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南吉德鏡頭下的草原風情

發佈時間:2018-05-27 18:20:33丨來源:神州藝術書畫名家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許浩成

南吉德,蒙古族攝影家,曾是內蒙古錫林郭勒電視臺播音員,先後編導、拍攝和播出了數百期專題節目,其中很多作品(包括攝影)。




南吉德,蒙古族攝影家,曾是內蒙古錫林郭勒電視臺播音員,先後編導、拍攝和播出了數百期專題節目,其中很多作品(包括攝影)在全國、全內蒙古自治區、全盟評選中獲獎,還參與了電影《傅作義》的前期劇情策劃及劇本創作工作。在法國導演阿諾拍攝的電影《狼圖騰》中,擔任民俗文化指導,外聯製片等工作。




南吉德1984年從學校來到錫林郭勒電視臺,面對著多彩的熒屏,他新奇、癡迷,像是找到了放飛夢想的廣闊天空。剛剛參加工作,他就成了錫林郭勒電視臺蒙語播音員,在播音之餘,他還愛上了電視攝像技術。經過多年的摸索、探討和學習,南吉德終於成為了一名全國知名的攝像師。




南吉德深知自己在電視攝影藝術方面天生的不足,工作之餘,他注意蒐集、博覽相關的知識與書籍,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他有著良好的新聞敏感性和感悟,細微之處的畫面感和追求整體美感的能力。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十分留意身邊的每一個細緻變化,並能迅速捕捉攝錄下來。在臺裏他的素材總是最多、最豐富。正是這樣的積累和沉澱,在孕育著他絢麗的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夠獨立出去自拍、自編和自導。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幾年的學習和實踐,他終於成了一名出色的電視攝像記者。善於思考,勤於實踐,養成了他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使他更擅長于電視專題片的拍攝,先後編導、拍攝和播出了數百期專題節目。其中有很多作品在全國、全內蒙古自治區、全盟優秀電視節目評選中獲獎。




視覺藝術發展到今天,物質技術的普及,實現了“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可能,但神聖的藝術殿堂並非誰都能隨隨便便地進出。官方協會的人滿為患,唯器材和唯題材的江湖招術,使諸多心靈迷失于長長短短的鏡頭之中。而攝影圖像的根本,在於鏡頭反射真誠與個體內心的準確流動。

多年來,南吉德沉醉於蒙古馬的拍攝,他鏡頭下的草原別有風情。他父親當年是很優秀的牧馬人,他九歲學會騎賽馬,至今拍攝記錄、傳承馬文化,一年四季孜孜不倦地跟拍蒙古馬,跟拍八匹黃驃馬和他的主人。他的工作精神就是蒙古馬的耐力和勇氣。八駿的主人叫布仁門德,他花費十八年時間才挑選出十八匹純種蒙古血統的聖馬,兩人對蒙古馬的執著和摯愛如出一轍。




作為一位攝影愛好者,南吉德的攝影作品多次獲獎。他的《百靈鳥的故事》、《牧駝》、《爭雄》分別在內蒙古自治區主辦的攝影作品展中,獲得風光、民俗、人文類一、二、三等獎,其中,《百靈鳥》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採用;在2010年世博會,內蒙古活動周攝影大賽中,他的攝影作品獲得銅獎,他的《滄桑》榮獲第二屆全區廣播電影電視系統攝影展一等獎。攝影作品《馬背英雄》在“吉祥烏珠穆沁”國際攝影大賽中榮獲三等獎,《牧童》獲全國公安消防杯攝影大賽優秀作品獎。




2005年,經他自導、自拍、自編的電視藝術片《巍巍青山——納•賽音朝克圖》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又獲全國八省區蒙古語優秀電視節目評比一等獎,並榮獲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藝術創作“薩日娜”獎。

《星中星——科學家明安圖》分別獲得全國二等獎和全區五個一工程獎。同年,自拍自播的專題片《特牧勒的希望》獲得全國八省區蒙語電視作品二等獎。

2006年,南吉德改編的電視藝術片《矗立青山》(上下集),在全國第五屆城市電視臺“城市之星”節目評比中,獲電視導演單項獎,同時榮獲全國十佳電視攝影獎。

南吉德編導拍攝的電視紀錄片《額吉米尼,我回來了》,榮獲全國第五屆城市電視臺“城市之星”電視節目二等獎。

2010年,南吉德榮獲全區十佳電視藝術家榮譽稱號,拍攝的紀錄片《蒙古柳》榮獲全國八省區蒙古語電視長篇類節目一等獎;在電視劇《角鬥士》中他擔任劇務、劇照;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的《額吉的那達慕》中,他擔任編導和拍攝工作,已在中央電視臺三套播出;與中央電視臺導演程軍合作拍攝電影《草原上的承諾》。




2011年,南吉德擔任副導演的電影《額吉》榮獲中國廣播影視“第十四屆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提名獎。

南吉德還參與了電影《傅作義》的前期劇情策劃及劇本創作工作。在法國導演阿諾拍攝的電影《狼圖騰》中 ,擔任民俗文化指導,外聯製片等工作……持續不斷的努力,使他獲得全盟優秀電影電視藝術家稱號。








每天,天還沒亮,南吉德就起床了,簡單地洗漱之後,他就匆忙地背上錄影機和攝影包,開著他那老舊的桑塔納,消失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這樣的情景他也説不清有多少次,當那潔凈的曙色和溫暖的陽光所綻放的美麗瞬間,被他永遠地記錄下來時,他的內心會久久地激動不已,一種興奮、一種衝動、讓他構想著、搜尋著下一個目標……

這只是南吉德攝影過程中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始終連續著每一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