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焦點關注>

讓青海大地綠色多起來

2018-04-24 14:17:56 | 來源:青海日報 | 作者:金玥彤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近年來,“沙退人進”的巨大變化在青海大地不斷上演:從河湟谷地到三江源區,從北部祁連到西部戈壁,一座座流動沙丘被遏止,一片片綠色草木取而代之,一場轟轟烈烈的國土綠化全民行動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突破。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新莊鎮李家山高標準造林地(青海省林業廳供圖)

四月的青海,春回大地,到了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

近年來,“沙退人進”的巨大變化在青海大地不斷上演:從河湟谷地到三江源區,從北部祁連到西部戈壁,一座座流動沙丘被遏止,一片片綠色草木取而代之,一場轟轟烈烈的國土綠化全民行動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突破。

青海省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全省國土綠化全面提速,共完成營造林26.9萬公頃,為歷年平均任務量的2.5倍,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為再造青海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注入了強勁動力。

“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要廣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每人植幾棵,每年植幾片,年年歲歲,日積月累,祖國大地綠色就會不斷多起來,山川面貌就會不斷美起來,人民生活品質就會不斷高起來。

以尕布龍精神抓綠化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近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國土綠化、生態保護建設牢牢抓在手上,堅持學習尕布龍奉獻精神,持續推動義務植樹,留下一片青山翠綠。

201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領導率先垂范,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各地各部門幹部群眾營造“巾幗林”“民族團結林”“援青幹部林”和“老幹部林”……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國土綠化全面提速,共完成營造林26.9萬公頃……

“種下一片新苗,樹立的是植樹造林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

西寧市圍繞構建“一芯二屏三廊道”的城市生態格局,著力推進市區近遠郊生態修復,紮實推進南北兩山綠化、西堡“綠芯”和城北園博園工程;海東市大力推進“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三綠建設,組織開展春秋兩季造林“大會戰”,參與植樹造林達74.5萬人;黃南藏族自治州採取項目資金捆綁、劃分綠化責任承包區、專業隊造林方式,掀起了大規模植樹造綠熱潮,重點推進黃河沿線、隆務河流域荒山造林,打造生態綠色長廊,特別是尖扎縣調動全縣資源推進國土綠化,完成縣城周邊集中連片造林4.2萬畝,相當於前10年造林面積的總和,創造了青南地區規模化、高標準造林新紀錄;海北藏族自治州加大國土綠化力度,資金投入、造林面積、參與人數創近年之最:門源回族自治縣將造林與脫貧結合起來,成立了營林公司,組織200余名當地農民組成專業綠化隊,推行專業化造林,造林品質明顯提高;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提升城鎮綠化檔次,森林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玉樹市城市綠化煥然一新,展現出“半城青山半城綠”的秀美景觀;海南藏族自治州以縣城主要街道、周邊荒山、鄉鎮一級空閒地為重點,大力開展新區綠化取得明顯成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統籌推進國家公益林造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枸杞標準化産業園建設,並將所有成林地納入國家公益林建設範圍,進一步鞏固了綠化成果。

與此同時,全省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動員幹部職工、駐軍官兵、農牧區民、青年學生以及寺院僧侶近310萬人次,以多種形式履行植樹義務,建設了一批援青林、青年志願者林、民族團結林等紀念林基地,完成義務植樹1500萬株,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3%,全社會植綠愛綠護綠風尚更加濃厚。

2017年,成為青海歷史上造林綠化規模最大、進度最快的一年。

以更高的標準抓綠化

“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綠色發展是理念,更是實踐。

在全省植樹造林深入推進之際,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又吹響了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每年完成26.9萬公頃左右植樹造林任務,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的進軍號。

2017年,省政府出臺了《創新造林機制激發國土綠化新動能的辦法》,為加快推進國土綠化提供了組織和政策保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指導綠化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級政府層層簽訂綠化目標責任書,逐級分解造林綠化任務,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一線幹,做到任務、資金、措施、責任“四落實”。林業主管部門發揮造林主力軍作用,國土、水利、交通做好基礎配套,通力保障配合,凝聚了協同抓綠化的合力,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全省上下一盤棋,整體推進綠化的新格局。在加大保護區巡護執法的基礎上,對8個自然保護區衛星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制定整改方案,定期開展督查,按時限全面完成了整改。

全面落實約談、“亮牌”制度,對全省“禁牧令”執行不力的部分縣區進行約談問責,對營造林任務完成不力的部門地區實行了“黃牌”警告,在逐一整改的基礎上立規定矩,善始善終。持續加大管林護綠的強度,全省新增生態公益管護崗位4652個,落實管護費7726萬元。在全省15個縣和110個國有林場開展了國家級工藝林管護獎補考核試點工作。

目前,全省近10萬名護林員開展常態化護林。

“遠郊青山綠水、近郊綠色環抱,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017年,我省用於國土綠化資金也取得了新突破。國土綠化資金達38億元,其中中央和省級財政用於國土綠化資金為10.84億元。各市(州)、區(縣)財政加大綠化投資力度,用於國土綠化的自籌資金接近28億元,加大造林綠化投資,是近年來地方自籌資金比例最高、投入國土綠化資金最多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間,我省以大生態的理念,把整體規劃、綜合治理、提升效益有機結合,科學謀劃、統籌部署,把落實“四個著力”作為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維護森林生態安全的根本任務,全力抓好落實,有力地促進了增綠增質增效。

以創新的機制抓綠化

2017年,是青海國土綠化歷史上極為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2017年春季一開始,省委省政府首次高規格召開全省綠化動員大會,明確提出要以國土綠化的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四個扎紮實實”的重大要求,推動由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

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全省上下迅速行動,以強化領導、高位推動為抓手,建立了省市州縣黨政“一把手”任職的“雙組長”的綠化委員會,層層健全完善機構,並延伸到各市州縣,構建了全省一體的領導體系,真正把林業工作放到了推動綠色發展的核心位置,構建了全省黨政一體抓綠化的領導新機制。

通過制定實施《創新造林機制激發國土綠化新動能的辦法》,充分調動林場、企業、社團、個人等各類主體參與國土綠化的積極性,為推動國土綠化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動力。

在投入上,省發展改革委、省林業廳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農業發展銀行青海省分行簽署了《利用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推進建設合作協議》,拓寬了投融資渠道,建立了長效的合作機制。同時在海東地區部分市縣已開展了“PPP”造林模式試點工作,逐步探索出在高海拔、乾旱半乾旱地區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綠化的有效途徑。

在發展上,突出前瞻,積極爭取造林綠化牽引性、龍頭性項目,橫跨西寧、海東兩市的湟水百萬畝規模化林場建設試點,被國家列入重點支援建設的創新林業投融資3個重點試點項目之中,補齊東部地區缺乏綜合生態治理工程的短板,實現全省重點生態區域內重大生態工程全覆蓋。

在科技支撐上,組織實施中央財政和省級支農林業科技推廣項目26項,投入資金1704萬元;建立科技推廣示範育苗基地7處、造林示範基地6處;選派40名林業科技人員深入造林綠化現場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編制完成省級地方標準13項。

一樹新栽益四鄰。過去一年,我省國土綠化取得顯著成績,但仍然存在困難和問題,國土綠化任重道遠。

堅持自然修復與人工促進相結合、加快實施林業重點工程、注重培育林業經濟發展新動能、優化林業産業發展模式,當綠色理念深入人心、植樹造林蔚然成風,責無旁貸地把“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的豪氣變成為建設大美青海的無窮智慧和不懈努力,綠色就會不斷多起來,山川面貌就會不斷美起來,人民生活品質就會不斷高起來。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