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以“守護雪豹同道同行”為主題的青藏高原雪豹保護研討會暨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召開。“發揮資源優勢,加強經驗交流、技術合作,借助聯盟平臺,全面提升各個區域的雪豹保護工作水準,共同開創我國雪豹乃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局面、新境界。”這是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的首要任務。
積極倡議,成立雪豹保護聯盟豐功懿德
青海是我國乃至全球雪豹分佈最集中、種群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雪豹保護優先地區。多年來,面對全球雪豹棲息地品質及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問題,從國家到地方依據相關野生動物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開展了一系列針對這一旗艦物種的科學保護活動,使雪豹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恢復,種群數量逐漸增長。
近年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援推動下,青海相關部門鍥而不捨,為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的成立不懈努力。
2020年,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三部門發起以保護雪豹為主題的倡議書:“我們倡議,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致力於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
隨著倡議書的發起,四川、雲南、西藏、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多個省份及自治區,以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院、阿拉善SEE三江源項目中心等96家政府機構、企業、社會組織積極響應,紛紛同意和支援此舉。
目前,全國8個省份(自治區)及96家機構組織加入聯盟並正式成立。一步步走來,無不彰顯著青海心懷“國之大者”,在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中的使命擔當。
“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是我們承諾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的行動實踐,也是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共同責任和使命。聯盟成立將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保護,推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範和引領。”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韓強説。
科技賦能,探索全國雪豹保護新路徑
隨著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不斷推進,青海省逐步構建了以雪豹為引領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調查體系,在監測調查、個體衛星追蹤研究、救護救助、棲息地評估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近年來,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把雪豹監測保護作為建設國家公園的一個重要抓手和實踐路徑,在短短5年時間累計落實雪豹專項科研經費1100余萬元,從2017年先後組織實施雪豹種群調查、適宜棲息地監測、衛星跟蹤、識別技術、空間分佈等科研項目,與北京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單位進行深度合作,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
青海作為青藏高原重要組成部分,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重要雪豹棲息地,並在奮力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中,著重加強雪豹等珍稀物種的監測調查和系統保護,成為名副其實的雪豹之省,積累了豐富的保護實踐經驗,為推動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3年10月18日,青藏高原雪豹保護研討會暨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成立大會新聞發佈會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新的雪豹評估顯示,青海省雪豹適宜棲息地約為47萬平方千米,佔青藏高原雪豹適宜棲息地面積的25%。截至目前,全省雪豹數量約為1200隻。模型估算出青海片區雪豹種群數量達251隻(95%置信區間為171—369隻),種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千米1.67隻。
同道同行,致力雪豹研究和守護
近年來,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等區域在雪豹衛星頸圈追蹤、野外救助放歸、紅外相機監測、棲息地評估、繁衍遷徙活動等方面的數據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巨大跨越,並與國內頂尖科研團隊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已在雪豹科研數據和技術能力上處於全國前列。
位於三江源地區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巴幹鄉團結村境內的拉覺悟生態教育站,地處代曲河畔,群山環抱,流水潺潺,四週草樹茂盛,生態環境好,附近山間經常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出沒,對此,工作人員在多個野生動物出沒點設置紅外相機,監測到有雪豹、棕熊、馬麝、盤羊等出現。
近年來,該教育站致力於監測和保護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提高牧民生態環保意識。在平時的工作中,教育站引導牧民正確對待和保護野生動物,定期給牧民上生態保護課,讓牧民對身邊常見動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並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棲息地自然保護地良好的環境,有了教育站工作人員的監測和保護,有了牧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提高,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雪豹數量有增多的趨勢。
“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保護,推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範和引領,共同守護地球家園,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未來,聯盟將圍繞聯合開展雪豹研究、保護創新、技術交流、資金籌措整合等方面,積極搭建多方合作的紐帶和橋梁,通過有效的聯盟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激活保護潛力,開創雪豹保護新模式,加快促進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為共建全球生命共同體發揮積極作用。(記者:葉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