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蘇文彥
【摘要】
我國擁有天然草原60億畝,佔國土面積的41.7%,是耕地的3.2倍,是森林的2.3倍,既是我國主要江河的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區,又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因庫”,在調節氣候、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統籌森林、草原、濕地監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這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草”納入統籌治理的生命共同體體系之後,對草原生態保護的重大而具體舉措。
縱觀2018年全國兩會,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關注了草原生態保護話題,從政策、科技、文化、宣傳等各角度為草原生態保護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意見,為草原生態保護獻計獻策、鼓呼建言。中國網草原頻道特輯錄整理一組有關草原生態保護的建言提案,與網友交流分享。
乃林高勒(攝影:和平)
任亞平:民族地區生態建設與保護只能加強不能弱化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主席任亞平就“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問題”發言(攝影:姜貴東)
3月4日上午,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主席任亞平在中共界委員聯組會上就“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問題”發言表示,民族地區既是資源富集區,也是生態屏障區、自然災害易發區、生態環境脆弱區。當前民族地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基礎還不穩固,正處在好轉與惡化的相持階段,內蒙古的生態保護與建設離不開國家進一步的支援。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弱化,資金投入只可增加不可減少,支援政策只宜延續不宜中止。任亞平建議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力度和防沙治沙力度,提高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補償標準,完善能耗和污染指標分配方式,築牢民族地區生態屏障。
王建軍:維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青海省代表團在北京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長王建軍回答記者提問(攝影:富田)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建軍接受採訪時表示,青海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維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並表示青海將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牧業,著力打造畜禽養殖、糧油種植、果蔬、枸杞沙棘“四個百億元”産業,做強牦牛、藏羊、冷水魚、飼草等産業,擴大生態管護公益崗位試點範圍,結合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和草原補獎政策,爭取國家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提高補償標準。
王莉霞:呼籲修訂草原法,助力草原生態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莉霞在人民大會堂前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莉霞認為,草原具有生態、生産、文化等多重功能,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主戰場。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的一些條款已不能滿足執法監督的需要,建議儘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解決有案不能立、不能查的被動局面。同時她還建議加快制定國家層面的基本草原保護條例,提升草原監督管理能力,推動新一輪補獎政策擴面和細化,像保護基本農田一樣保護基本草原。
李朋德:建議制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法》,形成生態文明法治建設整體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朋德(資料圖)
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朋德提交提案,建議儘快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法》的立法工作。李朋德表示,“制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法》,使之作為專門法,對民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等傳統部門法進行生態化改造,使其與專門的生態文明立法一起形成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整體合力。”
盧曉光:支援張家口建設國家草原公園和國家牧場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盧曉光(資料圖)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盧曉光表示,張家口是首都的水源地,肩負著保水源的重任,又是首都的風沙通道,肩負著阻風沙、送清風的重任,壩上地區的生態現狀,直接影響著涵養水源、阻擋風沙的效果。建議確保河北省張家口必要的生態用地空間,建立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支援張家口建設國家草原公園和國家牧場。
達扎:加大草原生態建設支援力度,推動草原管理隊伍建設
四川省阿壩州政協副主席、州佛協會長達扎活佛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影
來自若爾蓋大草原的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州佛協會長、達扎寺活佛達扎•尕讓托布旦拉西降措表示,由於區位、氣候、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準等因素影響,生態環境保護與群眾增收和全面小康之間的矛盾突出,建議加大草原生態建設支援力度、提高草原生態獎補標準、推動草原管理隊伍建設;延長高寒地區退耕還林補助期限;加快建立健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的政策措施。
王召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草原進行精準生態修復
3月14日,全國政協委員,蒙草生態創始人、董事長王召明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攝影:楊壟)
全國政協委員,蒙草生態創始人、董事長王召明表示,水、土、氣、人、草、畜、生物、微生物,共同構成了這個地區的生態系統,這些要素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匯在一起,就是這個地區的生態大數據。大數據可以對每個地區的情況有準確的了解,通過提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修復方法,就像給人體檢一樣,大數據來指導,科學地進行生態修復。
楊忠岐:治理好烏蘭布和沙漠,建設生態屏障阻止西沙東移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林科院首席專家楊忠岐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林科院首席專家楊忠岐建議將烏蘭布和沙漠確定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推進國家生態屏障建設,阻止西沙東移,保護黃河及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楊忠岐説,治理好烏蘭布和沙漠、形成完整的“賀-烏-狼生態屏障”,不僅能緩解該沙漠周邊地區的沙害,更對下風口廣大地區的生態環境起到關鍵性的保護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尼瑪扎西:加快羌塘高原生態畜牧業産業提升與綠色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尼瑪扎西(資料圖)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尼瑪扎西今年帶來了 “加快羌塘高原生態畜牧業産業提升與綠色發展”提案,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力度,著力聚焦“一牛兩羊一草”産業綠色高效發展,以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增收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牧業産業園和特色畜産品優勢區,構建羌塘高原生態畜牧業綠色發展生産體系、産業體系、經營體系。
鄂曉梅: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
住內蒙古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鄂曉梅(攝影:韓卿立)
住內蒙古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鄂曉梅提交提案,建議統籌考慮草原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牧民受損程度等因素,進一步完善草原補獎政策的標準、範圍和方式;適當提高草原補獎標準並擴大補獎範圍,增加技術支援等靈活性補獎方式;構建以政府財政支付為主、以市場機制以及其他資金來源為輔的多元化草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常態化牧民意見溝通反饋機制;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補償立法。
杜德志:推行冬春草場牧草返青期休牧制度,提高草原生産力
杜德志委員在小組討論中發言(資料圖)
我國廣大牧區實行的是三季輪牧制度,特別是每年的5-6月份是牧草的發芽期和萌蘗期,草畜矛盾最為突出。住青海省全國政協委員杜德志就此提出建議,推行冬春草場牧草返青期休牧制度,編制不同區域的休牧規劃,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強化技術整合,建設人工飼草料基地。擴大我國農牧交錯區“糧改飼”面積,提高草原生産力,增強草地生態功能。
陳良:讓科技創新成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抓手
3月12日,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陳良代表就修改草原法提出建議(攝影:袁永紅)
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草原監督管理局局長助理陳良建議繼續加大對草原保護、建設和管理的投入,尤其要進一步強化草原執法力度,同時把科技創新與草原保護髮展相結合,讓科技創新成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抓手。陳良説,從2017年起,興安盟草原工作站著手進行數字化草原資訊平臺試點,為草原生態修復、相關部門決策等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援。
周秉建:推動建立草原生態橫向保護機制
周秉建委員接受中國文明網採訪(攝影:鄧植尹)
全國政協委員、周恩來侄女周秉建今年準備提交《關於推動建立草原生態橫向保護機制的提案》。連任全國政協委員的這十年,她幾乎每年都要提一個與內蒙古有關的提案,從關注拆除草原網圍欄恢復傳統遊牧文化,到保護草原生態和發展牧區經濟,再到今年有關推動建立草原生態橫向保護機制的作用,她一直奔走在為草原牧民鼓與呼的路上。
(綜合:新華網、人民網、中國西藏網、中國環境報、內蒙古日報、青海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