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勇:玉樹描繪“健康、現代、幸福生活”新畫卷

發佈時間:2022-10-12 11:18:59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健康、現代、幸福生活”玉樹篇章剛剛起筆,循著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我們會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讓後續故事更生動、更精彩。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對玉樹提出殷切期望。這份牽掛像涓涓溪流撫慰高原大地,像融化冰雪的春風激勵玉樹感恩奮進。十年來,震後重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工程相繼實施,玉樹各項事業發生歷史性巨變,“健康、現代、幸福生活”越來越生動,越來越殷實。

産業發展走向綠色開放。全州産業從單一走向多元,從粗放走向集約,從傳統走向現代,生態綠色發展雛形初現。畜牧業堅持“有機、品牌、高端”的路子,建成合作化組織206個、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28個、高原天然牧場1346萬畝,並摘得“中國牦牛之都”美譽。旅遊業向國際旅遊目的地挺進,國際漂流A級錦標賽、三江源生態文化旅遊節、玉樹傳統賽馬節等精品節會撐起“大美青海、江源玉樹”品牌,第三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1%。同時,玉樹正全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主供區、國家清潔能源普惠區。

脫貧小康走向全面振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動搖,始終保持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於民生,以投入指數保障幸福指數。實施脫貧攻堅,6個深度貧困市縣摘帽、104個深度貧困村退出、12.98萬貧困人口脫貧,絕對貧困現象根本消除,鄉村振興全面提速;優先發展民族教育,幼兒入園率提高到8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創新“名校託管”“異地辦學”“教育園區”等模式,加快了“有學上”向“上好學”的轉變;深入推進“健康玉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開工建設,城鄉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地方病發病率有效控制,城鄉居民醫療和養老保險參保率年年有新高;街頭“鍋莊”成為城鎮健身時尚,玉樹“少年足球”在全省全國賽事嶄露頭角,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空前提升。

自然保守走向生態文明。從可可西裏成為全國第51處世界自然遺産地、三江源水源地成功入選“中國好水”,再到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映射出農牧民傳統觀念根本改變和生産生活方式重大轉變。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林、生態移民等惠民政策,近31萬農牧民享受到生態紅利;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1.8萬名牧民變身生態管護員,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生態法庭”“生態民兵”“野生動物傷害補償”“禁止外來魚種放生”和“園區特許經營”等創新做法得到國家層面肯定;創建“潔凈玉樹”、河湖“清四亂”“家園美化”行動、全域無垃圾治理和禁塑減廢等走向常態。生態資源已成群眾的“幸福不動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變成現實。

傳統生活走向宜居宜業。借勢災後重建和脫貧攻堅,“靠天吃飯”“靠天養活”的歷史畫上句號,生態生産生活步入良性迴圈。鄉村道路、行政村4G網路、戶用電源實現全覆蓋;城鎮綠地率達到30%以上,園林園藝、街角公園、文化廣場等增添城鎮新亮色;物業物流、網銷網購等服務異軍突起,處處洋溢現代文明氣息。尤其脫貧攻堅以來,有21%的農牧區富餘勞動力持技轉産,放下牧鞭搞起了運輸、手工製作、餐飲等行業;越來越多的大中專畢業生走到成都、北京、拉薩等地創業就業。

物質追求走向精神之享。從玉樹抗震救災到可可西裏堅守、從2019年抗雪救災到全面脫貧攻堅,一批批幹部用生命鑄就精神高地,“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成為拼搏奮進的不竭動力,三江源頭高奏“五個好”主旋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幹部隊伍對標“五個好標準”,恪守“忠誠、乾淨、擔當”底色,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城鄉一體精心培育紅色文化、感恩文化、好人文化,綿綿發力,清純民風;各類學校深化“四愛三有”教育,感恩勵志的校園文化啟智潤心、培根鑄魂;宗教層面堅持依法治理,創新“強村帶寺”“三種模式管理”等措施,持續激發社會正能量。目前,玉樹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有4個縣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玉樹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州先後50多人登上國家級榮譽榜。

“健康、現代、幸福生活”玉樹篇章剛剛起筆,循著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我們會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讓後續故事更生動、更精彩。

(文:玉樹藏族自治州委書記蔡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