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我們的蔬菜在北京賣火啦!"

發佈時間:2019-02-01 09:06:57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趙弘 巴依斯古楞丨責任編輯:李雯

1月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天寒草枯湖結冰,但多倫諾爾鎮合作社的大棚裏卻花團錦簇、生機勃勃,紅的柿子、綠的黃瓜、紫的茄子、辣嘴巴的尖椒讓人垂涎欲滴。

1月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天寒草枯湖結冰,但多倫諾爾鎮合作社的大棚裏卻花團錦簇、生機勃勃,紅的柿子、綠的黃瓜、紫的茄子、辣嘴巴的尖椒讓人垂涎欲滴。這些喜人植物不僅是冬日裏一抹亮色,更是帶動多倫縣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錢袋子”。

北村村民潘淑琴是第一批通過“這抹亮色”脫貧的村民。2015年以前,潘淑琴一直靠種兩畝大田維持生計。加入合作社後,潘淑琴在蔬菜大棚打工,每天能拿到100塊錢的工資。隨著蔬菜一路暢銷,每年打工工資加上合作社分紅、菜價分紅和菜地租金,潘淑琴年收入達到4萬多元,一年就成功脫貧。

潘淑琴所在的北村與南村、雙井子村、新倉村是多倫諾爾鎮4個最典型的城中蔬菜村,家家戶戶靠“單打獨鬥”發展大田蔬菜種植,但村民們的腰包始終沒有鼓起來。

找對“窮根”,明確靶向。4個村的貧困戶有11戶23人,如何為這4個村的脫貧攻堅工作破題?發展蔬菜産業是這4個村的共同點,但“單打獨鬥”難成氣候,能不能讓4個村的蔬菜産業連成線、鋪成面呢?2018年3月,“抱團發展”的思路在多倫諾爾鎮黨委最終成型。組建非建制聯合黨委,將4個村的4個合作社納入其中,以“聯合黨委+平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黨企聯建模式,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産業。

“我們‘抱團發展’的框架是黨組織建在蔬菜産業基地和專業合作社中,以村級黨組織為主體、産業黨小組為骨幹,實施以‘聯合黨委+支部+黨員+産業’為主要內容的黨員創業工程,動員和引導黨員、能人投身蔬菜産業,創辦示範基地,帶動農戶致富。”多倫諾爾鎮黨委副書記于海軍説,“‘抱團發展’的目的就是把有限的、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從蔬菜種植、規模經營、品牌打造、品質保障四個方面發展我鎮的綠色蔬菜産業。”

非建制聯合黨委中的北村是發展綠色蔬菜産業比較早的村子,也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典型村,南村、雙井子村和新倉村在北村的輻射帶動下,去年3月至今,不僅蔬菜産業有了發展,貧困村民也看到了脫貧希望。

貧困戶詹樹梅是雙井子村村民,自從丈夫得病後,家庭收入直線下降。前不久,她來到合作社當了一名採摘工。1月16日,穿梭在大棚裏的詹樹梅大媽,有了固定收入後,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我家老伴兒有病,身邊兒離不開人,在這兒幹點活兒挺好的,離家近,每月還有3000塊錢的收入。”

北村村民張義萍曾經也是因病致貧戶,現在則是一名有固定收入的合作社員工,如今張義萍已經穩定脫貧。她説,聯合黨委不僅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而且給了她生活的勇氣。

在“聯合黨委+平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黨企聯建模式中,多倫縣德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屬於模式中的“平臺公司”。作為綠色農業的推手,這個平臺公司從蔬菜品種的選擇、田間技術指導及監控、産品包裝、銷售、運輸到售後追蹤,全過程指導服務菜農。同時,按照“自願加入、自我管理、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原則,鼓勵農戶積極加入到蔬菜專業合作社中來,以蔬菜專業合作社為橋梁紐帶,搭建幫扶平臺。

截至1月中旬,多倫諾爾鎮非建制聯合黨委組建已經快一年了,“抱團發展”成效顯著。“我們的蔬菜在北京賣火啦!每天從合作社發往那裏的新鮮蔬菜達3000多斤,銷售後勁兒十足。”于海軍很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