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風拂面、波光瀲艷、蘆葦搖曳……眼前的這番水草豐美景象,其實是在騰格裏沙漠邊緣的青土湖。
甘肅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第三大河石羊河發源於祁連山,幹流最終匯入青土湖。西漢時期,遼闊湖面達4000平方公里,明清時期亦有400平方公里;1959年,青土湖完全乾涸。
青土湖變成了民勤綠洲北部最大的風沙口,流沙肆虐,騰格裏、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在此呈合圍之勢。
2007年以來,甘肅民勤開展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通過沙化土地治理、固沙造林、生態輸水、荒漠植被修復等措施,治理沙化土地30.6萬畝、固定流沙14.3萬畝、人工造林17.1萬畝、累計向青土湖下泄生態用水3.8億立方米、移民搬遷周邊群眾1.05萬人等。
至2010年,乾涸60多年的青土湖“重獲新生”、湖面再現,面積3平方公里,此後保持穩步上升。目前,水域面積27.65平方公里,文章開篇描繪的生態美景已是常態。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東西北三面被騰格裏、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位於北方防沙帶。
青土湖是民勤生態綜合治理的典範,也是重點風沙口治理的典範。
9月23日,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在民勤正式啟動。風沙口治理和跨境沙源地治理、沙漠鎖邊林草帶建設、綠洲生態建設是阻擊戰的重點,以確保沙源不擴大、不擴散。
民勤沙咀墩治沙造林屬於沙漠鎖邊林草帶建設項目。來到示範區,連綿的沙障方格一望無際、蔚為壯觀。沙障方格內,2023年春季新栽種的梭梭、沙拐棗等優良沙生植物在滿眼黃沙中尤為醒目,顯得生機勃勃。
示範區位於騰格裏沙漠西緣,依託“雙重”規劃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是“十四五”期間“三北”工程科學綠化試點縣建設的重要內容,2022年秋冬季完成稻草沙障壓設、2023年完成治沙造林5.1萬畝。
在沙漠邊緣建設鎖邊林草帶,民勤綠洲東線區域內沙源擴散強度正明顯減弱,林草覆蓋度顯著增加,沿線鎮村農業生産受風沙危害程度大幅降低,國家重大項目支援生態建設的效益開始得到初步顯現。
新時期,民勤治沙更加突出系統治理、綜合治理、科學治理,防沙治沙模式更多樣、智慧更豐富、成效更顯著。
在泉山鎮三渠柴灣,3年前種植的梭梭樹已長到約1米高,淡黃色的花朵密密麻麻、綴滿枝條,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甚為美麗迷人。
從收成鎮到泉山鎮,是民勤縣蜜瓜産業路,全長21.38公里,沿線多為含有礫石的粗砂土、鹽鹼灘等,歷來是綠洲內防沙治沙重點區域。
三渠柴灣位於産業路上。2020年,民勤在此組織實施規模化防沙治沙試點項目。
項目區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5公里、總面積4.32萬畝,成功探索出在戈壁灘地“大穴整地積沙+人工營造混交林”、半固定沙地“輔助稻草行列式沙障+人工營造混交林”等治理模式,並試驗推廣流動沙丘“工程固沙+低密度造林+種草”“梭梭+毛條+沙拐棗”等多樹種造林技術。
3年後,在相對平坦的戈壁灘地上,梭梭樹排列整齊、一眼望不到邊,極目遠眺,曾經的荒灘已是綠意無限。綠洲防護林體系更加完善,區內風蝕程度得到有效控制,道路沙患危害減輕,沙源擴散明顯減弱,綠洲生態安全得到維護。
目前,全縣主要特色産業種植面積穩步增加,其中,蜜瓜20萬畝、茴香13萬畝、葵花10萬畝、果蔬15萬畝,茴香産量佔全國40%,還建設甘草、鎖陽、肉蓯蓉等沙生藥材示範基地10萬畝以上。
通過加強荒漠化綜合治理,突出風沙口治理、沙漠邊緣林草鎖邊帶建設、綠洲生態安全建設等重點,民勤為新時期堅決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積累了成功經驗。
為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長期以來,民勤持之以恒戰風沙、守家園,已在408公里風沙線上建成300多公里防護林帶,構建起“週邊封育、邊緣治沙、內建林網”治理體系,森林覆蓋率由20世紀50年代3%提高到18.28%,荒漠化土地佔比持續下降。
民勤防沙治沙已先後走過了“因害設防、被動治沙”“全民參與、主動治沙”“多元投入、綜合治沙”的起步、探索和穩定發展階段。如今,青土湖風沙口治理、沙咀墩沙漠邊緣鎖邊林草帶建設、三渠柴灣綠洲生態屏障建設等更科學、更系統的治沙理念和治沙模式,為民勤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探索了新路、奠定了基石。
民勤治沙邁向“和諧共生、系統治理”的高品質發展階段。(文: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