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説起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兼地鐵項目總設計師韓佳彤,他身邊的人總是滿眼崇拜:“韓院長像建築設計界的‘魔術師’,總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與魔術師創造的虛幻的奇跡不同,韓佳彤用研究和設計工作讓人們見證了市政工程為首府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技術創新、填補行業空白,韓佳彤力求在每個任務中有所突破。
為迎接自治區成立70週年,2016年韓佳彤接到了3個月內完成新華廣場地鐵站計劃工程量,恢複路面交通的工程設計任務。“新華廣場站作為地鐵1、2號線的交匯站,建築體量7.58萬平方米,在我國已開工建設的地鐵場站中位列第二,施工難度很大。”韓佳彤説。通過對呼市現有基礎地理資訊的分析和國內外優秀地下工程的設計理念的借鑒,韓佳彤提出用蓋挖逆作法斜交施工作為主要工藝,不僅用43天就讓新華大街順利通車,還為我國市政工程技術創造了一種新的工藝。2016年9月,韓佳彤利用10天時間,主持完成了按正常設計週期計算需要1年完成的地鐵2號線管線遷改及交通疏解施工圖階段設計任務,完成設計施工圖764張,為各專業施工隊伍出圖1萬多張。結合首府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設計工作,他帶領團隊起草編撰了《內蒙古“十三五”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技術成果系列叢書》,共分8冊,約200萬字,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城市地鐵建設提供了技術依據。韓佳彤還先後主持國內100多項重點工程的設計工作,為國家節約建設資金200多億元,最少的時間,取得高品質成果,韓佳彤的業績讓不了解他的人覺得魔幻。
一套辦公桌椅,一個書櫃,堆放在各個角落的文件和設計圖,韓佳彤的辦公室一眼看上去簡單又略顯淩亂,但藏在窗臺角落裏的一套牙具和幾盒壓縮餅乾暴露了他的作息時間——早上7點進入工地,晚上12點出來,然後繼續回設計室工作,研究所的同事們給韓佳彤起了個綽號叫“712”院長。“每次接到任務,腦子裏就有一個聲音提醒我,我不僅是設計師,更是一名共産黨員,對自己必須有高標準嚴要求!”這個信念讓韓佳彤好像一個瘋狂旋轉的陀螺,大大小小的節假日都不能令他輕易放鬆。除了鑽研建築結構設計,韓佳彤對人才培養也格外重視。他的“韓教授創新工作室”目前累計為呼和浩特市城建系統孵化、培養新型複合專業技術人才300余名,培訓農民工900余名,為呼市地區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為了鼓勵科技創新,孵化培養新型複合專業人才隊伍,韓佳彤還將2017年獲得的“自治區傑出人才獎”2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用於建立呼市城建科技創新發展基金。
今年“五一”,韓佳彤收穫內蒙古“北疆工匠”稱號。“我認為工匠精神其實是一種職業精神,要求我們這些專業技術人員追求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同時,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做到卓越。”對於工匠精神,韓佳彤有著自己的理解。
這段時間,韓佳彤和團隊圍繞呼和浩特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中昭烏達路哲裏木路這一標段的南北高架,展開了高寒高烈度區橋梁預製拼裝的關鍵技術研究。“呼和浩特市地震烈度為8度,屬於高烈度區,對節段預製拼裝混凝土橋墩抗震不利,但這種方式相比傳統現澆混凝土施工方式具有作業面半徑小、施工速度快、有效利用勞動力等優勢。現在我們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果能夠在這座南北高架上得到成功應用,我們就能為高寒高烈度地區的預製拼裝橋梁建設提供技術支援!”提及最新的研究進展,韓佳彤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