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青海農牧業底氣十足

發佈時間:2019-01-21 09:54:47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羅連軍丨責任編輯:李雯

青海省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充分利用、發揮這些先天優勢,不斷激發農牧業潛能。

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2018年青海省農牧業迎來又一個豐收年。農牧業生産形勢呈現出農畜産品産銷兩旺,農牧業經濟穩中趨優、穩中提質、穩中有為,實現雙增的好勢頭。

“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唱響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打好特色農牧業發展牌。”這一年,青海省農牧區聚焦産業興旺,加快“一優兩高”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牧業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走進新時代,綠色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建設高原特色現代農牧業的必由之路,新時代農牧業提質增效的主要途徑。青海省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充分利用、發揮這些先天優勢,不斷激發農牧業潛能。

綠色發展,青海底氣十足。

盤點成績答卷豐厚

數據是最好的説明,過去一年,全省農牧業經濟發展可以用“趨優”“提質”“有為”“雙增”來總結。——糧油生産保持穩定,預計糧食、油料總産穩定在100萬噸、30萬噸以上。青稞、中藥材、飼草種植面積增加。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26萬公頃,建成規模30公頃以上蔬菜基地300多個,預計總産量達到148萬噸。

——牧草長勢為近十年來最好一年,牛羊養殖形勢喜人,預計出欄990萬頭只,增收效益顯著。預計肉類總産45.2萬噸,增加0.2萬噸,奶類總産46萬噸,減少0.7萬噸。

——在洪澇災害等情況下,預計水産品産量達到1.7萬噸,增産1000噸。

——農牧業發展方式由增産轉向提質,實施農産品品質年行動,“三品一標”産品達到880個。種植業、畜禽、水産品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5%、100%和100%,在國內處於較高水準。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生態畜牧業建設步伐加快。

——全省啟動實施了鄉村振興十大行動、牦牛青稞産業振興行動。建立優質農産品聯盟、牦牛産業聯盟、三文魚産業聯盟抱團發展,推動高原特色農牧業升級提檔。全年落實財政專項資金66.3億元,增加1.43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1.1億元。

——一産增加值、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可實現雙增長。預計全年可分別實現增長5%、9%的目標任務。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玉虎介紹,近年來,青海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優化區域佈局,逐步構建了“三區一帶”格局,即西寧、海東兩市為主的東部特色種養高效示範區;海北、海西、海南三州為主的環湖農牧交錯迴圈發展先行區;青南三州為主的青南生態有機畜牧業保護髮展區;沿黃冷水養殖適度開發帶。

種植業方面:構建糧經飼三元結構,全力打造糧油種植、果蔬“百億元”産業,經濟作物和優質飼草種植面積逐年增多。

畜牧業方面:以規模經營、標準化養殖、綠色化發展為導向,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打造畜禽養殖“百億元”産業。玉樹牦牛入選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環湖牦牛”“雪多牦牛”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青海牛羊肉已成為青海省的靚麗名片。

漁業方面:著力打造沿黃冷水養殖適度開發帶,利用龍羊峽、李家峽等沿黃幹流水域,適度發展冷水魚網箱養殖,目前已建成國內最大的網箱養殖基地。

鄉村振興品牌突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是關鍵。對青海來講,農牧業綜合生産能力持續提升,再發展潛力有了保障;農牧民收入持續增長,再提高民生水準有了條件;生態保護建設持續加強,再建設和諧生態有了新理念。

隨著鄉村振興示範試點加快推進,青海省出臺《關於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制定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十大行動計劃,安排資金1.3億元,在27個村(場)開展示範試點,分步實施“産業、生態、文化、人才、組織”五大振興工程,典型示範效應開始發揮。

發展特色優勢産業,是青海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打好特色農牧業發展牌的必由之路。王玉虎介紹,去年經農業農村部批復,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牦牛産業發展的意見》,開始高起點、全方位打造青海農牧“第一品牌”。

一年來,青海省舉辦了第六屆國際牦牛大會暨第一屆中國牦牛産業高峰論壇,組建了青海牦牛産業發展諮詢專家組,簽訂了牦牛科研開發合作協議。澤庫等9個牦牛産業發展先行縣實施了良種繁育基地、優質飼草基地、産銷對接等一批重點項目。

主辦了2018中國·青海青稞産業發展行動推進會,組建了青稞産業發展諮詢專家組,簽訂合作協議1億元。省政府還制定了《青海省牦牛和青稞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安排3億元資金加快推進牦牛青稞産業化進程。

王玉虎説,2018年全省實施了農業品質年行動,開展了生産標準化、品質安全監測、安全執法、品質安全縣創建、産地環境凈化、農業品牌提升、科技興農、經營主體能力提升“八大行動”。

目前,全省“三品一標”農産品總數達880個,“互助八眉豬”“大通牦牛肉”上榜2017年中國百強農産品區域品牌。尤其在智慧農牧業方面,全省已建成設施農業、畜禽養殖、品質追溯智慧化示範基地134個,在2個縣開展了推進資訊進村入戶示範建設,建設5個農牧業電子商務示範基地。

通過參加省內外各種農産品交易會,青海省牦牛肉、藏羊肉、枸杞、藜麥、冷水魚蟹等名特優新農畜産品名氣遠揚。

綠色發展勢頭更勁

進入新時代,市場對優質農畜産品和農牧業環境的需求更加旺盛,作為青海省的基礎産業,綠色農牧業必將成為青海省農牧業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農牧業生産穩步發展,特色化趨勢明顯。尤其生態畜牧業成為養殖業變革的主要途徑,冷水養殖成為新的發展亮點。青海三文魚、有機牛羊肉、柴達木枸杞、海西藜麥、富硒富鍺等農畜産品成為市場新寵。

打造“三生”共贏新格局(自然生態得到改善,人民生活得到提高,經濟生産得到發展)。綠色農牧業已深入人心,隨著市場需求升級、生産技術進步、監管制度完善,有力推動了全省農牧業加快向綠色方向發展。

從三江源二期、退牧還草、祁連山等重點生態保護工程有序推進,全省通過建設草地圍欄、治理黑土灘、防治草原鼠蟲害,新建飼草基地,廣袤的草原生態退化得到遏制,煥發出新的生機。

目前,全省採取“一卡通”方式兌現草原補獎資金24.13億元,聘用草原管護員42778名,300個規模養殖場完成設施設備提升改造,全省化肥施用量實現零增長,農田殘膜回收率達到87%,農藥儲備量減少200噸。青海省農藥監管追溯平臺在全省二市一州8個縣開通使用。

隨著改革的深入,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得到不斷激發。

據統計,全省35個縣(市、區)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通過省級驗收,21個縣完成與農業農村部數據匯交。農墾改革重點任務全面完成,20家國有農牧場所承擔的公檢法、基礎教育、基本醫療職能全部整體移交地方管理,16家農牧場承辦的其他社會職能就近全部移交屬地社區。農牧區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5個試點縣完成改革任務。

目前,全省共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961個,入社牧戶達11.5萬戶,67.8%的牲畜、66.9%的草場實現集約經營。因地制宜、東西聯動、草畜聯動推進“牧草(糧食)生産—飼草料加工—牲畜養殖—畜糞處理與有機肥生産—牧草(糧食)生産”的草畜聯動高效迴圈畜牧業發展步伐,加快了草原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