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熏雞——對於所有的內蒙古卓資人來説都再熟悉不過,甚至都對它有著某種情懷,或是一種小驕傲。也許有人會説“不就是熏出來的嗎?太平常了,遍地都是,吃膩了,能有什麼情懷”。但是,如果你試試在異地他鄉,當你説起你的家鄉在內蒙古卓資,聽見別人的第一句話是“卓資山呀,熏雞是你們那的吧!”此時的你心裏總會升騰一絲小驕傲,這個老字號品牌的內涵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地方特産食品,它已經代表一種文化,成為卓資縣的亮麗名片。我們驕傲,是因為我們的卓資山熏雞值得這份自豪。
卓資山熏雞有著上百年曆史,據《卓資縣誌》記載,卓資山熏雞是河北籍人李珍和北京籍人張蘭太首創的,他們以本地土雞種“邊雞”為食材,把從原籍帶來的熏鹵工藝和本地的滷雞方法巧妙結合起來,製作出口感獨特、色澤紅潤、香氣撲鼻的名吃。
解放前,卓資山的熏雞店舖寥寥無幾,新中國成立後,卓資山熏雞有了跨越性發展。1956年公私合營後,卓資縣成立國營食品公司,設立專門的熏雞生産車間,對外經行銷售。同年在國家食品總公司舉辦的全國食品展銷會上,卓資山熏雞與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並列地方禽製品之榜首,被譽為“中國三雞”,打響了名氣。
隨著卓資熏雞名氣漸大,一部分集體和頭腦靈活的人私下裏開始製作熏雞,帶到火車站售賣。那時,每當有火車在卓資山車站停靠,南來北往的旅客往往會下車買上一兩隻卓資山熏雞。在那個肉食稀缺的年代,卓資山熏雞是人們眼中不可多得的美食,火車站買賣熏雞的場面,成為人們記憶中難忘的一景。到了“文革”時期,私自製售熏雞被當成“資本主義尾巴”割掉了,熏雞産量一度萎縮。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政策的放寬,卓資山熏雞煥發出新的生機。除了縣國營食品公司,縣城裏相當一部分人也開始光明正大地做起了個體熏雞生意,不少會做熏雞的縣國營食品公司職工也紛紛單幹。張喜年、趙根有、王二娃、高金鎖等老一輩熏雞手藝人,就是在這個時候開起了自己的門店,一時間,挂著“正宗卓資山熏雞”牌匾的店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熏雞一條街”更是名噪一時。
卓資山熏雞有了規模、成了氣候,成為縣域經濟的亮點。同時,卓資山熏雞也連年獲獎,1985年被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系統評為“優質産品”;1986年被評為自治區“名優産品”;1989年在全國熟製品大會上獲“優秀産品”稱號。在上世紀90年代初,市場經濟確立,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消費製造時代開啟,卓資縣熏雞産業也有了提升,一大批民營小企業開始創辦。張金濤熏雞店舖正是其中的一員,採用獨樹一幟的味道和品質,迅速贏得了廣大民眾的認可,一躍成為卓資縣鼎鼎有名的熏雞店舖,也帶動了其他熏雞店舖的發展。
到2012年卓資山鎮從事經營熏雞製作的店舖多達上百家,産品暢銷區內外。在2013年卓資山熏雞“製作技藝”被批准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然而,傳統的手工生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卓資山熏雞産業的發展壯大。
2015年,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融資推進、滾動發展”的基本思路,卓資縣總投資1.5億元建起了佔地面積3.7萬平方米熏雞産業園投入運營,園區包括生産區、博物館、銷售區三部分。2016年,“卓資熏雞”成功獲得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頒發國家地理標誌證明,這是卓資縣熏雞産業抱團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為卓資熏雞産業的發展壯大帶來新機遇。
李珍熏雞、張金濤熏雞等公司開始擴大銷售,在呼市和集寧等周邊城市開啟分店。2017年8月,卓資縣召開了首屆熏雞美食旅遊文化節,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為卓資縣授予“熏雞之鄉”稱號,這不僅為卓資熏雞産業發展增添後勁,也是為卓資人民增添了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這樣的美食,難道不足以承受這份自豪嗎!
對我個人而言,吃熏雞這件事還連結著一份母慈子孝的親情。小時候由於家庭條件所限,生活比較拮據,每年只有在過春節的時候餐桌上才能看到熏雞。記得有一年春節,媽媽買了只熏雞,對我説:“來把雞腿吃了”。我回答:“你不吃嗎?”媽媽説:“我不愛吃,你吃吧。”我説:“這麼好吃的東西不愛吃,嘿嘿,我吃。”而長大之後,媽媽説:“來把雞腿吃了。”我説:“不愛吃,你吃吧。”媽媽回答:“這麼好吃的東西你不吃,你想吃什麼!?”我説:“我不愛吃,你吃吧。”媽媽邊吃雞腿邊抱怨:“孩子嘴越來越叼,雞腿都不愛吃了。”到30歲時,媽媽説:“把雞腿吃了”我説:“好的老媽。”我説:“老媽你做的太好吃了!”媽媽:“好吃明天我再買,讓你吃膩了,看你還吃不吃。”
現在看來,小時候,媽媽告訴我們,她不愛吃,我們信了,吃的心安理得。長大了,我們學會關心母親,便會想把好東西留給母親而不願意接受這份愛。現在我們應該學會接受這份愛,當你吃了,你會發現你的母親笑的更開心了,因為做父母的能感覺到,兒女還需要他們,他們還有能力愛我們。
後來的自己總會有一種感覺,一隻平常的雞腿,代表了母親對自己最無私的愛。這樣的理解,讓我對家鄉的熏雞不由自主的産生了一種説不出的情結。
(原標題:熏雞是我們卓資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