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八百里河套。東起烏拉,南臨黃水,西接大漠,北依兩狼。扶搖而環顧,九邊之壯美;開襟而縱覽,四序之清涼……”
一首《河套賦》,道不盡河套平原的碧水長空、群芳萬類。
曾經,這裡是歷史的古戰場,也是民族的融合地。如今,現代農業在這裡蓬勃發展,原野孤村已成現代化農業基地。
引黃灌溉面積超億畝
黃河畔,一座米黃色的建築——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矗立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內。
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首任館長劉永和在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工作了20多年,曾參與蘭州大學潘保田教授主持的黃河形成與演化研究,談起黃河的形成和發展如數家珍。
“大家都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劉永和説,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佈大河上下。
大約在6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青銅、鐵器、“四大發明”以及詩經、唐詩、宋詞等文化典籍,也都産生在這裡。後人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同時,黃河也是一條多災的河流,頻繁氾濫、改道,給沿黃地區造成巨大災難,黃河洪水威脅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黃河是一條多沙的河,多年平均年輸沙量達16億噸,最大年輸沙量達39億噸,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黃河又是一條“遊蕩”的河,曾經多次改道。黃河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在過去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游決口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説法。
劉永和説:“從大禹治水時起,歷代都有治理黃河的記錄。但黃河真正得到治理要從1946年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治理黃河開始,從那時起,黃河扭轉了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創造了伏秋大汛歲歲安瀾的奇跡。”
在除害的同時,沿黃地區還大力興修水利,引黃灌溉。
為鞏固邊陲,秦漢開始實行屯墾戍邊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黃河的寧蒙河套平原等地,開渠灌田,大片荒漠變為綠洲,贏得了“塞上江南”的讚譽。
經過幾千年的開發,目前黃河流域引黃灌溉面積已達1.1億畝。主要有上游寧蒙灌區、中游渭汾盆地、下游豫魯兩省沿黃平原灌區。而位於黃河“幾”字彎的河套灌區,是沿黃最著名的灌區。
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
黃河滾滾,奔涌東流,流經河套平原,“畫”出一道驚艷的“幾”字彎,便有了錦繡繁華的塞上江南。河套平原水豐土沃,素有“天下黃河,唯富一套”之稱。
生於河套、長于河套的雷守義,長期關注家鄉巴彥淖爾的人文地理。他介紹,黃河在甘、寧、內蒙古、陜、晉5省區境內形成馬蹄形大彎曲,這一大彎曲的北部地區稱為河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可分為銀川(寧夏)平原、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稱土默川平原),通常所稱的河套平原指後套平原。
雷守義説:“後套平原地處巴彥淖爾市境內,‘巴彥淖爾’為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可見這裡是個與水結緣的地區。”
劉永和告訴記者,河套平原是我國古老的灌區,歷史上農牧多變。
由於歷史上戰爭不斷,河套地區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唯富一套”至二十世紀初期已名存實亡。“真正的‘唯富一套’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實現的。”劉永和説。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關心河套人民的生産和生活,大力進行水利工程建設。1958年南北兩條總輸水幹渠開始動工興建,1961年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竣工放水。
這些主體工程竣工後,徹底改變了河套地區無壩引水、不能控制水位流量的落後面貌,使河套灌區成為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1975年又疏通總排幹,結束了河套灌區有灌無排的歷史。
三盛公水利樞紐坐落在磴口縣巴彥高勒鎮,像一把利劍將洶湧澎湃的黃河攔腰截斷,讓桀驁不馴的黃河水乖乖地為兩岸人民造福。
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管理所所長李鳳鳴説:“三盛公水利樞紐是萬里黃河上唯一的大型閘壩工程,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閘’。目前,三盛公水利樞紐每年引黃河水量達50多億立方米。”
河套灌區內,黃河水通過大大小小的灌溉渠到達田間,澆灌著小麥、玉米、葵花等作物。臨河區進步村村民吳永亮管理著村裏的灌溉水渠,被大家稱為“渠長”。
吳永亮説:“過去黃河無堤缺壩,水大漫灘淹,水小幹瞪眼。新中國成立後,興建了三盛公水利樞紐和引水總幹渠,從根本上解決了河套灌區引黃灌溉問題。”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境內的總幹渠景色(供圖: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
總幹渠俗稱“二黃河”,西起三盛公水利樞紐,全長230公里,是河套灌區引黃輸水大動脈。1958年11月15日,由2萬多人組成的第一批勞動大軍到達黃河旁,動工開挖總幹渠。
1967年6月,總幹渠土方開挖全線完工。河套人民累計完成工程土方量1977萬立方米,其中1589.3萬立方米為人工開挖,佔工程總土方量的80%以上。黃河水終於通過總幹渠在河套灌區實現了可控調節和全域覆蓋。
如今,河套灌區灌溉面積由三盛公水利樞紐建成前的不足300萬畝發展到近1000萬畝,糧食年産量由3億公斤增長到30億公斤,並培育出馳名全國的蜜瓜、葵花、小麥等特産,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白彥花鎮的有機小麥種植基地(供圖: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
品牌戰略引領高品質發展
河套成之於水,興之於水。這是大自然的饋贈,於是巴彥淖爾將“天賦河套”確立為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河套的天賦從何而來?
北緯40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天賜恩養;黃河總幹渠水系滋潤,天然灌溉;母親河沖積平原,天賜沃土;溫差大、日照長、蒸發大,滋味天成。
加上勤勞的人民將桀驁不馴的黃河改造成灌溉萬千頃良田的黃金水系,將古老的農耕文明演進到現代化種養系統,將平凡的農畜産品加工成優質商品。
從“水賦河套”到“天賦河套”,一個新階段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品牌戰略,正在讓河套平原發生脫胎換骨的蛻變。
然而,經過幾千年的粗放開發,特別是近代農業開發使用過多的化學品,河套平原耕地鹽鹼化加劇、化肥農藥農膜殘留、河湖污染嚴重……綠色高品質發展面臨一系列問題,其中生態問題需要優先治理。
位於烏拉特前旗的烏梁素海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河套灌區山洪水、退水的容泄區,接納了河套90%以上的農田排水,對調節我國北方氣候和黃河干流水量、控制水鹽平衡、維持灌區水環境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
曾經的烏梁素海碧波千里,鴻雁、天鵝在蘆葦蕩中游走。但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自然補水量減少,烏梁素海的自凈功能弱化,加之上游污水不斷注入,湖區面積萎縮,富營養化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
烏梁素海生態治理在巴彥淖爾生態環境保護中處於突出位置。2019年,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啟動,計劃利用3年時間持續改善流域生態功能。
據介紹,這項工程總投資約56億元,主要包括水土保持與植被修復、河湖連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農田面源及城鎮點源污染治理等7大類重點項目。烏梁素海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控肥、控藥、控水、控膜行動,既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改善入湖水質,又提升農産品品質,實現一舉多得。
巴彥淖爾市政府副市長劉志勇介紹,巴彥淖爾將“山水林田湖草沙”視為生命共同體,統籌推進點源、面源和內源污染綜合治理,打造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産品生産加工服務輸出基地,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産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産品品質提上去。巴彥淖爾走綠色高品質發展之路,正契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要求。
臨河,一座瀕臨黃河的城市,也是河套灌區的中心。城區北部原是一片鹽鹼地,如今卻坐落著種質基因庫、“天賦河套”總部商務區、智慧化種植基地等現代建築群。
這片建築群中,最具特色的要數種業科技産業園,其外形酷似翱翔的鴻雁,外墻上繪有陰山岩畫中古樸的牛羊等牲畜圖案。種業科技産業園的核心是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資源庫,計劃到2025年,完成10萬份河套地區農作物和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收藏保存。
種質資源庫內,由小麥、玉米、葵花等種子拼成的“種子大道”寓意著河套地區種子研發的不平凡道路。其中一批抗病性強、優質高産的食用向日葵雜交新品種,見證了我國食葵種子不再“向洋”的發展歷程。
地處河套平原的五原縣是我國食葵種植規模最大的縣。10年前,食葵種子市場一度被進口種子佔領,而如今,五原縣的食葵種植戶們都用上了國産種子。不僅如此,巴彥淖爾出産的優質葵花籽,還通過“一帶一路”遠銷中東、歐洲地區,年出口量達34萬噸。
未來,種質資源庫中保存的種質資源將用於延續基因、育繁應用,繼續為提高國産種子供給而出力。
巴彥淖爾物産豐富,是全國最大的有機原奶、葵花籽、脫水菜生産基地,還是全國地級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欄的肉羊養殖加工基地,優質農産品出口93個國家和地區,貿易額連續12年居全區首位。
如今,這些優質農産品已成為“天賦河套”總部商務區內的明星商品。“天賦河套”總部商務區串聯起生産、供應、銷售端,為河套地區的農畜産品走向市場“保駕護航”。
步入“天賦河套”總部商務區,仿佛進入美食世界。紅彤彤的番茄惹人愛,青紅辣椒嬌艷欲滴,瓜子堆成一座座小山……原生態的農畜産品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味蕾。
基於豐富的農畜産品資源,巴彥淖爾于2018年正式發佈“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12家企業的53款産品獲得“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授權,實現溢價達30%以上。
品牌效應催動著農業市場主體蓬勃興起。目前,巴彥淖爾全市年銷售收入500萬以上的“農”字號龍頭企業發展到近300家,20萬農牧戶進入産業化經營鏈條,農牧民每人平均年産業化收入達到11000元。
巴彥淖爾市副市長郭佔江介紹,巴彥淖爾以“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做強糧油、果蔬、肉乳絨、蒙中藥材、飼草、生物質能等六大優勢特色産業,努力建設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的示範。
黃河岸邊的荒涼沙地上,一排排智慧化種植基地拔地而起。巴彥淖爾金伯利農場的溫室大棚內,四季的瓜果蔬菜爭妍鬥艷,現代化的灌溉系統、農業機械在減少勞動力的同時,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
“農場整合全球優勢農業資源,不僅帶動當地農民增收,還通過示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實現農業現代化。”金伯利農場總經理郝敏説,農場引進美國現代化的農業管理技術,而灌溉技術來自以色列、種苗移栽技術來自德國,農場為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當地的農業生産需求找到契合點。
未來幾年,巴彥淖爾還將與以色列、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的公司合作,更多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將落戶在黃河岸邊。
隨著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生産模式的引進與整合,先進的農業科技正在“飛入尋常百姓家”。
春耕前夕,杭錦後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計劃為農民進行青貯玉米種植的培訓,根據農民需求,防蟲技術、施肥方案、無人機播種等都將成為培訓內容。這樣的農業技術培訓,在巴彥淖爾16個科技小院中是常態化開展。杭錦後旗農牧業推廣中心主任李傑説,科技小院讓專家和科技人員紮根基層一線、深入田間地頭,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費用、零門檻”科技服務。
“不久之後,巴彥淖爾將會建成內蒙古最大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園區。”郭佔江説,“推動現代農牧業高品質發展,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巴彥淖爾實現綠色崛起的必然選擇,在新時代讓巴彥淖爾再創輝煌是必須肩負起的歷史使命。”
巍巍陰山,見證著黃河“幾”字彎的滄桑巨變;滔滔黃河,聆聽著新時代的發展強音。
(文:丁銘 魏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