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揮灑青春汗水奉獻草原 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18-05-19 19:20:55 | 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 | 作者:蘇文彥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五四青年節前夕,萬曉白等28人被授予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十個青年集體被授予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編者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忠於祖國、忠於人民,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五四”青年節前夕,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獎儀式5月3日下午在團中央機關隆重舉行。萬曉白等28名同志被授予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藍劍突擊隊等10個青年集體被授予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獎儀式現場(攝影:宋晨)

其中,放棄城市的生活紮根鄉村、十幾年來致力於科爾沁沙化草原及社區生態修復的萬曉白,矢志社會公益14年、志願足跡遍佈全國40余座城市的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鴻德烏雞養殖孵化合作社理事長陳建鈞榮獲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創始於1957年6月17日的中國第一支烏蘭牧騎——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則被授予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為生活工作在廣袤草原上的青年們樹立了榜樣。

萬曉白:紮根鄉村、十年奮鬥,讓科爾沁重歸青青草原

1980年出生的萬曉白現任吉林省通榆縣環保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吉林省通榆縣同發鄉新合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地處中國四大沙地中面積最大的科爾沁沙地東部邊緣,曾經寸草不生,黃沙瀰漫,“2003年時,從灶臺到炕頭到處都是一層細沙,房門經常被飛沙封死……”

10多年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沙地防沙治沙的志願者們開始種植防沙作物(視覺中國供圖)

萬曉白的父親萬平是科爾沁沙地生態示範區的民間治沙第一人。1999年,萬平毅然辭掉工程師的工作來到科爾沁開始了治沙之路。當時正讀大學的萬曉白,每到假期都過來幫助父親。2005年,萬曉白也追隨著父親的腳步,放棄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帶著丈夫和女兒來到通榆,一心投入到科爾沁的生態修復工作中。在萬曉白父女的帶動下,先後有近萬名志願者參與到科爾沁生態修復工作當中。

開始的時候,萬曉白走的是“植樹綠化”的老路,志願者們兩人一組,一人扛鐵鍬、一人抱樹苗,每天在漫天黃沙裏種樹,收工時臉都吹成了黑色。兩萬棵楊樹澆透一遍水,大概需要兩個月,每年要澆4次。那幾年,萬曉白的假期幾乎都在澆水中度過。

然而楊樹依然大片死去,年復一年的辛苦卻收效甚微,用萬曉白的話就是“治沙像自殺”。此時萬曉白忽然發現,在那些他們無暇顧及的沙地上,竟然有零星的草和灌木等原生植被破沙而出。這塊沙化草原那麼抗拒楊樹,卻又頑強地生出了草和灌木。

萬曉白恍然大悟:原來草原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她意識到,“科爾沁的‘前生’是草原,並不是森林”,只有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恢復草原上的原有物種,才是真正的生態修復。

萬曉白一下子“頓悟”了,她開始從生態區域周邊的鄉村生態經濟、生態社區入手,改變人們“綠化就是植樹”的觀念,帶動周邊的人一起保護環境,恢復生態,為新生的原生植被度過四季艱難“護航”。

萬曉白在養護植被

大家的努力有了結果,2010年,沙地草原的原生植被覆蓋達到了95%,回歸的野生動植物達到310余種。如今,綠色的方塊逐年擴大,生態修復示範區面積達300多萬平方米。

近幾年,萬曉白還在探索可持續農業發展。用恢復的草原邀請沙區居民養草原雞、放牛,以置換他們的坨子(荒漠)耕地,撂荒養護;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環境教育,引導當地農民種植有機農作物,一部分回饋給志願者和捐贈者,一部分在網路上銷售獲得收益,增加農民收入,以促使農民“退耕還草”。

萬曉白紮根鄉村、全職從事科爾沁沙化草原及社區的生態修復工作十幾年來,帶領通榆縣環保志願者協會修復沙化草原5000畝,恢復原生榆樹、杠柳400畝,創造生態價值約650萬元。她還組織全國近100所高校大學生參加沙地實踐活動。其工作成果在荒漠化控制科學技術國際大會上得到肯定。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後旗實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實施美麗鄉村建設5萬畝(攝影:張琪)

陳建鈞:從被別人幫助到幫助別人,草原的“遊俠”志願者

陳建鈞的蒙古名字叫陳寶音吉日嘎啦,1986年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的貧困山區,初中學業還是在愛心人士資助下完成,這在這位蒙古族小夥子內心種下了一顆充滿愛和溫暖的種子。

17歲那年,陳建鈞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妹妹,自己外出打工,並加入了當地的青年志願者組織。2005年,創業後的陳建鈞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志願者活動中,一趟趟從北到南的火車,承載著草原兒女的青春之夢,譜寫著無怨無悔的愛心篇章。

2013年,四川雅安蘆山發生地震,陳建鈞第一時間從內蒙古滿洲裏市乘坐4天火車趕赴災區。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陳建鈞帶隊拆除危房、搭建帳篷、搬運物資、走訪偏僻村寨配送急需的生活用品,積極投入救災行動。

4月26日,以陳建鈞為總隊長的雅安市誌願服務總隊蘆山誌願者分隊太平鎮志願者服務站正式成立。通過志願者對太平鎮各居民安置點以及帳篷學校的走訪,陳建鈞發起了“金哈達助學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募集到了2萬餘冊圖書、50台一體機電腦、80套書架子及大量各類文體用品,為村民安置點和部分學校建立志願者愛心圖書室和愛心微機室,併為偏遠山區村寨的小朋友們開展送書行動。

5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村姜城廣場看望群眾,並在安置點建立的志願者愛心圖書室門口與陳建鈞親切握手。陳建鈞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救災志願服務工作,得到了總書記的肯定。

陳建鈞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參與志願者服務

陳建鈞發起成立的滿洲裏市蒲公英志願者聯合會從最初的3名志願者發展到今年950人的隊伍,凝聚了來自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等不同民族的愛心。 “金哈達助學行動——我為山區孩子買運動鞋、書包項目”累計為內蒙古興安盟地區、呼倫貝爾地區、滿洲裏地區的6所貧困山區、牧區、農區的2800名學生認捐到了運動鞋、書包,並對45名殘疾學生進行了資助。 

如今,陳建鈞還成立了合作社,帶領村裏56戶貧困戶和留守兒童家長,共同發展林下生態散養烏雞,形成“合作社+貧困戶+網際網路”的精準扶貧模式,2017年度烏雞蛋禽銷售額突破100萬元,貧困戶戶均增3000至5000元。

多年來,陳建鈞先後參加了2007年中俄蒙國際冰雪節、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雲南“3.10”地震、2013年雅安蘆山“4.20”地震、瀋陽全國十二屆運動會等全國性抗震救災行動和大型體育賽會等30余次,十年累計社會無償志願服務超過3萬小時,志願足跡遍佈全國40余座城市,累計行程10余萬公里,被譽為 “草原上走出的蒙古族雷鋒”。

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2017年11月,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溫暖回信,勉勵他們繼續紮根基層、服務群眾,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這讓這支創立於1957年、已有60年曆史的中國第一支烏蘭牧騎一下子名揚全國。

烏蘭牧騎,漢語意為“紅色的嫩芽”,是指常年活躍在草原上的紅色文藝工作隊。1957年6月,在烏蘭夫同志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第一支烏蘭牧騎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草原上誕生,之後全區各地的烏蘭牧騎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並成長起來。

1957年,烏蘭牧騎誕生於內蒙古牧區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的那樣,“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第一支烏蘭牧騎就誕生在你們的家鄉。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

時光荏苒,烏蘭牧騎已經走過60個春夏秋冬,當年那些唱完歌再頂碗跳舞、報完幕又拉馬頭琴的第一代隊員如今都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六十年風雨兼程,一代代烏蘭牧騎以草原舞臺,累計行程130多萬公里,創作演出了1.3萬個節目,為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演出服務36萬多場次,觀眾總數達2.6億人次,一大批“望得見蒙古包、聽得見馬頭琴、聞得見青草香”的精品力作廣為流傳,久演不衰。

如今,內蒙古75支烏蘭牧騎的3000多名隊員仍然常年活躍在千里草原,每年為農牧民送去7000多場演出。農牧民親切地稱他們為“瑪奈(我們的)烏蘭牧騎”,把隊員喚作“瑪奈呼和德(我們的孩子)”。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支烏蘭牧騎——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攝影:特木爾巴根)

如今的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共有演職人員47名,平均年齡34歲。這支短小精悍的隊伍,憑藉一專多能的技能、自編自演的節目、貼近生活的內容,始終堅持不懈地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2014年被評為全盟“青年文明號”,2017年獲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演出金獎。中央電視臺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在歌舞《中華手拉手》節目中精彩亮相,讓全國觀眾們一睹這支烏蘭牧騎的舞颱風採。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無論是治沙青年、公益青年還是文藝青年,雖然他們的經歷不同、奮鬥的領域不同,但他們不忘初心,紮根人民,立鴻鵠志,知行合一的追求是相同的,為草原上千千萬萬新時代青年樹立了榜樣和楷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