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灘碧水”,顏值背後是世界級的産業基地……

發佈時間:2021-06-10 11:25:00丨來源:謝謝親丨作者:宋翠茹 張蘊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顏值是外在的、表像的,這“鹽灘碧水”背後蘊藏的價值,或許才真正超出了遊客們的想像。

許多人對鹽湖的第一印象或許來源於教科書。

神奇柴達木——祖國的聚寶盆。“這是鹽的世界,這裡的鹽夠全世界人口吃幾百年呢!”“幾百年”“上千年”人們分別用自己的認識腦補著這個數字。

近年來,因綺麗風景被冠以“中國大鹽湖”、“翡翠湖”而火遍全國的青海察爾汗鹽湖、大柴旦鹽湖,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這也許是鹽湖開發建設者們始料不及的。顏值是外在的、表像的,這“鹽灘碧水”背後蘊藏的價值,或許才真正超出了遊客們的想像。

大柴旦鹽湖

鹽湖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利用,關乎到我國現代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結合青海優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建設體現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青海鹽湖事業發展有了新藍圖,有了新方向……

鹽湖資源發展潛力正在釋放

柴達木鹽湖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已持續多年。經過幾十年發展,青海鹽湖工業已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鹼五大産業集群。目前,鉀肥産業無論是技術工藝水準還是生産規模,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尤其近年來鋰生産裝備、技術和工藝取得了重大突破,相關産業鏈條正在加快延伸,鹽湖産業顯示出無限的發展潛力。

如今,開發利用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由單一利用向綜合利用轉變,初步形成了鹽湖資源深度開發與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産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鹽湖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研究,建設數字鹽湖和智慧鹽湖,保證鹽湖資源綠色、高效開採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結合現代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的需求,研發高端精細鹽湖産品,延長産業鏈,加強産品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國外鹽湖和固體鹽礦的合作研究與開發。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以下簡稱:青海鹽湖所)所長吳志堅由衷地説。

據青海鹽湖所科技處副處長年洪恩介紹,青海的鹽湖資源稟賦國內獨一無二,鹽湖蘊含著豐富的鉀、鎂、鋰、硼等鹽類資源,潛在經濟價值巨大。僅柴達木盆地就有30多個鹽湖,鉀、鎂、鈉、芒硝、鋰儲量居全國之首,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等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探明無機鹽保有資源儲量達3400億噸,佔全國鹽湖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被列入國家“西部十大礦産資源集中區”。

唯創新者強。

近幾年間,青海鹽湖産業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改革創新推動“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鹽湖産業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推進迴圈經濟發展,從增速奔向提質,迸發出空前活力。

青海是我國重要的鉀肥生産基地。作為三大肥之一,鹽湖鉀肥的生産直接關係到我國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青海鹽湖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關乎我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産業的發展。發展高效清潔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鋰及其化合物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科技賦能,“鋰”想近在眼前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三五”以來,青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持續打造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多領域互動的綜合創新生態。

青海省科技廳副廳長蘇海紅表示,要充分調動和發揮青海省乃至全國的科研力量,組建優勢科研團隊,重點攻克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中的關鍵科技問題。

解決能源産業難題,科研是關鍵之舉。青海鹽湖所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從事鹽湖研究與鹽湖資源開發利用的科研機構,幾十年間攻克了多項鹽湖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難題,為我國能源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年洪恩介紹,青海鹽湖所針對青海鹽湖鎂鋰比高的特點研發的鋰鎂分離新工藝,解決了高鎂鋰比鹽湖滷水鎂鋰分離的世界難題,為我國鹽湖提鋰産業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貢獻。通過普通許可兩家企業,青海鹽湖所的鹽湖提鋰專利技術成功實現成果轉化,許可費4000萬元,形成的核心技術支撐、服務了年産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與年産5千噸高純氯化鋰的産能。至2020年底,鹽湖提鋰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獲益企業銷售額累計42億元,利潤累計19億元。

站在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新的歷史起點,科技創新賦能鹽湖技術開發尤為重要。目前,青海鹽湖所正在全面、深入評價鹽湖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發鹽湖資源綠色高效開採與加工技術,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為鹽湖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科技支撐;同時結合新時期國家對現代農業、資訊産業、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的戰略需求,研發高端鹽湖精細化學品,延長鹽湖化工産業鏈,為鹽湖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和構建技術體系提供科技支撐。

日前,記者又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按照國家開展“揭榜挂帥”科研項目管理改革試點要求,省科技廳就解決鹽湖老鹵製備無水氯化鎂這一難題,已經面向全國公開徵集揭榜單位。這一“揭榜挂帥”科研項目的實施,將調動全國相關的科研力量進行重點攻關,為解決重大科技難題提供新的組織模式。

鋰電關聯産業低碳發展成為新潮流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發展,鋰電材料與能源、交通、資訊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成為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同時,我國産業經濟運作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鋰電等一批新能源産業將是驅動我國能源發展的中堅力量。

資源優勢不等於發展優勢,加快産業轉型升級,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才是目標。為此,青海出臺了《青海省千億元鋰電産業發展規劃》,明確將青海省鋰電産業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新能源車、儲能産業需求井噴,鋰從何來?“鹽湖提鋰”是最具前景的答案之一。短短幾年間,青海初步構建起從鹽湖提鋰、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鋰電用銅鋁箔等配套材料到儲能及動力電池的鋰電全産業鏈。陸續吸引了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豐先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等新能源企業,上下游産業聯動,有力推動了鋰電關聯産業低碳迴圈發展。

如今,青海鹽湖鋰産品在國際鹽湖鋰産品中市場佔有率約為20%。

3月25日,泰豐先行年産16萬噸高能密度鋰電材料智慧製造基地項目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開工。此舉將有力推動鋰電關聯産業低碳迴圈發展,為青海省打造“千億鋰電産業基地”,以及成為國內最大的高能密度鋰電池材料智慧製造基地奠定堅實基礎,對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以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戰略部署具有深遠影響。

西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孔令棟表示,“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鋰電等一批新能源製造項目將是驅動我國能源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搶抓這一歷史機遇,泰豐先行依託青海鹽湖得天獨厚的鋰資源優勢,進一步擴大産業規模,正在建設總投資30億元、年産16萬噸的高能密度鋰電材料生産線,項目建成投産後,預計可實現年産值200億元。

(供圖:青海鹽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