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樹市甘達村轄區草場面積9萬畝,可用草山面積6萬畝,屬純牧業村。村民收入多為牲畜出欄收入和蟲草採挖收入,經濟來源比較單一。為解決這一問題,甘達村厚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託優越的地理和區位優勢謀實策、出實招,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走上綠色、高效之路。
建立生態保護委員會
甘達村有180余處泉眼,流量較大的有35處,眾多的泉眼多年來一直滋養著逐水而居的牧民和牛羊,並最終匯入扎曲河,是扎曲河河水的主要來源地。為防止因過度放牧和牧民逐水而居而導致泉眼乾涸,保護泉眼附近的生態環境,甘達村組織黨員群眾組建甘達村自然資源共同管理委員會,設立23個環保小組,每週輪流查看、整治泉眼周邊的環境衛生,勸導牧民從泉眼附近搬離。同時,利用GPS進行實地測量區劃,記錄泉眼的經緯、海拔、水源處地名等資訊,為每個泉眼建立詳細檔案,精心保護180處泉眼,做到細水長流。
因地制宜發展村集體經濟
甘達村作為重點貧困村,牧民經濟來源少、收入低。對此,甘達村充分利用地理和自然資源優勢,堅持市場導向,積極籌劃發展村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戶以合股集中自主經營的方式,成立甘達村利眾專業合作社,經營糧油、生活日用品、飼草料、炒麵加工、馬鞍、服飾以及酥油、曲拉等各類乳製品,因物美價廉而暢銷308省道沿線的治多縣、曲麻萊縣、隆寶鎮、哈秀鄉、安衝鄉等縣鄉居民群眾及玉樹市區內的個體餐飲企業。在此基礎上,甘達村積極擴大合作社經營範圍,成立炒麵加工坊、牧家樂、畜牧業養殖合作社等,並投資建設40平米的畜産品“冷凍倉庫”和1000平米的婚宴大廳,經營範圍從綜合超市擴展到喜宴承辦、服飾首飾製作、糌粑加工、燈芯加工、牧家樂、畜牧業養殖等項目,固定資産達600萬元,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0余萬元。
完善村集體經濟監管機制
為切實發揮村集體經濟增收作用,做到資金公開透明,管理好集體資産,、甘達村按照市級統一要求完善財務制度,建立民主理財和財務開支審批制度,嚴格貫徹“四議兩公開”,所有大額開支必須經村兩委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成立財務監督小組,每年對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和開支情況進行審核、監督,張榜公佈結果,切實糾正過去村級財務賬目混亂不清、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讓群眾對村集體資金的每分每厘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按照省州市委要求嚴格落實村集體經濟收益經費補貼相關要求,建立村幹部獎勵機制,按照“多勞多得、績效掛鉤”的原則,轉變村幹部觀念,創新發展村社産業,帶動村民彈好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協奏曲,走出一條長遠的發展致富之路。
(來源:中共玉樹州委組織部官方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