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西烏珠穆沁草原,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十三五”期間,西烏珠穆沁旗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新成就 。5年來,該旗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守住發展、生態和民生底線,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進實力西烏、綠色西烏、魅力西烏、幸福西烏建設。
中國鐵木真國際草原山地車挑戰賽成為西烏珠穆沁旗的一大亮點賽事
西烏珠穆 沁草原上演現 代體育賽事
草畜平衡 唱響高品質發展新牧歌
近年來,西烏珠穆沁旗結合天然草原廣闊、地廣人稀的實際,堅持以生態保育草畜平衡為目標,以畜牧業綠色發展為主線,由粗放型發展轉向規模集約化高效發展,由單一結構轉向三産融合,由簡單利用轉向生態紅利共用,草原畜牧業發生了深刻變革。
西烏珠穆沁旗制定出臺了《西烏旗禁牧和草畜平衡監督管理辦法》《西烏旗天然打草場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將土地面積72%以上的重點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完成80%以上草原確權承包工作,累計投入5.2億元,落實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2016年 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啟動,涉及禁牧面積70萬畝,草畜平衡面積2258萬畝,固定打草場面積604萬畝。全旗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主要包括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草畜平衡區固定打草場、基礎設施建設四個方面的內容,涉及6個蘇木鎮93個嘎查13480戶45323人和2932萬畝草場。向全旗禁牧區和草畜平衡區牧民發放獎補資金,提高了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牧民每年戶均收益8627元、每人平均收益2388元,增加了政策性收入,提高了生産效益,帶動了牧民收入水準穩步提高。
草畜平衡的農牧業建設模式在西烏珠穆沁草原推廣
近年來,西烏珠穆沁旗重點圍繞烏珠穆沁羊優勢主導産業發展,把建設規模化飼料生産基地作為發展基礎,把推動農畜産品生産、加工或流通集群發展、一二三産深度融合作為重要依託,拓展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集群發展、融合發展。以“規範化管理、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品牌化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産,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擴大畜産品加工能力,加強綠色品牌輸出通道及能力建設,從全産業鏈的角度謀劃全旗畜牧業生産加工發展,培育形成“肉、乳、草、特”畜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努力實現建設國家級綠色畜産品生産加工輸出基地的戰略願景。把強化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調整畜牧業經濟結構、促進牧業提質增效和牧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全面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草原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設施畜牧業、生態畜牧業、新牧區示範嘎查建設、防災飼草料貯備設施建設、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扶貧整村推進等改善畜牧業基礎設施項目。開發不同草原區域的畜牧承載力監測技術、草畜營養平衡技術和控制放牧利用技術等,形成以天然生態為主要特徵,土地密集型的草畜平衡發展模式,有效緩解畜牧業發展與生態惡化的矛盾,從根本上改變了畜牧業生産條件,促進牧民增收、草原增綠。
通過實施禁牧和草畜平衡機制,西烏珠穆沁旗草原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惡化趨勢得到整體遏制,草原自我更新修復能力明顯提升,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呈現出“生態恢復、生産發展、牧民增收”的良好態勢。據監測顯示,西烏珠穆沁旗草場植被蓋度提高10%,優質牧草佔比提高5%,天然草原多年生植物種類由政策實施前的每平方米12種增加到目前16種,優良牧草所佔比重也由25%提高到30%,草原地上生物量達到每畝81公斤。
多部門聯合深入嘎查了解脫貧戶情況,施行幫扶措施
砥礪奮進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西烏珠穆沁旗的發展年輪上,脫貧攻堅留下了一頁燦爛的華章。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歷史“趕考”中,西烏珠穆沁旗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和盟委、行署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六個精準” “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工作要求,開展旗委書記、蘇木鎮黨委書記、嘎查黨支部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進一步壓實三級黨組織書記責任。加強旗委常委聯繫蘇木鎮工作,明確18個專項推進組職責,堅持五級書記抓、黨政一起上、社會齊動員的大扶貧格局,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2014年以來,西烏珠穆沁旗通過動態管理資訊採集工作,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70戶1124人,認定2個貧困嘎查,並瞄準貧困嘎查、貧困戶,對症下藥,做到脫貧攻堅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烏蘭牧騎惠民演出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該旗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與貧困戶同吃住、聊家常、搞衛生、做家務,全旗派出的2個駐嘎查工作隊、93名第一書記深入牧區搞勞動、話政策、算收入,制定幫扶措施,為脫貧找路子謀發展,堅定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信心,用真心扶真貧,用真情扶真困。
漫步在西烏珠穆沁旗草原牧區,一排排嶄新的牲畜棚圈,猶如希望的帆船駛向遠方;一群群牛羊悠閒地散落在草地上吃草……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西烏珠穆沁旗牢牢牽住産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立足本旗畜牧業資源、生態資源等優勢,依託扶貧“蘇魯克”羊和良種肉牛,大力發展良種肉牛、肉羊養殖。據統計,2014年以來,該旗累計投入647.73萬元資金,為15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蘇魯克”羊10537隻;以“減羊增牛”戰略為抓手,累計投入約401.08萬元資金,為有養殖條件的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良種肉牛323頭。
腦幹哈達嘎查新景
經過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間,西烏珠穆沁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嘎查全部出列,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部完成。如今,愁吃愁穿的貧窮日子已不復存在,牧民群眾生活好了,心氣兒順了,幹勁兒足了,火紅的日子有了奔頭。
西烏珠穆沁旗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增強,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日益完善,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渠道明顯增多,貧困群眾收入水準大幅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40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19286.5元,年均增幅47.7%,大大提升了牧民群眾的生活水準和幸福感。
馬奶成為牧民的增收産業
守望相助 描繪民族團結絢麗畫卷
西烏珠穆沁旗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由漢族、滿族、回族、達斡爾族等9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8.7萬名各族同胞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共同生活、共同發展。各族人民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描繪著守望相助、民族團結的絢麗畫卷。
西烏珠穆沁旗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多年來,該旗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民族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有效開展民族、蒙古語言文字工作和系列活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生動場景在烏珠穆沁大地處處呈現。
“國家級衛生城鎮”“全國無障礙建設市縣”“自治區文明旗縣城”“自治區生態宜居縣城示範旗縣”“自治區園林縣城”“自治區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自治區級雙擁模範城”……一項項榮譽稱號,凝結了全旗各族幹部群眾的智慧、汗水和力量。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效
西烏珠穆沁旗在文化演出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在各中小學校,“民族風情進校園”活動、“非遺進校園”、民族團結主題團會、班隊會、國旗下的講話等已成常態化。浩勒圖高勒鎮腦干寶力格嘎查民族元素得到傳承,被評為2015年度CCTV“中國十大最美鄉村”、2017年被國家民委評為“中國民族特色村寨”。
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源於西烏珠穆沁旗致力於民族政策法規的宣傳。多年來,西烏珠穆沁旗深入開展民族政策法規“六進”宣傳活動,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人群中進行廣泛宣傳,全面營造了深厚的宣傳氛圍。通過把《民族區域自治法》納入“五五”“六五” “七五”普法,把學習《民族區域自治法》作為每年各類幹部主體培訓班次的學習內容,定期組織開展民族政策理論培訓、知識競賽等活動,不斷提高廣大領導幹部的民族工作能力。每年通過文藝下鄉演出、流動宣傳車、在新聞媒體設立專欄等形式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各單位還因地制宜,通過發放材料、巡迴展覽、播放專題片、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藝表演、專題講座、道德講堂等多種形式,在全社會營造“維護民族團結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西烏珠穆沁草原上奔騰的白馬群
該旗還充分利用宣講團、電視臺、黨員中心戶、微信群、網際網路等資源和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教育,確保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各族群眾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和民族團結意識不斷強化。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抓好民族團結基礎工作,維護民族團結光榮、破壞民族團結可恥、爭做民族團結模範成為大家的共識。
在草原上,一個個嶄新靚麗的牧民新居令人羨慕,一條條通蘇木、通嘎查的水泥硬化道路乾淨整潔,一個個新建的文化廣場、休閒娛樂中心成為牧民的樂園。這些美景不僅體現在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上,更體現在各民族水乳交融的社會和諧上。
西烏珠穆沁旗一直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維護民族團結、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落腳點,從群眾需求出發,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讓各族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共用經濟發展的成果。
(本版圖片由西烏珠穆沁旗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