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山:拳拳赤子心紮根高原,他把一生奉獻給了生態畜牧業

發佈時間:2022-11-04 20:40:0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于雪山如同一粒種子播撒在甘德大地,深深紮根。

于雪山之巔,他化作一朵祥雲,深情俯望這片雪域凈土;

于牧區深處,他長成一棵小草,守望高原大地發展振興。

2022年10月14日淩晨,一位來自河南的企業家長眠于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過去六年裏,他走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的山山水水,跋涉于牧區的溝溝壑壑,缺氧而不缺精神,團結帶領牧民群眾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共同脫貧致富謀振興,他就是雪山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雪山。 

雪山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雪山日常工作

心有遠方:從貧困農民工到愛心企業家

于雪山,1973年出生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的一個農村貧困家庭,16歲那年,他丟掉農具,加入到城市打工族。他和妻子搞建築、辦廠子,通過多年努力,從一名貧困的農民工成長為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2017年,他受邀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遊玩,在甘德縣江千鄉,神聖的阿尼瑪卿雪山腳下,無邊的草原、美麗的雪山讓他流連忘返;美味的牛羊肉、熱氣騰騰的酥油茶讓他回味無窮;內心純樸、熱情好客、勤勞善良的藏族同胞讓他唸唸不忘。

除了醉人的生態美景,他也看到這裡的諸多“不盡人意”:簡陋的鄉政府、坑坑洼洼的砂石路、破爛的土平房,所有景象都在述説一個字:窮!正是這個時候,他在心中默默作了決定,要為當地牧民群眾做點兒有意義的事,帶領他們從貧苦中走出來。

2017年,帶著一份初心和熱心,于雪山在甘德縣投資近億元註冊了“甘德縣雪山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了自己的高原創業生涯。“果洛最有名的就是雪山,我的名字也是雪山,我成立的公司也叫雪山,這也許就是機緣巧合吧!”于雪山説。 

初秋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供圖:甘德縣委宣傳部)

“企業家要擔負社會責任。”這句話一直是于雪山的座右銘。他一直將辦好企業、解決就業、實現稅收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幾年來,雪山牧業公司先後在甘德縣江千鄉投資1000多萬元,為牧民免費重建、修繕二層現代化居住房屋56套,助力基礎設施建設,鋪設鄉村柏油路、安路燈、實施人畜飲水設施,改變了牧民群眾生活現狀,讓當地各族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振興發展中的甘德縣(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甘德縣江千鄉牧民乾淨明亮的客廳裏,76歲的班參老人神采奕奕。提到搬進新房,班參説:“覺得仿佛像是在夢裏,當時住在的土坯房,下雨漏水,冬天十分寒冷,生活也不方便。現在住這麼好的房子,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搬進新修好的二樓房子內,牧民東格家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房內乾淨整潔,外墻還有兩層隔溫棉。屋裏,電視機、抽油煙機、洗衣機等基本電器一應俱全。“想不到我這個牧人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感謝政府和愛心企業的幫助。”東格感慨地説。

看著牧民群眾歡喜地搬進新房,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于雪山比自己住進了新房還高興。

致富思源:“輸血”變“造血”,生態畜牧業蹚出致富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于雪山深知為困難群體“輸血”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扶貧、脫貧工作的本質是增強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他的目標是做大做強做優企業,解決更多貧困戶就業難、生活難問題,帶動這些貧困家庭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于雪山在甘徳縣江千鄉投資建設了甘徳縣現代農牧業科技迴圈示範園,帶動130名藏族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于雪山又請來了技術員,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種起了有機蔬菜,使用發酵液和有機肥為蔬菜和中藏藥材提供營養,有效保證了蔬菜和藥材的品質。

青山綠水間的雪山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圖源:高原雪山農牧)

公司以生態保護為前提,致力於生態畜牧業發展,以畜牧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為目標,以有機畜牧業為手段,走産業鏈延伸、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友好的迴圈經濟發展路線,採用牦牛高效養殖技術及物聯網資訊平臺,按照標準化的生産方式,最終實現牧業增效、企業增收、牧民致富的目標。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崗龍鄉(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于雪山的企業通過採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牧戶”的産業發展模式,依託甘德縣優良的天然草場,形成了飼草種植、牦牛養殖、屠宰加工、有機肥生産等多業態的綜合性農牧業企業。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實現年收購、出欄牦牛3000頭,肉産量達到270噸;在甘德縣柯曲鎮、江千鄉、崗龍鄉、青珍鄉通過流轉土地,實現年種植飼草2萬餘畝,年産飼草1萬餘噸;企業現建設有2條自動化有機肥生産線,年産有機肥50000 噸。

甘德縣崗龍鄉的飼草種植基地(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自此,甘德縣有了生態畜牧業龍頭企業。雪山農牧通過草山租賃、年底分紅的方式,覆蓋引領20個專業養殖合作社,每個合作社整合牦牛數量達500頭。實施畜牧廢棄物資源迴圈利用。將牦牛糞便回收,加工成有機肥,提高糞污處理迴圈利用水準。

雪山農牧邀請專業團隊為智慧牧場建設物聯網和可追溯APP平臺,消費者可對養殖過程、冷鏈全程直觀。公司與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青海大學等科研院所設立科研基地,同時也是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大學、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三家聯合成立的牦牛産業技術示範基地所在地。

企業對精深加工的牦牛建立原産地可追溯體系,實現高品質綠色有機牦牛産銷對接系統,資訊可查詢、源頭可追溯。牦牛深加工産業選取精養牦牛,嚴格排酸,把控牦牛肉在分割、剔骨、包裝、加工、運輸、銷售環節,一直處於0℃-4℃條件下。

青山綠水間愜意徜徉的牦牛(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目前“甘德牦牛”成功取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成為全國海拔最高的有機畜牧業生産基地,牦牛食用草場也通過國家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有機認證,散養于天然草場的牦牛,讓全國各地消費者有機會享受到原生態的高原畜産品。

龍頭企業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是巨大的。從最初的一家一戶單打獨鬥到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再到現代農牧業企業牽引對接外部大市場,甘德縣生態畜牧業長足發展。接下來,公司與甘德縣政府簽訂産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與甘德縣36個合作社全方位合作,帶領合作社牧民大步走向增收致富的幸福小康路。

2021年,于雪山獲青海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22年,甘德縣雪山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列“青海省農牧産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果洛藏族自治州唯一一家上榜企業。

情深意重:從企業經營者到高原牧民致富“領路人”

雪山牧業自成立以來,不僅致力於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還為當地牧民群眾提供了“有事做、有錢賺”的機會。公司共向牧民租賃5000畝草場,帶動飼草種植合作社實現機械化作業,青乾草年産量達1500噸。

公司帶動飼草種植合作社實現機械化作業(圖源:高原雪山農牧)

企業離不開用工,從建設到開始生産,雪山農牧用工量多時達到100多人,近幾年來雪山農牧在當地用工支出570萬元。“一捆草能掙兩塊錢,要有割草機,一天收入700元很輕鬆。”隆吉村牧民日薩旦巴説。

65歲的工廠“大管家”索傑是牧民信得過的致富帶頭人,他月收入約8000元。村民那扎熱鬧已經在雪山農牧的有機肥廠工作了4年,月工資4500元,到挖蟲草的季節,那扎熱鬧的妻子就來頂班,月月拿工資,這是一筆不小的家庭收入。葉合青村牧民秀措吉在企業有了穩定收入後,家庭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她説:“家門口有養殖場,再也不用擔心牛羊的銷路,還有一份打工的收入,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這些,在旁人看來只是一串串數字,但對牧民群眾來説,這些是他們幸福生活的指望,而于雪山正是給他們帶來陽光和希望的人。正因如此,于雪山不管走到哪個老鄉家裏都會受到熱情款待,當地的藏族群眾已經把他當成了他們情深義重的朋友。 

初秋的甘德縣,雪山、河流、原野、人家,構成一幅愜意的生態畫卷(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于雪山走了,帶著他對甘德各族兄弟姐妹的不捨與惦念走了。但他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理想、帶領各民族群眾增收致富的心願,如同一粒種子,播撒在甘德大地,深深紮根,也將生生不息、開花結果,鼓舞著這裡的人們在生態畜牧業高品質發展、鄉村振興的大路上,勇毅前行!

(供稿: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文:王金梅、澤珍卓瑪、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