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今天的繁榮,傾注著數代人長久甚至終身的奉獻;邊疆今後的發展,還需要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建設行列
在採訪中,我經常被一些人深深感動。打動我的不僅僅是他們輝煌的功績,更是這些人發自內心的責任,以及由此而來的堅守與奉獻。
其中,內蒙古包頭市一位92歲的老共産黨員王璲,讓我尤其感佩。在園林崗位上工作多年,王老熟悉並熱愛著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退休後仍走街串巷,用手中的相機記錄這座城市的點滴變化。採訪中得知,為了支援祖國邊疆建設,早在1954年從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他就放棄了在家鄉北京的工作,選擇來到當時條件極為艱苦的包頭。他仍清楚地記得,那時包頭全城只有43盞路燈、63株行道樹,煙囪比樹還多。初來乍到的他驚訝于眼前的荒涼,也堅定了改變這座城市面貌的決心。
從此,作為城市早期的規劃者、設計者、建設者之一,他走遍包頭市區的每一寸土地,探尋適合不同樹種生長的地方。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下,城市的綠化規劃形成了科學的體系,為園林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這座荒涼的塞外之城已變為“綠色的海洋”,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
“人生若有第二次,當祖國需要我時,我還會選擇再來到邊疆,奉獻自己。”撫今追昔,老人對自己年輕時的選擇毫不後悔。60多年彈指一瞬,白了老人的雙鬢,卻染綠了一座城市。正如有人評價的那樣,王老選擇紮根北疆,“北京城少了一位專家,而祖國的邊疆卻多了無數的綠色,這綠色就是一個共産黨員、知識分子對黨和祖國最好的報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其實,像王老這樣心繫國家、紮根邊疆的,如今依然大有人在,賡續著共産黨人的信仰和知識分子的擔當。去年11月,在內蒙古阿拉善盟,我結識了李鶴與馬彥偉。這兩個畢業于國內外名校的年輕人,放棄了在國外和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機會,來到這片廣袤的土地,從事著天然植被保護、節水試驗示範推廣以及生態農業等工作。當問及留在這裡的原因,“夢想”是他們相同的關鍵詞。“在哪都是工作,這裡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這裡,阿拉善綠了,我們的夢也就圓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懷著崇高的理想與信念來到祖國邊疆,在各自不同的領域裏,默默無聞、埋頭奉獻,奮發有為,一點一滴地建設著邊疆、改變著邊疆。邊疆今天的繁榮,傾注著數代人長久甚至終身的奉獻;邊疆今後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像前輩一樣投身於祖國邊疆建設的行列,繼續書寫動人的奮鬥篇章。
有首老歌唱道,“我們年輕人有顆火熱的心,革命時代當尖兵,哪有困難哪有我們,赤膽忠心為人民,不怕千難萬險不怕山高海深。”無論是邊疆的滄桑巨變,還是當代年輕人的接續奮鬥,都是對這種精神的踐行和詮釋。青春不老,理想不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這樣的旋律還將繼續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