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回信勉勵烏蘭牧騎隊員
大力弘揚烏蘭牧騎優良傳統 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1日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勉勵他們繼續紮根基層、服務群眾,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習近平在回信中説,從來信中,我很高興地看到了烏蘭牧騎的成長與進步,感受到了你們對事業的那份熱愛,對黨和人民的那份深情。
習近平指出,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第一支烏蘭牧騎就誕生在你們的家鄉。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
習近平表示,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在新時代,希望你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烏蘭牧騎的蒙古語原意是“紅色的嫩芽”,後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産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具有“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職能,深受廣大農牧民歡迎。1957年,蘇尼特右旗建立了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目前,內蒙古草原上活躍著75支烏蘭牧騎,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近日,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16名隊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烏蘭牧騎6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作貢獻的決心。
(原標題:習近平回信勉勵烏蘭牧騎隊員: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圖看·烏蘭牧騎60年】
烏蘭牧騎是我國社會主義文藝戰線上的一面旗幟,是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烏蘭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在布赫等自治區老領導人親手扶持下成長起來的,是振興民族文化、滿足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的一支草原輕騎兵,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政治和文化影響。
❖毛澤東主席先後三次接見了烏蘭牧騎演員
❖1957年烏蘭牧騎誕生於內蒙古牧區
烏蘭牧騎1957年誕生在內蒙古大草原。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嫩芽”或“紅色輕騎”,是活躍在內蒙古基層的紅色文藝工作隊伍。60年來,烏蘭牧騎始終堅持不懈地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紮根草原、貼近群眾、深入基層,生動踐行了黨的文藝方針和民族政策,開拓了少數民族地區基層文化服務的有效途徑,為推動農村牧區文化建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維護邊疆和諧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為牧民演出
❖1994 年烏審旗烏蘭牧騎部分演員到東海艦隊慰問演出
❖牧場練功
❖演出之餘還為群眾提供理髮等服務
❖與牧民親如一家
目前,全區共有烏蘭牧騎75支,其中包括71支旗縣烏蘭牧騎,3支盟市烏蘭牧騎,1支自治區直屬烏蘭牧騎,各族演職員近3000人。每隊每年推出1台小型歌舞曲藝節目組成的民族藝術晚會,每年每隊深入本旗縣農牧區演出100場。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自1992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節慶品牌之一。
❖原內蒙古自治區直屬烏蘭牧騎團長牧蘭(攝影:巴義爾)
❖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的情景歌舞劇《草原上的烏蘭牧騎》(攝影:鷹鴿)
❖鄂倫春自治旗烏蘭牧騎劇照《山嶺上的人——鄂倫春》(攝影:杜國軍)
❖鄂溫克旗烏蘭牧騎的舞蹈《薩吾爾登》(攝影:郭金鑫)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烏蘭牧騎舞蹈《亙古風雲》(攝影:張曉東)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共同主辦了2017內蒙古烏蘭牧騎蒙古語春晚
60年來,烏蘭牧騎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向前發展,但她紮根草原、服務農牧民的宗旨始終沒變,“短小精悍、一專多能、小型多樣、輕便靈活”的特色始終沒變,反映時代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目標始終沒變。烏蘭牧騎追隨草原和時代前進的腳步一路前行,不斷調整自身運作機制,更新服務內容,始終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因而,無論烏蘭牧騎走到哪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時代的發展賦予了烏蘭牧騎新的使命,與時俱進是烏蘭牧騎永遠不變的追求。實踐證明,烏蘭牧騎藝術之花常開不敗,烏蘭牧騎藝術之樹越來越茂盛,越來越茁壯! (撰文: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廳長 佟國清)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支烏蘭牧騎——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攝影:特木爾巴根)
❖烏審旗烏蘭牧騎打造蒙古劇《黑緞子坎肩》獲得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新創蒙古劇會演中獲優秀劇目獎(攝影:斯仁)
❖由蒙古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等多民族組成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烏蘭牧騎(攝影:布日古德)
圖片除署名外來源於民族畫報社和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
稿件來源:《民族畫報》蒙古文版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