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危機。在這個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三千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這些孤兒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國家的孩子”。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就改編自“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電影將鏡頭對準了大時代背景下的兩個小家庭,講述了一對兄妹在不同時空各自開啟尋親之旅的故事。當真實歷史事件被搬上大銀幕,“國家孩子”的草原故事當如何講述?
從小家庭的視角切入大歷史
在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來到內蒙古。當時內蒙古的經濟水準並不高,但善良的牧民用珍貴的食物和無盡的呵護把這些孩子培養長大。從吃不慣奶豆腐、不會騎馬、不懂習俗,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經歷時間的磨合,南方孩子們與草原額吉、阿爸、兄長成為最親近的家人。
《海的盡頭是草原》導演爾冬升表示,光是原著劇本就改了兩次。拍攝前,他對於這部戲如何呈現是完全空白的,“拍之前我不知道內蒙古什麼樣”。在籌備階段,爾冬升帶領主創團隊蒐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手邊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名當年的“國家的孩子”;同時還請教了當地牧民、相關專家、歷史顧問,深入了解民俗與歷史,努力在電影中還原諸多細節。
爾冬升在接受採訪時説:“他們腦子裏的畫面是片段式的,就像我們電影的回憶一樣,只有一個片段、一個畫面。我後來一回想,我現在這個年紀,你要我記起來5歲到10歲的事情,其實也是片段。”於是,主創團隊決定從小家庭的視角去切入,展開整個故事,從這些“國家的孩子”孩童時期片段式記憶裏,抽離、概括出真情實感,全新創作出一部完整電影。在拍攝時也採用了一種新的創作方式:依照現有劇本,沿途拍攝,沿途創作,在拍攝過程中不斷修正劇本,把一些感受到的生活細節融入其中。
融入史料之外的生活細節
來自內蒙古的音樂劇演員、歌手阿雲嘎在片中飾演草原阿爸伊德爾。阿雲嘎第一次聽到《海的盡頭是草原》片名就覺得很有詩意:“遼闊的草原就像海一樣無邊無際,60年前,草原人民接納了遠方的孩子們,這緣分也讓遠方的大海和內蒙古的草原結合在了一起,是愛讓我們擁有了這段緣分,也必將把這段緣分傳遞下去。”
影片最後,飾演老額吉的老人表演令觀眾動容。爾冬升説老人其實是當地一位非專業演員,他們也沒有專門教她如何演戲,只是講述了故事和人物關係。“這位老太太來到現場,她可能也不知道拍電影是幹什麼的,巴德瑪老師還有她孫女幫我解釋給她聽。一到她拍的時候,她的詞自己就講出來了,剎那間完全投入進去”。
在浪漫化敘事中詮釋愛
有觀眾評價,《海的盡頭是草原》影片頗有史詩感,整體敘事節奏和情緒調性比較和緩,有著“緩緩訴説”的感覺。影片有一段情節,伊德爾的親生兒子為了救杜思珩而死,片中沒有聲嘶力竭的痛苦,只有父親隱忍淚水的鏡頭在某一秒劃過。爾冬升解釋,在創作《海的盡頭是草原》時,實際上並沒有刻意想要“緩緩訴説”。他認為,拍戲的過程是在和作品本身發生關係、産生連接的過程。“我拍它,跟它建立關係,最後音樂做完、到影院看的時候,我跟它之間有了感情。”
對於爾冬升而言,這一感情會讓自己聯想起工作時跟演員戲裏戲外的連接。而電影最終在影院亮相時,觀眾看到的是自己跟電影之間的關係。“我想表達什麼,你不一定能吸收到。很多人觸動的點不一樣,它不一定是劇情、對白,它是讓觀眾在潛意識裏産生一些和自己有關的聯想。你再看,你就跟它又熟了一點。”爾冬升説。(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見習記者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