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林場職工深入林區管護(攝影:張子恒)
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源……1981年,古浪縣這六位年逾半百的老人,挺進八步沙。
37年來,六老漢和他們的後代矢志不渝,讓亙古荒漠變成了一片綠洲。
一個家庭,都難免有矛盾糾紛。在歲月的漫漫長河裏,六老漢和他們的後代,為何能夠一直團結起來,讓綠意不斷在沙海延伸?
綠色夢想,同心共築
“眼看著沙丘以每年7米多的速度向村子移來,真擔心哪天就將我們的家園毀了。”5月6日,六老漢中年齡最小的張潤源對記者回憶起當年風沙肆虐的八步沙,至今心有餘悸。
八步沙,位於騰格裏沙漠南緣,是古浪縣北部一大風沙口。離六老漢家所在的土門鎮只有3.5公里。
不甘心將世代生活的家園拱手讓給沙漠,六老漢在治沙合同書上摁下鮮紅的指印,以聯戶承包的形式組建了八步沙集體林場。
聯戶承包,各管一片。但他們畢竟在一個鍋裏吃飯,爭吵在所難免。
在沙漠中種樹難,管護更難。防偷牧、防盜伐、防火情成了他們每天做的基本功課。可剛開始,程海老漢覺得在自己林地巡視一圈就行了,經常開小差溜回家。
當時的場長石滿老漢不答應了。他訓斥程海説,回去時應該及時告知大家一聲,互相幫襯看管。
“有啥大不了的?”程海很不高興。
“我都碰到放羊的人好幾回了。羊一啃,沙漠裏好不容易長大的樹就沒了。”石滿更火了。
兩人大吵了一架後,幾天都互相不説話。後來,在其他老漢的勸説下,程海主動道了歉。
因為共同的綠色夢想,像這樣的磕磕碰碰,六老漢最終都能互相體諒、化解。
眼看著八步沙一天天綠了,六老漢捨不得也放不下這片林子。
郭朝明的兒子、八步沙林場現任場長郭萬剛説:“我們六家人有個約定,老人們走的時候説了,無論多苦多累,我們六家人必須有一個繼承人,要把八步沙管下去。”
因為這個美好的共同約定,郭萬剛以及賀老漢的兒子賀忠祥、石老漢的兒子石銀山、羅老漢的兒子羅興全、程老漢的兒子程生學、張老漢的女婿王志鵬接過了治沙的接力棒,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去年,郭萬剛的侄子郭璽也來林場上了班,成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
綠色的希望,在浩瀚的沙海中不斷升騰。
頭雁引領,股份聯結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六老漢再美好的約定,也面臨著嚴峻考驗。
其實,20多年前,他們這個集體就差點散夥。
六老漢的後代説,這多虧了郭萬剛。
1993年到1996年,由於國家生態政策的調整,八步沙林場沒有了造林補助。起初,附近村民蓋土坯房,還買他們種的花棒。但隨著大家生活水準的提高,花棒逐漸沒人要了,林場陷入了困境。
1995年,林場就開始發不出工資了,面臨著破産、倒閉。賀老漢的兒子賀忠祥回憶説:“誰不得養家糊口?那時,我們大多數人都很茫然,感到待不下去了,這個地方這麼幹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困難面前,郭萬剛站了出來。他提議,在林場附近,購置300畝荒地,再打眼機井,種些小麥、玉米等糧食和西瓜、番茄等經濟作物,探索多种經營。
當時,賀發林、石滿已相繼離世,郭萬剛的父親郭朝明老人也退休了。一開始,除了石銀山、賀忠祥兩位第二代治沙人外,其他老人並不同意郭萬剛的想法,買地、打井,得花二三十萬元,錢從哪來?
從銀行貸了20萬元後,郭萬剛覺得,還得讓大家都動起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他琢磨出了“出工記賬,折價入股,按股分紅”的辦法。六家人,有的人家勞力多,就多出些勞動力,在林場多幹點活;有的人家勞動力少,就多出點錢。當時,每家折價入股集資1萬元。
1997年,靠著多方籌資的30多萬元,林場買了地,打了井,當年就收入了20萬元。從此,林場起死回生,蹚出了一條“以農促林、以副養林、以林治沙,農林牧副多業並舉”的發展新路子。
更為關鍵的是,從此,六老漢和他們的後代,變成了八步沙林場的六位股東。全新的股份利益聯結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六家人的積極性,也將六家人緊緊地“拴”在了一起,為林場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個人敢做夢,時代能圓夢
在六老漢的後代們看來,2003年,郭萬剛又下了一步具有前瞻性的“妙棋”——主動出擊,跨區域承包治理古浪縣另一個風沙口——黑崗沙。
當時,在六老漢和他們後代不懈的努力下,7.5萬畝的八步沙已經全部治理完了,創造出了人間綠色奇跡,讓昔日的不毛之地煥發出盎然生機。
一聽到郭萬剛想治理25公里遠的黑崗沙時,其他人並不贊同。有的説,我們6個人,從來沒有一次性大規模地治沙造林過,把八步沙管好就行了,何必跑那麼遠,去受那苦?有的説,治理11余萬畝的黑崗沙,苗木費、勞務費等前期投入就得30多萬元,如果幹不成,錢打了水漂,咋辦?
郭萬剛深知,林場要發展,就不能守攤子。他力排眾議,那年春天,進軍黑崗沙,開始了“二次創業”。
當年,他們在黑崗沙栽了7000畝白榆、沙棗、紅柳、檸條等沙生植物,成活率很高。秋季,縣林業部門負責人來驗收,看到眼前的一切非常高興,爽快地兌現了造林經費。
“為啥敢這麼大膽地投入,治理另一片荒漠?”記者不禁問道。
郭萬剛回答説:“當時,西部大開發已經實施好幾年了,我相信,黨和國家防沙治沙的政策一定會越來越好。”
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對生態項目的補助力度,以及多項生態恢復項目的實施,讓六老漢和他們後代辛苦的汗水有了回報,他們治沙的信心更足了。
2009年,他們又正式成立了八步沙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在八步沙林場的基礎上,大家又相應分別增加了一些股份。六家人的心更齊了。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千年大計的全局高度,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了重要步伐。六老漢後代得以不斷放飛夢想,治沙造林的步伐不斷前進。
2015年,他們治理完黑崗沙後,又繼續向北部沙區進發。當年,六老漢後代在甘肅和內蒙古交界的麻黃塘,開始治理那裏的15.7萬畝沙漠。目前已經治理3萬多畝。
今年,在古浪縣委縣政府的鼓勵下,郭萬剛又開始探索將防沙治沙與産業富民、精準扶貧相結合。他們在黃花灘移民區,流轉了2500多戶貧困戶的1.25萬畝土地,種植梭梭嫁接肉蓯蓉5000畝,還有枸杞、紅棗7500畝,幫助這些貧困移民發展特色産業,實現“搬下來、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除了給貧困戶平均一畝地300元的流轉費用外,等兩三年後,産業有了收入,這些土地還可由貧困戶來經營,也可由我們公司經營,給他們分紅。”郭萬剛説,“平時,這些貧困戶還可以來打工。像今年春天兩個月,就有近3000名貧困群眾前來幫忙,我們總共發了100多萬元的勞務費,平均一個人3000多元。”
個人敢做夢,時代能圓夢。六老漢的後代,幸運地趕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他們的夢想正在逐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