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態,以“草”為業,馴化鄉土植物修復生態。20餘年來,蒙草生態立足“草、草原、草産業”的發展核心,構建産業生態圈,同時也在不斷探索科技創新機遇。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對報告的深入學習領悟,蒙草生態重新將自己的發展核心定位為“草、草原、草科技”,決心要把蒙草做成一家生態修復型的科技企業。
高俊剛:蒙草生態環境執行總裁
協調發展 傳統生態企業邁入新時代
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草生態”)員工在聽取十九大報告時,極其敏感地聽到“草”這個字——黨和國家第一次將“草”納入與山水林田湖同一個生命共同體,列入我國生態發展戰略。
高俊剛:蒙草生態環境執行總裁
尊重生態,師法自然。一個地方長什麼不是由人來決定,而是由自然環境決定。秉承這樣的理念,蒙草生態通過馴化鄉土植物進行生態修復,順應自然,用一方水土養一方植物。這是蒙草的文化理念,同樣也是公益理念。
生態大數據平臺早期以“大數據+生態修復”的應用來指導工作。在大數據平臺上點擊一個地圖坐標點,就能獲知這一區域在歷史上水、土、氣、草、畜的資源情況,平臺還會依據這些數據為當地生態修復提供準確的技術方案,繼而從種質資源庫中選取適應此處生長的草種。
科技創新 大數據平臺把草原裝進電腦
高俊剛向記者介紹蒙草大數據平臺
生態大數據平臺早期以“大數據+生態修復”的應用來指導工作。在大數據平臺上點擊一個地圖坐標點,就能獲知這一區域在歷史上水、土、氣、草、畜的資源情況,平臺還會依據這些數據為當地生態修復提供準確的技術方案,繼而從種質資源庫中選取適應此處生長的草種。
小草紮根 凝聚企業核心競爭力
蒙草生態立足內蒙古,依託“産業大數據平臺”和13個專項研究院,針對草原、礦山/荒山/邊坡、荒漠及沙地、鹽鹼地等提供“順國情、合地情、成本低、效果好”的生態修復整合技術體系及對應的生態包、植生毯等産品。
從內蒙古阿拉善到呼倫貝爾,蒙草生態通過“生態理念+技術智慧+資源儲備+管理標準+生態産品”的生態修復模式,成功完成多個草原、鹽鹼地、礦坑、荒灘的生態修復工程。以內蒙古為樣板,蒙草生態還將這一模式複製到新疆、西藏、陜西等地。同時圍繞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屏障的目標,和蒙古國、俄羅斯在草原生態修復中展開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