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種顏色、一個詞來形容正藍旗的盛夏,那就是“草原飛金”。仿佛一夜之間,馳名中外、享譽古今的金蓮川草原突然花浪涌動,茸茸芳草被風染得蔥蘢青黝,脆嫩的草間閃耀著粼粼的金色光芒,艷而不俗、美而不媚的金蓮花遍地盈野,熱烈的噴吐著芬芳。經花潮的推擁,元上都遺址內的殘垣斷壁和那些散落在草叢間的碎瓦殘磚,一變滄桑而靈動、滋潤而飄逸,徐徐夢幻般地展現出了上都古城的宏偉畫面,似乎在顯示這片土地的高貴與神秘,那種氣勢、那種壯觀、那種蓬勃,讓所有的人心存震撼。
金蓮花喜水,近濕地。金蓮川地處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帶,是一條南北走向蜿蜒曲折風光佔盡的八百里廣袤川地,上都河水宛轉流淌於此。這裡曾是遼、金、元三代帝王遊幸、狩獵、避暑勝地,也是他們政治、外交和軍事的重要基地。明代,金蓮川成為通往元上都的主要驛路,一些軍卒在此屯田耕植。到了清代,這裡又成為皇宮養馬場的重要地帶。時值今日,金蓮川草原已與世界文化遺産元上都遺址融為一體,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
盛開于金蓮川草原上的金蓮花並不是植物學中的蓮花,而是一種毛茛科植物,葉圓形似荷葉卻小得多,花形近似荷花也小得多,花色以黃、橙為主,故得金蓮花之名,又名金芙蓉。金蓮花花期在6至8月間,盛開時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遍地金色瀾然,入秋花幹而不落。此花不僅以金黃璀璨奪人眼目,以生命頑強令人咏嘆,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以此花為茶飲,可起到滋陰潤咽的藥用。這種草本植物喜涼耐寒,多生長在2至15攝氏度的濕潤環境。乾隆年間由金志章、黃可潤先後修纂的《口北三廳志》關於金蓮花有這樣一段描述:“花色金黃,七瓣環繞其蕊,一莖數朵,若蓮而小。六月盛開,一望遍地,金色燦然。”這裡説金蓮花“七瓣環繞其蕊”,正是內蒙古東部金蓮花的特色,其他地方的金蓮花花瓣較多,多至10至20片不等。正藍旗金蓮川一帶的金蓮花,花瓣較少,常見6至8片者,故《口北三廳志》概言而稱“七瓣”。清代的《廣群芳譜》對此也有類似記載,金蓮川草原上這種狀若芙蕖但略小的金蓮花“花色金黃,七瓣環繞其蕊,徑數朵,若蓮而小,六月盛開,一望遍地金黃,燦然至秋,花幹而不落,結子如栗而黑,其葉綠栗色,瘦尖而長,或五尖或七尖。”
金蓮川,既是忽必烈經略漢地、成就帝王之業的基地,也是藩府文人發揮所學,實現“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的地方,因而,元代藩府文人一直對開國之基的金蓮川有著特殊的情結。藩府文人或征戰、或扈從,往來于金蓮川藩府途中,雖然不乏旅途的艱辛,環境的險惡,但能在濟世安民的事業中成就圓滿道德人格,他們以金蓮川為自己“言志”“抒情”的一個基點,懷著極大的熱情,紛紛題詩或寫文來描繪金蓮花和沿途的景物風光,將往返于金蓮川旅途的社會人文自然景觀盡情地呈現于詩詞作品中,形成了藩府文人一種特殊的心理——金蓮花情結。“潘侯妙筆留神都,金蓮紫菊誰家無。”“李陵台下駐分臺,紅藥金蓮遍地開。”“蛟龍變化深莫測,金蓮滿川凈如拭。”詩篇內容充實,格調高昂,情感積極樂觀,奮發昂揚,洋溢著一股壯氣勃發的豪健之氣,且非常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元人陳孚在《金蓮川》詩中寫道“茫茫金蓮川,日映山色赭。天如碧油幢,萬里罩平野。野中何所有,深草臥羊馬。昔人建離宮,今存但古瓦。秋風吹白波,猶似哀淚灑。村女採金蓮,芳香紅滿把。豈知步蓮人,艷骨掩泉下。人生如蜉蝣,百年無堅者。安得萬斛酒,浩歌對花瀉。”這首咏金蓮川的詩不但有山有川,而且在碧綠的藍天下,還有白波盪漾的淖爾,悠閒自在的牛馬羊。元代蒙古族著名詩人和史學家乃賢所作《塞上曲》中也有“烏桓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蓮漫地生”的詩句,灤河上游的上都河流域,南北百里之地皆遍生金蓮花,足以證明金蓮花群落之壯觀和感人之深。元朝詩人劉敏中在《鵲橋仙·上都金蓮》中以飽滿的激情讚咏了上都金蓮花的嬌艷欲滴、超凡脫俗、不畏寒暑、堅韌不拔的品格。詞曰:“重房自拆,嬌黃誰注?爛熳風前無數。淩波夢斷幾番秋,只認得,三生月露。川平野闊,山遮水護,不似溪塘遲暮。年年迎送翠華行,看照耀,恩光滿路。”元人這種特殊的“金蓮花情結”,來源於金蓮川及金蓮川藩府,有著深層次的歷史文化背景,從中我們不難體會到藩府文人對金蓮川特殊的情感,感受到他們的寂寞與歡娛,豪情與熱情,歷史的滄桑與生命的情感。這是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藩府文人第一次大規模、正面積極地看待並描寫北國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是詩詞藝術題材的擴大與發展。因此,忽必烈藩府文人的金蓮川情結,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也有著深遠影響和更加廣泛的意義。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象徵神聖、高潔。在士林,蓮品即人品。金蓮又是蓮中之精品,因而,盛開于元上都周邊的金蓮花除備受元代文人墨客追捧外,也得到他人的青睞。金趙秉文曾有《金蓮川》詩讚曰:“一色天連王氣中,離宮風月滿雲龍,向來菡萏香銷盡,何許薔薇露染濃。秋水明邊羅襪步,夕陽低處紫金榮,長揚獵罷回天帳,萬燭煌煌下翠峰。”詩中作者以荷花、薔薇花與金蓮花對比,更顯示出金蓮花超凡的美德和情操。清代高士奇《金蓮花》一詩中,有“卉本仙山種,開當夏侯深,異香飄紫塞,寶相涌黃金。露葉凝輕翠,風枝裊細陰。曾邀天筆賞,移取植華林。”的詩句,使金蓮花的美態躍然紙上,把金蓮花的習性、神韻和華貴勾勒的十分逼真,描繪了一幅美妙絕倫的北方邊塞風光畫面。
金蓮川水草豐茂,各種飛禽走獸棲息其間。據《馬可·波羅遊記》第七十四章《上都城》一文中所載,這裡“內有泉渠川流草原甚多,亦見有種種野獸。”。故而“聖皇歲歲萬幾暇,春水圍鵝秋射鹿。”趙秉文在《扈從行》中也寫到,完顏雍在金蓮川一天“獲鹿二百二十二隻”,其第四天“上親射,獲黃羊四百七十二隻”。這裡不僅野生動物豐富,人工養殖也很發達,元陳孚在《金蓮川》詩中描述為“野中何所有,深草臥羊馬。”周伯琦在其《紀行詩》讚之為“朔方戎馬最,芻牧萬群肥”,僅從數字中我們便可領略到古代金蓮川“風吹草低見牛羊”和羊肥馬壯的自然風景。
金蓮川草原奇花異草甚多,中草藥資源也十分豐富,據典可辨的達數百種,其中金蓮花最為著名,具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和提神的功效。《口北三廳志風俗物産花之屬》中記載“金蓮花,生獨石口外,縱瓣似蓮,較制錢稍大,作黃金色,味極苦,佐茗飲之,可療火疾。”
乾隆皇帝對金蓮花也情有獨鍾,作有《咏金蓮花八韻》等十余首與金蓮花有關的詩詞,以優美的詞句讚揚了金蓮花的形色之美,記錄和回顧了聖祖康熙皇帝、乾隆生母孝聖皇太后等在西巡五台和燕居西郊時欣賞金蓮花的情景,特別是孝聖皇太后最喜愛此花,每當來青軒外花開時,管理香山的園吏都會採擷鮮花置於水瓶中恭獻給太后。因此,在孝聖皇太后去世後,面對香山園吏依照舊例送來的金蓮花,乾隆皇帝不禁睹物思人,發出了“四載熏風一彈指,思將誰獻益潸然”的喟嘆。可見,金蓮花不僅以其嬌艷的美麗為宮廷園囿和帝後生活增添了色彩,同時也承載了一定的人文和歷史內涵。乾隆皇帝還曾手繪了一幅藏經紙本水墨寫生畫《金蓮花圖軸》,自題雲:“金蓮花發映新階,著雨清妍不染塵。此是祗陀園裏地,故應長者布來勻。香山金蓮花盛開,玩芳得句,兼為寫生。甲寅清和月下浣之三日制于來青軒。”這首詩也是目前所知乾隆皇帝最早的以“金蓮花”為題的詩,他對金蓮花的喜悅之情已由詩入畫了。傳説,當年乾隆皇帝到塞外避暑,看到八百里金蓮川遍地金蓮盛開,觸景生情有感而發,與大學士紀曉嵐對詩曰:“塞外金蓮猶如金釘釘地,京中銀塔好似銀鑽鑽天”,十分形象地表述了金蓮花的生長形態。
金蓮花原本在北京沒有種植,香山的金蓮花是從五台山移種的。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卷之二十六曾雲:“五台山有旱金蓮。七瓣,兩層。心亦黃色,碎芷平正,有尖黃瓣,環繞若蓮而小,六月盛開,遍地金色。聖祖有金蓮花賦。後由五台移植避暑山莊,今香山亦有之。”不過,在今天的香山和避暑山莊,已無從再覓金蓮花的芳蹤,但在夏秋之際的金蓮川草原,仍舊可以欣賞到絢爛的金蓮花海。登高遠視,如同黃金舖地。
金蓮花是生活在金蓮川周圍人們的驕傲,金蓮川又以其獨特優勢滋養著這裡的人們。金蓮花在民間一直被稱為“塞外龍井”,有“寧品三朵花,不飲二兩茶”的説法。近年來,金蓮花野生資源蘊藏量逐年減少,現有野生金蓮花又受到當地政府重點保護不得隨意採摘,市場供需矛盾日益明顯。自2015年以來,正藍旗有關企業和農牧民開始嘗試金蓮花人工種植,經過潛心探索實踐,現已成功培育出了金蓮花苗種,實現了金蓮花人工栽培,當地牧民還與江蘇等地有關企業聯手,生産出了具有消炎、健齒、明目的金蓮花藥物牙膏,使金蓮花廣泛用於醫藥、保健、美容、花卉、旅遊和環保等方面。
除了金蓮川,正藍旗上都鎮、五一種畜場四週的牧場上也長有金蓮花,只是需要尋找和體驗。每年七月中旬,正藍旗都要舉辦金蓮川賞花節,以花為媒,以花促遊,讓國內外友人感受草原文化,融入綠色生態,體驗民俗盛宴,那真是聚居者給人以富麗之感,獨放者也具妖艷之情,遊人到此無不驚嘆叫艷,流連忘返,驚嘆大自然的神功妙筆,感慨于歷史的風雨滄桑。也正是在眾人的呵護之下,才有了“詩人到此驚無句,畫家久懸難下筆”讓人心醉忘歸的草原美景。一片又一片金蓮錦簇的花之海洋,一張又一張幸福快樂的喜悅面孔,使金蓮花更艷,金蓮川更美。
金蓮花情溫性爽、耐寒抗暑的特點不僅是正藍旗人善良淳樸、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民族品質的象徵,其形態、色彩、香韻也充分體現出了正藍旗深厚的蒙元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草原自然風光,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和人文特徵,深受各族廣大幹部群眾喜愛,成為正藍旗獨具魅力的物化名片。為充分展示正藍旗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2019年4月12日,正藍旗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正藍旗人民政府關於確定旗花、旗樹的議案》,批准金蓮花為正藍旗旗花。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 作者:郭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