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之際,記者通過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衛星遙感中心(自然資源青海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圖像數據,觀察過去五年青海易地扶貧搬遷之力。
經過多年持續奮鬥,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而在中國西部的青海高原,通過易地搬遷,5.2萬戶、20萬名貧困人口“挪窮窩”“拔窮根”“奔富路”。
黃河岸畔德吉村:從“水比油貴”到“山水畫中游”
“水可以借,但不能送。油可以送!”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第一書記”洛加才讓此前表示,昔日該縣一些貧困戶眼裏“水比油金貴”,“‘吃水難’到了這個地步。”
2016年以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提出“山上問題、山下解決”思路,投入6730萬元,在昂拉鄉河東修建住房251套,集中易地搬遷生存條件惡劣的淺腦山區7個鄉鎮251戶946人,並命名為“德吉村”,極大改善了生産生活條件。
德吉村依託氣候、區位、黃河水利風景等優勢,培育了以鄉村旅遊為龍頭,特色農業、文化、光伏等深度融合的“多業共生、多輪驅動”的扶貧特色産業,德吉村民“開門是景,關門是家”。
“‘德吉’,在藏語中是幸福的意思,這兩個字説出了過去貧困民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尖扎縣人民政府縣長旦增曾經表示。
中國“土鄉”班彥新村成旅遊村、富裕村
中國唯一一個土族自治縣——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致貧因素多、脫貧難度大。
土族老漢呂有榮是該縣五十鎮班彥新村村民,該村369戶1396人,2015年,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600元,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732人。
如今,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發展特色養殖、退耕還林、成立土族盤繡産業協會、發展農家樂等,成為當地有名的旅遊村、富裕村。
草原民俗文化村:扶貧政策“照”在我家
對於祖輩生活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子科灘鎮青根河村,楊宗泰今年對記者回憶説,“村裏沒有電、沒有水、沒有路,以前生活的確特別困難。”
為改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窘境,興海縣整合各類資源、籌措各項資金,投資21016.5萬元打造了海南州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
楊宗泰説,“扶貧政策就像陽光一樣,‘照’在我的家、‘暖’著我的心,生活條件比過去好太多了。”
“跟別人聊天才知道,十年前,這裡風沙很大,縣城也沒有多少樓房,”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李彥濤是第四批援青幹部,此前他説,“如今,這裡就是高原上的一個熱鬧的小城市。”
湟中貧瘠小山村:舊貌換新顏
從2016年3月21日,到當年6月6日,再到2018年8月23日,記者三訪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田家寨鎮貧困村,曾經貧瘠落魄的小山村,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
2016年,田家寨鎮易地搬遷扶貧項目開工,涉及田家寨鎮大卡陽、小卡陽、馬昌溝三個村子的194戶(其中,貧困戶92戶,非貧困戶102戶)。
“搬遷下來後,大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擔任馬昌溝村第一書記的馬勇剛説,2017年年底,三個村子貧困戶已入住新村。青海交通部門為村委會添置辦公設備,為村民解決採暖問題,整修機耕道,培訓勞動力,審核招收貧困戶從事高速公路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