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特爾:紮根草原的紅色之子

發佈時間:2021-07-07 10:59:29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郭利平 敖東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廷·巴特爾就像一棵紅柳,守護著這片草原。

夏季的草原綠草如茵,各種野花爭相綻放。清晨,廷·巴特爾像往常一樣漫步在自家草場,身邊不時有小動物從草叢中躍出。此時,他會停下腳步,掏出手機進行抓拍,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愜意的笑容。

廷·巴特爾,男,蒙古族,中共黨員,1955年6月出生,開國少將廷懋之子,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原黨支部書記。

“七一勳章”獲得者廷·巴特爾(錫林郭勒盟林草局供圖)

“巴特爾”蒙古語意為“英雄”,廷·巴特爾也是當地牧民心中的英雄。1974年,廷·巴特爾離開城市來到牧區,成為一名普通牧民。40多年來,他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將草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帶領牧民通過劃區輪牧、建設草原、科學養殖、多渠道增收走出了一條草原增綠與牧民增收的雙贏之路。廷·巴特爾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改革先鋒”等稱號,“七一”前夕榮獲“七一勳章”,被牧民譽為致富帶頭人。

一顆紅心只為這片草原和人民

20世紀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作為一名高幹子弟,廷·巴特爾高中畢業後,走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插隊到了蒼涼、偏遠、閉塞的薩如拉圖雅草原。

廷·巴特爾回憶,剛到嘎查時,牧民們夜裏睡覺連被褥都沒有,照明是棉花捻插在羊油裏面點燃,寫一封信寄到呼和浩特要半年時間。

面對陌生的環境,一切都需從頭學起。從蒙古語到騎馬、放牧、打草,廷·巴特爾每一樣都用心學習琢磨,兩年時間,蒙古語交流和牧區生産生活知識基本掌握,有些技能還成了行家裏手。

返城熱潮開始後,在薩如拉圖雅知青點,人們都認為第一個返城的知青肯定是廷·巴特爾。而事實恰恰相反,送走除他之外的最後一名返城知青,廷·巴特爾在薩如拉圖雅嘎查紮下了根。

廷·巴特爾的真心換來了草原人民的信任。領導讓他去經營乳品廠,廷·巴特爾欣然接受,開始四處奔走,學經驗、換設備、跑銷路,一年下來,硬是讓瀕臨倒閉的乳品廠扭虧為盈,當年就營利5萬多元。1981年秋,廷·巴特爾在美麗的高格斯臺河畔與美麗的蒙古族姑娘額爾登其其格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廷·巴特爾在薩如拉圖雅不僅找到了心上人,也找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支點,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老將軍廷懋送給兒子的禮物是一本黨章,並語重心長地叮囑:“千萬不能辜負黨組織的信任。”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的責任更大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1993年,任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的廷·巴特爾又一次面臨考驗,按政策他可以隨父親到北京工作和生活。對他來説,這次機會非常難得。但面對嚴重退化的草場、貧窮的牧民、已經圍封的草原和他親手繪製的藍圖,經過一夜的思想鬥爭,他決心留下來。他對父親説:“這裡的牧民太窮了,我有點文化,我要留下來。”他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支援。

廷·巴特爾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時刻裝在心裏,是一名共産黨員的責任。”

薩如拉圖雅嘎查有83戶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個角落,從一家到另一家,最遠距離超過80公里。2001年,錫林郭勒草原遭受了一場罕見的雪災。廷·巴特爾牽掛著雪災中的每一戶牧民,帶領人們硬是用鐵鍬開出一條條通往牧戶家的“雪路”,把黨的關懷送到每一戶牧民家裏,送到每一個牧民心中。

重煥生機的薩如拉圖雅草原(錫林郭勒盟林草局供圖)

圍封禁牧讓貧瘠草原重獲生機

薩如拉圖雅,漢語意為“美麗的霞光”。嘎查所在的阿巴嘎旗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北緣,面積437.5平方公里。這裡曾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場,108眼泉水匯聚而成的高格斯臺河從這裡流過。

20世紀80年代,由於放牧過度,草原加速退化。廷·巴特爾剛到這裡的時候,草原上經常泛起黃沙,環境日益惡劣。

1983年,政府實行草畜雙承包。作為當時的嘎查長,廷·巴特爾承包了全嘎查退化最嚴重的草場。近6000畝草場,大部分被白沙覆蓋,草場毗鄰的高格斯臺河兩旁全是鹽鹼地。走遍了草場的每個角落,廷·巴特爾發現,傳統的數量型遊牧是導致草場退化的根本原因。

廷·巴特爾意識到,不能再無節制地放牧了,要讓草原休息休息,必須儘快圍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地。可是草原不放牧,讓牧民咋活?廷·巴特爾想,共産黨員要率先垂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此時,正趕上盟委、行署實施“圍封禁牧、集約經營”戰略。他的想法與上級政府的思路不謀而合。搞草場修復,不能一個模式。夫妻倆買來角鋼,分批分類拉起了網圍欄。草場分四季輪牧,打了井,還在沙化嚴重的草場撒播草籽、種植飼料玉米。

為了找到治沙辦法,他曾走遍方圓百里的沙窩子,又托城裏的父母送來優質草籽、樹種,並廣泛種植沙柳、楊柴和榆樹,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

他賣掉了自家的60隻羊,圈起300多畝草場進行封育,結果第二年就打了9馬車草,相當於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兩年後,曾經最差的草場養出了最肥壯的牛羊。圍欄輪牧也讓廷·巴特爾家的草場停止了退化。

2006年,廷·巴特爾又完善劃區輪牧,把全部草牧場劃分成9塊,面積最大的一塊為夏季草場,其餘8塊為冬春季草場、秋季草場、打草場、兩塊牛犢放牧場、備用草場、經濟區以及生活區。草場因常年實行禁牧,産草量逐年增加,冬季飼草能夠自給,經濟效益翻番。

2005年返青時節,他家牧草只有9釐米高,草場植被蓋度也僅有15%。到了2009年,植被高度和蓋度已分別達到16釐米和35%,曾經砂石遍地的河灘旁也長出鬱鬱蔥蔥的牧草,一簇簇野花點綴其間。

如今,在廷·巴特爾的家庭牧場,草場生態得到了很好的恢復,牧草長得有成年人小腿那麼高,牧場裏野花野草品類繁多,有的都叫不上名字,廷·巴特爾就自己命名。生態好轉了,草原上不時還有鹿、狍子、獾子等野生動物出沒,偶爾還能看到遷徙途中到此歇腳的天鵝和大雁。

牧民們看到了圍封輪牧的好處,紛紛進行封育和劃區輪牧,在廷·巴特爾的引領和悉心指導下,很快産生了以點帶面的效應。

首創“蹄腿理論”讓畜牧良性發展

20世紀末,牧民的牲畜飼養方式雖然有所改變,但增收的熱情不減,羊越養越多,草場不堪重負。

廷·巴特爾看到,草場植被雖然恢復了,但草畜平衡問題還沒有解決。為了進一步恢復草原生態,廷·巴特爾又開始琢磨著如何改變牧民的養殖結構。

一天,廷·巴特爾看到正在吃草的牛羊,來了靈感。按照草畜平衡制度,每5隻羊折算1頭牛,養1頭牛只有4個蹄子踐踏草原,養5隻羊卻有20個蹄子踐踏草原;養1頭牛的效益不會低於5隻羊,但20隻羊蹄子對草原的破壞力卻遠遠大於4隻牛蹄子。如果能減羊增牛,既保護了草原,又減輕了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蹄腿理論”。

“蹄腿理論”要付諸實施有不小的阻力。他不厭其煩地向牧民做工作,讓大家了解減羊增牛的好處,可當時連他妻子也不理解。家裏承包了近6000畝草場,養1000隻羊並不算多,且收入穩定,何必瞎折騰?

廷·巴特爾告訴妻子,草原不僅是我們的命根子,更是子孫後代的命根子。身為嘎查的支部書記,一定要帶頭跟上時代,養護好我們的生態家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羊增牛。徵得了家人的同意後,廷·巴特爾再次率先示範,帶頭做起了“牛”文章。他將自家的1000多只羊全部賣掉,引進了西門塔爾優質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雜交,同時利用雜交優勢育肥牛,通過多年的選育培養高産優質母牛,在少養精養下實現了生態恢復、增加收入的雙贏目標。他家的牲畜雖然數量少了,但收入卻比周邊牧民高出幾倍。

大家了解到減羊增牛的好處後,都搶著減少羊的數量,改養肉牛,牧業生産對草原的壓力逐漸減小,草原也慢慢恢復了元氣。在廷·巴特爾的帶動下,薩如拉圖雅嘎查絕大多數牧民都調整了牲畜結構和養殖模式,每人平均年純收入從40年前的40元增加到現在的近兩萬元。

這一做法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很快在全旗和全盟進行推廣。如今,嘎查50%以上的草場實施了標準化劃區輪牧,牲畜改良比重達到98%。

無私無畏脫貧路上堅定帶頭人

生態好轉了,對於草原的未來,廷·巴特爾又有了更高的追求。如何讓貧困的牧民儘快致富,除了養羊、養牛還能幹什麼?扶貧先扶智。

為了把自己的好經驗好做法讓更多的牧民知道,2009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廷·巴特爾在家裏建起了一座農牧民培訓基地。課堂上,他自己成了講師,掰著指頭給牧民算收入賬、成本賬、勞動賬、生態賬。他把幾十年在生産中摸索出來的實踐經驗,特別是現代經營理念,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嘎查的農牧民。人們將這個培訓基地稱為“廷·巴特爾大講堂”。

在這裡參加培訓,可以觀摩廷·巴特爾家及周邊牧民幾十年來治理生態、完善基礎設施等在社會主義新牧區建設中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果,廷·巴特爾所講授的也都是與時俱進的新經驗、新方法,沒有空話,句句實用,不僅造福一方牧民,也成了全國各地建設現代農牧業的典範。截至目前,“廷·巴特爾大講堂”已累計培訓盟內外乃至蒙古國、俄羅斯等地主動參與培訓的人員兩萬多人次。他還把當年父親支援他的5萬公斤草籽免費分給了學員。

廷·巴特爾不但熱心助人,也緊跟時代。除了搞培訓,他還帶領牧民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加工銷售鮮奶和風乾肉,並辦起了“牧民之家”。草原蚊蟲多,啃噬草場又影響牛的健康,他推廣生態養魚,用燈光把蚊蟲吸引到魚塘。他還鼓勵牧民發展生態旅遊。

如今的薩如拉圖雅嘎查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村、富裕村,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牧民的生活也更富裕,家家戶戶住上了磚瓦房,通了電、修了路、拉了網,摩托車換成了小汽車。

2018年6月,儘管很多人不願意,廷·巴特爾還是選擇從嘎查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他説:“文化程度跟不上了,現在的年輕人有文化、有思想,書記和嘎查長都是大學生,要相信年輕人。”

如今,年過六旬的廷·巴特爾仍然閒不住,牧民誰家有事,招呼一下就來。大到修理機械,小到縫蒙古袍,就連給牲畜治病他也能幹。

勞作之餘,廷·巴特爾和老伴最大的樂趣就是拿著相機拍攝花花草草和野生動物。他家的墻上挂滿了牧場動植物的照片,並在女兒的幫助下,通過網路分享給四面八方的人們。

每當人們問他,一個將軍的兒子為什麼願意當一輩子牧民、當一輩子普通老百姓時,廷·巴特爾説:“人的價值,不在於你有多大的名氣、生活多好,主要是看能不能把群眾當親人,多為他們辦一些好事實事。”

廷·巴特爾就像一棵紅柳,守護著這片草原。(文:郭利平 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