:55丨來源:科技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截至目前,‘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造林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積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點治理區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在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到來之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唐芳林向記者透露。

今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也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通過30週年紀念日。我國的宣傳主題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257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面積的26.8%;沙化土地面積169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面積的17.6%。“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實現‘雙縮減’。”唐芳林指出。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琦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國魔方”草方格顯著提升固沙效果,是“三北”工程建設中工程固沙的首選技術;沙坡頭“五帶一體”防沙治沙體系,確保包蘭鐵路60多年暢通無阻,是治沙領域唯一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綜合運用科技手段防沙治沙,我國摸索出了以河北塞罕壩,內蒙古庫布其、磴口,新疆柯柯牙等為代表的防沙治沙典型。

防沙治沙就像滾石上山,絲毫不能放鬆懈怠。“當前,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但沙化土地面積大、分佈廣、程度重、治理難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三北’工程長期存在的樹種單一、防護林退化、生態用水匱乏等老問題尚未解決,還遇到了沙塵源內外防控等新課題。”盧琦表示。

去年6月6日,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號召。

目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組織了全國科研力量,在三大標誌性戰役主戰區設立並建設15個科技高地,作為科技支撐的先行先試示範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三北工程研究院組成科技特派隊,下沉一線承包地塊,集中全域科技力量,以科技攻堅推動和支撐“三北”工程攻堅戰。

“在‘三北’工程攻堅戰中,還應利用科技手段,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全面推行造林、植灌、種草、治沙年度任務落地上圖;加強耐旱抗沙林草品種選育,研發草方格扎設、灌木平茬等智慧化機械裝備,推廣行之有效的治理技術和模式;因地制宜推廣噴灌、滲灌等節水抗旱技術。”盧琦指出。(文:馬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