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標桿
內蒙古日報評論員
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擔當,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樣子。爬雪山、過草地是紅軍的樣子;上甘嶺戰役,氣多鋼少、血戰到底是志願軍的樣子;內蒙古軍區邊防某團伊木河邊防連原連長杜宏紮根邊關,用生命詮釋了新一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樣子。
恩格斯在《步槍史》中精闢地指出,贏得戰鬥勝利的是人而不是槍。強軍興軍,要在得人。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是習主席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發出的偉大號召。入伍13年,杜宏始終保持堅定理想信念,鉚在界河守邊防,瞄著打贏練精兵,竭心盡力建連隊,直至犧牲在執勤戍邊的前沿一線。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四有”品質。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信念堅定、聽黨指揮,是推進強軍興軍事業的根本靈魂。杜宏鐵心戍邊、赤誠奉獻,把伊木河這個偏地方、苦地方當作建功立業的好地方,3次放棄調整和調離機會,像界碑一樣把根深深紮在邊防。靈魂是強軍的火炬,人民軍隊只有不斷培育和涌現像杜宏那樣有靈魂的軍人,強軍事業方能薪火相傳。
高手過招,比的是本領。有本事,是強軍興軍中官兵必備的素質。杜宏把對戍邊使命的無限崇尚體現在矢志打贏上。當新兵,結業考核時他獲得新兵連3項第一、1項第二;當連長,一人參加了團隊比武20項中的13項,取得7項第一,帶領連隊保持了五連冠。正是平時的精武強能,才會有戰時的決戰決勝,成為“萬里長城堅硬的一塊磚”。
革命軍人,胸中有膽氣,身上有血性,才能逢敵亮劍、一往無前。杜宏在日記中寫道:“一個不怕死、敢打硬仗的帶兵人,才能帶出一群有血性的兵。”他曾帶著兩名戰士在林海雪原戰狼群鬥嚴寒,步行60公里、巡邏兩天一夜;面對非法捕魚人員的威逼利誘,他魂定志堅不動搖。新形勢下,只有傳承這種大無畏的氣概和血性作風,才能錘鍊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民軍隊。
人無德不立,軍無德不強。有品德是立身做人、當兵為官的準則。杜宏把對連隊建設的無限投入體現在深情愛兵、同甘共苦上。任連長期間,連隊進出的130多名官兵每人都能説出他的暖心事。從他身上我們看到,官兵有品德,才能彼此建立患難與共的手足情,從而匯聚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
軍人執干戈以衛社稷。現在,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新一代革命軍人肩上。以杜宏為標桿,積極投身強軍興軍實踐,每名官兵都能繪好“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自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