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德委員:打造崑崙國家文化公園 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發佈時間:2024-03-11 09:15:00丨來源:團結報團結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民革青海省委會主委劉同德呼籲設立崑崙國家文化公園,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盤古開天地”“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這一系列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説,是每個中國人自啟蒙時就會聽到的故事。這些神話傳説有一個共同的“發祥地”崑崙山,共同組成了崑崙文化的一部分。

“崑崙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族源認同,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民革青海省委會主委劉同德呼籲設立崑崙國家文化公園,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從神話傳説看,盤古、女媧、黃帝、伏羲、大禹、西王母等創世祖先、人文始祖皆出自崑崙;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看,崑崙南北既是許多古老民族的發源地和聚居地,也是周邊各民族遷徙交流的地理和文化走廊。”劉同德向記者介紹了崑崙與中華民族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大背景下,及時設立和高品質建設崑崙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新時代,隨著全球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價值,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設立崑崙國家文化公園,有利於增強各民族的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崑崙文化作為文化紐帶使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之間産生了強烈的文化認同,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及發展史上多元文明與多民族文化交流、匯聚、碰撞和交融的重要文化區域標識。設立崑崙國家文化公園,有利於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崑崙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崑崙神話自産生以來就是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隨著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遷徙、商貿交往、文化使者往來等途徑逐漸傳播到了東亞、中亞、西亞、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對當地的文化發展衍變産生深刻影響。劉同德表示,設立崑崙國家文化公園,有利於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講好中國故事,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華文化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向世界傳遞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大背景下,及時設立和高品質建設崑崙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由此,劉同德建議,設立崑崙國家文化公園,使其成為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認同的重要載體,成為各民族共有共用的精神家園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實踐基地。

關於建設崑崙國家文化公園,劉同德具體建議,加快可行性論證工作,並及時將其納入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建設;將崑崙文化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加強文旅融合發展。其中,針對加強文旅融合發展,劉同德呼籲要大力弘揚崑崙文化的時代價值,充分挖掘、有效運用崑崙區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突出有形有感有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遊促“三交”(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