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長調民歌論壇在京召開 共話長調民歌傳承與發展

2018-05-17 09:46:24 | 來源:民族畫報 | 作者:海寧、烏力汗、海寧 烏力汗 圖:其力木格 | 責任編輯:雲朵
摘要:1月14日,“蒙古族長調民歌論壇暨都蘭長調作品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中濛濛古學界、音樂學界專家學者,圍繞蒙古族長調民歌的音樂特徵、傳承、保護與發展,音樂理論及非遺保護等主題深入交流探討。

1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蒙古學研究中心主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內蒙古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産跨學科調查研究”課題組承辦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論壇暨都蘭長調作品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中濛濛古學界、音樂學界專家學者,圍繞蒙古族長調民歌的音樂特徵、傳承、保護與發展,音樂理論及非遺保護等主題深入交流探討。

“蒙古族長調民歌論壇暨都蘭長調作品交流會”現場

本次會議由蒙古族長調論壇和都蘭長調作品交流研討會兩場進行。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蒙古學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人類學學會會長郝時遠,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尹虎彬致辭郝時遠在致辭中説,長調是蒙古族藝術中的陽春白雪,是藝術精品。長調的學習和傳承需要很高深的造詣和天賦,才能真正的融入其意境中。這樣的一個精品需要我們去傳承、努力。長調作為中蒙兩國的共同文化遺産,在一帶一路中可以不斷促進中蒙的交流。尹虎彬在致辭中説,長調是蒙古族藝術的果實,是傳承者和多少代人共用的藝術,各種因素澆灌了長調藝術。希望寶音德力格爾這樣的藝術家代有人出,希望《聖主成吉思汗》這樣的名曲代代永續。

蒙古族長調歌手孟克巴特爾現場演唱長調民歌

主題報告發言中,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包愛軍以《烏爾汀哆至潮爾哆的蒙古制度音樂特徵探秘》為題,從蒙古制度音樂的區域特徵、音樂形態的有序遞進及多聲部音樂形態的制度意義等幾個方面對蒙古族長調的形成機理進行了闡述。中央民族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拉蘇榮用蒙古語就蒙古長調的理論研究、分佈特徵及其發聲技巧等做了聲情並茂的精彩發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高級編輯、中國民間音樂藝術專業委員會會主任、導演、作曲家朱智忠圍繞《蒙古族長調牧歌在城市背景下的傳播與傳承》為主題,強調蒙古族的長調牧歌是“地球呼吸的聲音、是草原的搖籃曲”。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兼科研聯合黨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張天彤以《對歷史民族音樂學的再思考》為題,闡述要以地域分佈規律及特色、地域傳播途徑及範圍、地域文化生成及交流這三個視角為出發點來探討“人-音-地”三者的互動關係,強調歷史音樂學研究要關注歷史發展與地域特色的相關性。

長調青年歌唱演員都蘭發言

都蘭在其長調作品交流研討會上發言中説,研究長調歌曲,不僅要著眼與歌曲本身,還應該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方言特點以及音樂的抒情風格等進行綜合性研究,並現場演唱了長調《步伐輕快的小黃馬》,蒙古族長調歌手孟克巴特爾演唱了長調民歌《旭日般升騰》、《小黃馬》、和長調民歌《珍貴的訶子》。

與會嘉賓合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蒙古學研究中心主任色音在閉幕辭中説,這次論壇是一個開端,今後還將繼續努力舉辦類似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學術論壇,促進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引導文化藝術界重視學術交流,提高參與學術交流的積極性,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域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發展建言獻策。

( 文:海寧 烏力汗 圖:其力木格)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