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盤點草原人民的獨特祭祀傳統

2018-04-08 10:24:01 | 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 | 作者:蘇文彥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會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擁有祭天、祭祖、祭火、祭祀成吉思汗、祭敖包、祭尚西(神樹)、祭蘇勒德、祭祿馬等諸多祭祀風俗,充分體現了遊牧民族的民族特點及其文化特徵。

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會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擁有祭天、祭祖、祭火、祭祀成吉思汗、祭敖包、祭尚西(神樹)、祭蘇勒德、祭祿馬等諸多祭祀風俗,充分體現了遊牧民族的民族特點及其長期信仰薩滿教、佛教,深受漢、藏民族習俗影響的文化特徵。

四時不斷——成吉思汗陵祭祀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最傑出的領袖之一,這位一代天驕長眠於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的巴音昌呼格草原。每年農曆三月,人們都要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舉行盛大的春季查幹蘇魯克大典。

查幹蘇魯克大典于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舉行,其中二十一日為主祭日,前後歷時八天,在成吉思汗陵的各項祭典中最為隆重。2018年的查幹蘇魯克大祭主祭日為5月6日。

“查幹蘇魯克”在蒙古語中意為“潔白的畜群”,八百多年前,成吉思汗在水草豐美的草原上拉起萬群牲畜的練繩,用九十九匹白母馬的鮮奶祭祀蒼天,祝福草原興旺,祝願天地和諧,查幹蘇魯克大典由此誕生。

成吉思汗祭典(資料圖,來源:草原文化網)

由於典禮上需要祭灑九十九匹白母馬的鮮奶,春祭也因此被稱為“鮮奶祭”,意在祈求蒼天和祖宗保祐人畜興旺、大地平安。八百年來,成吉思汗的守靈人——達爾扈特部世代相傳,將這一形成于13世紀的盛大儀式完整保留至今,並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

除了最為隆重的春祭“查幹蘇魯克”,成吉思汗陵還會在農曆五月十五日舉行夏季淖爾大典,在農曆九月十二日舉行秋季舒日格大典,在農曆十月初三舉行冬季達斯瑪大典。四時大祭以外,成吉思汗陵還有日祭、月祭、年祭,每年舉行六十多次專項祭典,普通祭祀則常年不斷。

成吉思汗祭祀主要是表達對長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包括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多種形式,諸多富有特色的珍貴祭器則表現了草原民族對大自然的藝術審美觀念。

成吉思汗祭典凝結著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形式獨特、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是蒙古族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産。2006年,成吉思汗祭典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敖包盛會——寶格德烏拉山祭祀

寶格德烏拉山也被稱為“寶東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寶格德烏拉蘇木境內,是內蒙古草原上自然形成的最大的“敖包”,也是我國流傳時間最長、最隆重、最神聖的蒙古族民間朝聖祭祀地。

在有文字記載的近三百年中,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生活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牧民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自發的聚集在這裡,進行最隆重、最神聖的民間朝聖、聖山祭祀活動,祈禱聖山保祐草原上的生靈興旺平安。

 相傳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一日被敵軍襲擊,成吉思汗率殘兵登上寶格德烏拉山躲避敵軍兵祈求大山保祐,霎時,山上山下雲霧繚繞,敵軍不敢進兵。三天后,等到了援兵並殲滅敵軍的成吉思汗撫胸告天:“我得以免災,我之區區性命,被寶格德烏拉山所搭救,日後我必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孫孫當與我一樣祭祀”。説完,他向著太陽把腰帶挂在脖子上,將帽子放在右手上,屈身拜了九拜,灑馬奶酒以祭,從此每當綠草如茵,鴻雁北歸時,草原上的牧民就會進行祭山祭敖包活動。

寶格德烏拉聖山祭祀(攝影:中國網草原頻道記者王金梅)

寶格德烏拉山由北向南由三個相同的山峰組成,主敖包建在南峰,高約6米,周長約40米,用石頭堆成,中部圍插柳條並在四週挂滿藍、白兩色的哈達,中峰和北峰建有副敖包。南峰西脈第二階上也有個敖包,形狀與主敖包相似略顯小些,人稱“婦女敖包”,由於祭寶格德烏拉山時因不準婦女上主峰供拜,故設此敖包。

祭祀時,牧民淩晨便按照傳統習俗順時針繞大山三圈,每走十步或二十步,便仰望聖山、頂禮膜拜,表明對“聖山”的虔誠和敬仰。上午8時到9時之間,聖山腳下還會舉行祭祀大典,由高僧主祭誦經,祈禱聖山保祐草原上生靈興旺平安。祭祀活動期間,人們還會舉行賽馬、射箭和摔跤等“男兒三藝”競賽和馬頭琴、呼麥、蒙古長調、好來寶等文藝表演。

祭奠祖先——普通牧民的清明節

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按照當地蒙古族習俗,在清明節要燒“吐勒希”給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酥油、鮮肉、茶葉、棗、布塊和紙錢等。人們將過世先人的遺像“請”出來,安放停當,在燒香、誦經、跪拜後,向在場的人們介紹祖先的簡歷、事跡和現在各個家庭成員的簡歷。之後大家共同來到先人們的墳墓前敬獻全羊祭奠。祭奠結束後,將剩下來的酒食聚集在一處,按輩分、長幼分成三組,依“八”字形排坐,由長者將酒食分給每位參加祭奠的人。

寶格德烏拉聖山祭祀(攝影:中國網草原頻道記者王金梅

捏“寒燕兒”——指尖上的清明

除了豐富宏大的祭祀場面,草原上的清明節也有著精緻細巧的一面,面塑“寒燕兒”就是草原上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之一。      

在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地區,人們用白麵捏成燕子或其他飛鳥的樣子,蒸熟後插在準備好的樹枝上,迎接春天的到來。

按照習俗,捏“寒燕兒”是在清明當日,用發過的麵糰製作出小巧玲瓏的燕子、孔雀、喜鵲等各色面塑,用豆子點上眼睛,上籠蒸熟後用紅綠顏料點染。經過塑形、剪嘴、壓制、點彩等多道工序製作出的“寒燕兒”會被穿在樹枝或紅線上,既可以吃,又可以作為孩子的玩具和家中的裝飾。

據説這一習俗與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有關,又有説法是迎接候鳥北歸、萬物復蘇,也有人説是長輩們祈願孩子長大後能像燕子一樣勤勞靈巧,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4月2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東街小學學生在製作面塑(攝影:丁根厚)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