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變林海 沙地變良田——解碼防沙治沙的“泰來模式”

發佈時間:2023-11-02 10:39:24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一進泰來府,先吃二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再給補。這句曾經在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帶廣為流傳的順口溜,無疑是彼時泰來黃沙肆虐的真實寫照。

泰來縣地處大興安嶺東南余脈末端、科爾沁沙地延伸區,曾是黑龍江省荒漠化最嚴重地區。三北工程實施以來,泰來縣搶抓機遇,全縣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戰風沙、鎖“黃龍”,目前縣境內流動沙丘已全部消滅,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3.7%上升到現在的14%,年均實現生態效益年26.79億元。

泰來縣防沙治沙取得的顯著成效得益於創新發展思路。多年來,泰來不斷實踐探索,總結出多種符合自身實際發展的防沙治沙“泰來模式”,不僅高效精準地破解了風沙災害帶來的困局,更為今天制勝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埋下了伏筆。

莊園治沙模式:打造百姓的綠色家園

“我是趕上好政策了!莊園裏有房有地、有路有井,政府都給配好了。在自家承包的莊園裏種樹,發展林下農作物,既能治沙又有收入保障。”尚世偉笑容滿面地説,因沙害嚴重,種啥啥不長的苦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尚世偉本是泰來縣塔子城鎮兩井子村人,10多年前,他和全家搬到了政府規劃的江橋豆海治沙小區,承包了170多畝的沙地莊園,當起了種樹治沙的“莊園主”。正如他預想的一樣,在全家辛勤付出之下,現在的莊園裏林茂糧豐,近幾年年收入在30多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泰來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王興元進一步解釋道,莊園治沙模式是政府出資建好網格狀的防風固沙林,每個網格為一個莊園,面積從幾十畝到100多畝不等,每個莊園建有一幢標準化節能住宅,並改良了土壤,配套了電井、道路、噴灌設備等。承包莊園的農戶只要勤勞肯幹,必定會有不錯的收益。

據了解,泰來莊園治沙模式不只是吸引了像尚世偉這樣的外鄉人,甚至不乏來自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外省人前來。泰來縣兩個莊園治沙小區,大大小小莊園有200多個,治沙面積近5萬畝,達到了規模治理和開發利用沙地的雙重成效。到2025年,泰來縣計劃再打造3個莊園小區,實現治沙面積5.1萬畝。

低密度造林治沙模式:實行以水定林法則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造林不成林、成林不成材這一問題,泰來縣摸索出了新的造林模式——低密度造林模式。

“低密度造林模式其實就是‘以水定林’,通過精確測算不同地區水資源情況,結合植物不同時期的耗水特性,合理確定樹木間的密度。這種模式在確保林木存活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實現節水效果,減少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讓樹木成長的邊行優勢充分發揮了出來,同時還為發展林下經濟擴大了空間,增加了林地短期收入。”泰來縣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工作總站站長李連海介紹道。

如今在泰來縣,低密度造林模式得到農戶們的廣泛認可,窄頻寬行、針闊混交、林藥間作的景象隨處可見。低密度造林,農戶在林下種植藥材、花生、玉米、綠豆、黃豆等經濟作物,效益可觀,積極性也隨之大漲。

低密度造林模式使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得到兼顧,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通過推廣低密度造林模式,泰來縣已累計營造防風固沙林8000畝。李連海介紹,全縣計劃到2025年再推廣低密度造林治沙模式1萬畝,讓更多參與防沙治沙的農戶走上增收致富路。

封閉治沙模式:種得活樹固得住沙

從高空俯瞰,泰來縣城被4.5萬畝的樟子松林半包圍著。“如果沒有東方紅機械林場這片林子阻擋著風沙,縣城所在地現在都不知道啥樣子了。”王興元感嘆道。

20世紀80年代的泰來,流沙阻塞道路、毀壞農田,老百姓避沙搬遷的現象時有發生。泰來縣因沙害致貧,成了遠近聞名的貧困縣。

沙逼人退、國家貧困縣,治沙是泰來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我們總結出一套封閉治沙模式,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有機結合,先採用草方格固沙,再選用先鋒樹種營造混交林,最後建造工程圍欄防止人畜破壞。”王興元説,要想把樹種活,其中還需要運用泰來獨創的發明技術“針刺式壓力注水法”。

泰來縣大興鎮時雨村趙地房子屯北沙坨子沙地治理區,村民採用長水管鋪設到山崗沙地,水管的一頭連著低窪處的電井水泵,另一頭連著空心鐵管製作而成的注射針頭,直插苗木根部。水壓送水上山,針頭將水浸透整個苗穴。“針刺式壓力注水法”科學地解決了沙土鬆軟、澆水車輛無法深入的澆水問題,實現了隨旱隨澆,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封閉治沙模式有效控制土地沙化進程,經過科學治理的滾滾黃沙地,如今已綠樹成行、稻穀飄香。

“從我的記憶中,這20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沙地已變成高産穩産田。”王興元表示,泰來是三北工程核心區,處在護佑松嫩平原的一線,防沙治沙任重道遠。泰來將進一步推廣三大治沙模式,堅決打好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全力築牢黑龍江西南部綠色生態防護屏障。(文:康勇軍、牟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