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力根敖包馬奶飄香迎客來

發佈時間:2018-06-28 10:19:04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 于立平 通訊員 烏日娜 肖合軍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蘇木寶力根敖包嘎查境內有兩股泉水,一個是暖泉,一個是冷泉,被牧民稱作“阿爾善”,是他們心目中的“神泉”,這個泉水流量不大,全長不過二三公里。

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蘇木寶力根敖包嘎查境內有兩股泉水,一個是暖泉,一個是冷泉,被牧民稱作“阿爾善”,是他們心目中的“神泉”,這個泉水流量不大,全長不過二三公里。寶力根敖包嘎查牧民自主成立了都木達錫力牧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社員大部分以養殖阿巴嘎黑馬為主,幾十戶牧民共集中起了二百多匹馬,僅擠奶的母馬就有一百五十余匹。這些馬毛色通體烏黑髮亮,矯健俊美,據説就是飲用了阿爾善泉水的緣故。到了初夏,牧民們擠馬奶釀“策格”(酸馬奶),飲酒套馬作樂,生活恬靜美好。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五,這裡還要舉行祭祀泉水的儀式,遠近牧民都會趕來參加祭祀活動,極盡民族風情。

六月十七日這一天,家住寶力根敖包嘎查的牧民那順巴圖和妻子烏雲高娃在其他鄉親們的幫助下,驅車把一些生活品運到阿爾善泉水北面的高坡上,扎蒙古包開始了擠馬奶釀“策格”的準備工作。清晨8點,那順巴圖和妻子先將小馬駒跟母馬分離,把小馬駒圈在單獨的圈裏,然後將母馬拴住,準備擠馬奶。夫妻倆分工協作嫺熟默契,烏雲高娃負責擠馬奶,每隔兩個鐘頭就得擠一次,每擠一次平均一斤左右,而每匹母馬一天大約可産奶4至5斤,在她的身旁,一桶桶新鮮的馬奶分裝進塑膠桶,存放到冰櫃裏,傍晚時分,就有專人送往旗裏。隨著後續母馬數量的增加,産奶量也將大增。這個時候,那順巴圖家蒙古包的西側,已經一溜排搭起了五座雪白的蒙古包,那是都木達錫力牧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專門用於旅遊接待而統一搭建的蒙古包。也是在這一天,在阿巴嘎旗投資辦廠的內蒙古伊澌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繼魁也提前和嘎查長寶音巴圖約好,驅車來到這裡,準備談談關於馬奶供應和旅遊接待的事項,用賀繼魁總經理的話來説:“我們得加快步伐實現牧業旅遊工業一體化,讓牧民的收入來源不再單一。”

隨著準備工作就緒,賀繼魁帶著旅遊團隊把大轎車開了進來。遊客們一下車,就被眼前坦蕩遼闊的大草原吸引住了,有的迫不及待地拉弓射箭,有的一個魚躍扎到綠草如茵的草灘上來個“前滾翻”和“倒栽蔥”,興奮得不得了。有個叫譚紅的遊客情不自禁地穿起了鮮艷的蒙古袍,拉著牧民蘇伊拉琪琪格的手合影留念,一邊詢問:“這個袍子是用什麼料做的?怎麼做?幾天能做出一件來?……”看得出,她是特別喜歡蒙古族的民俗和生活,看著可愛的姑娘不停地發問,蘇伊拉琪琪格笑呵呵地回答著她的問題,有點應接不暇。

欣賞完美景,大家更加期待深入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那就是親眼看看牧民擠馬奶,這時,一大群蒙古馬被牧人趕了過來,揚鬃甩尾地跑進阿爾善泉裏暢飲起來,潔白的雲彩漂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涼爽宜人的風吹過來,讓這些初次投入初夏草原懷抱的客人們感到無比的愜意。

阿巴嘎部落的蒙古族牧民很早就有拴馬、擠馬奶、釀“策格”的習俗,從伏天到仲秋這一段時間,是牧人們喝新鮮馬奶酒的季節。 元代回族詩人乃賢《塞上曲》詩云:“馬乳新桶玉滿瓶,沙羊黃鼠割來腥。踏歌盡醉營盤晚,鞭鼓聲中按海青”,很形象地描繪了馬奶歡宴季節家家盡醉扶歸、戶戶起舞歡歌的豐收場面。

馬奶經發酵成為酸馬奶,蒙古語叫作“策格”或“艾日格”,被譽為“蒙古八珍”之一,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好的功效,酸馬奶也就成了草原上一種獨特的大眾飲料,阿巴嘎旗因此還被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策格文化之鄉”和“中國馬奶文化之鄉”。

據了解,目前阿巴嘎旗已經有馬奶集中生産點90處,每年擠奶騍馬數量近950余匹,銷售馬奶産量達到300噸,養馬的牧民可實現增收480余萬元。

在“策格”飄香的季節,寶力根敖包嘎查和阿巴嘎草原上分佈著的七十一個嘎查一樣,將是最美的。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文/圖: 特約通訊員 于立平 通訊員 烏日娜 肖合軍)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