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的決策部署。
5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中華大地深入人心,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國人心嚮往之的奮鬥目標。隨著國土綠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中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中國生態建設為推進全球生態治理作出重要貢獻,展現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的大國擔當。
“十三五”期間,全國林草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著力推進國土綠化”的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土綠化行動在各地廣泛開展、深入推進。全國累計完成造林5.29億畝,義務植樹(含折算株數)116億株。
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2014-2018)結果顯示,全國森林面積達33億畝,森林覆蓋率為22.96%。其中,人工林面積達12億畝,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1/3以上。中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已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2019年,美國宇航局(NASA)發佈衛星監測結果,過去20年間地球不斷“變綠”,僅中國的植被增加量就至少佔到全球植被總增加量的25%,而中國對全球綠化貢獻的42%源於植樹造林工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曾高度評價,“中國造林,全球受益”!
5年間,國家林草局先後出臺《關於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深入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編制實施了《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6-2020年)》和2016-2018年、2018-2020年營造林三年滾動計劃。出臺《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將盡責形式豐富拓展到八大類幾十種。在全國15個省份開展了“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初步實現義務植樹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同時,創新合作機制,依託“螞蟻森林”平臺,動員5億多用戶通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參與義務植樹。特別是2020年春天,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在防疫條件下積極有序推進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造林綠化工作,確保全面完成造林綠化“十三五”目標任務。
5年來,林草部門將重點區域造林作為國土綠化重中之重,認真組織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儲備林等國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和一批地方重點生態工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生態支撐。按照突出重點、規模治理的思路,在三北地區啟動了9個百萬畝人工林基地建設,開展雄安新區白洋淀上游、內蒙古渾善達克、青海湟水流域3個規模化林場建設試點,有力彌補了大江大河源頭和生態脆弱區域的生態建設短板。
5年來,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建設使各地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村在景中、人在綠中”的美好生態畫卷在全國城鄉鋪展開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全國新增98個國家森林城市,已建成國家森林城市194個,22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森林城市創建,17個省份開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設,建成了一大批森林縣城、森林小鎮;城市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1平方米。各省(區、市)涌現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村莊,助推了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開展了古樹名木搶救復壯試點,全國古樹名木掛牌保護率超過90%。成功舉辦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第十屆中國竹文化節,全面展示國土綠化取得的新成就。
國土綠化推動了脫貧攻堅,綠化惠民。2018年以來,全國2/3以上的造林綠化任務安排到貧困地區。許多地方還創新造林項目管理機制,積極推廣“合作社+造林+貧困戶”模式。“十三五”期間,全國新組建2.3萬個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共吸納160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建設,充分彰顯了國土綠化事業“以工代賑”的公益屬性。同時,各地林草部門指導支援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林果、花卉苗木、竹藤産業、林下經濟、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等綠色富民産業,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成功實現了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原標題:大規模國土綠化扮靚美麗中國 全國5年完成造林5.29億畝,義務植樹116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