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著手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大數據中心以來,目前,已完成時空數據一張圖、野生動物監測、生態科研合作、綜合業務管理、網路融合通信等基礎框架建設,逐步實現了物聯網多維感知、大數據智慧賦能、雲平臺精細管理的閉環應用,在國家公園生態監測、園區管理、日常巡檢等工作中已初見成效。
據了解,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類型多樣,地理環境複雜,傳統的監測管理手段無法滿足國家公園精細化、動態化、體系化管理需要。大數據平臺建設按照數據融合匯聚體系、生態智腦中臺體系、綜合業務服務體系三大體系架構,通過系統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手段,對現有各類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對前端監測體系進行對接,融合管護員日常巡護的動態數據,進行數據標準化建設,構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高效運作機制,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支撐祁連山生態保護、生態文化、生態科研三大高地建設。
目前,建立基於國家公園本底資源的一張圖資源管護機制可將各空間圖形圖像數據、屬性數據以及文檔資料以不同存儲方式入庫。通過採用坐標係,結合數據檢查、處理、轉換、縮編等技術手段實現國家公園內各類生態類型的資源分佈專題圖更新,空間分析與查詢,生態類型屬性資訊查詢,年度變化資訊查詢,實現包括生態資源分佈、土地利用類型、林種分佈、冰川變化等10多種專題圖發佈,結合行政區劃,從海量數據中快速挖掘分析,為國家公園內自然資源管護、確權、調查監測等科學決策和準確預測提供有力的資訊支撐。
同時,構建了基於人工智慧的野生動物線上識別與預警體系,加強以旗艦物種為核心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評估,不斷鞏固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此外,建立基於自然空間場景下的生態感知與網路通信體系,大數據中心平臺建設提升了傳統資源監測能力。分別在黑河源、黃藏寺等保護分區建設了30多架視頻雲臺、1500多臺野保相機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國家公園40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實時線上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