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官其格—從草原走向世界的油畫大師

2016-02-15 10:42:22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趙曦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他是我國著名油畫家,他唯美的色彩搭配,令他的畫作展現出靈動超然之美。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官其格的哥哥官布説:官其格從小就有著浪漫幻想,他是定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的草原騎手。

像瘋子一樣喜歡上壁畫

1971年,官其格被分配在內蒙古博物館工作。那年,考古學家在和林格爾附近發現了東漢墓,墓地中有著瀕臨毀滅的壁畫,為了給這些珍貴的文物留下資料,館裏決定安排人員來研究臨摹這些壁畫。官其格榮幸地被選中。從此的3年中,他就在和林格爾一號墓裏精心研究已經有2000多年曆史的漢墓壁畫,並絞盡腦汁復原,想方設法理解並完美臨摹這些壁畫。

一號墓在地下幾米深的地方,他獨自點著蠟燭在裏面工作,墓穴外有個當地老人在等他,每天工作結束時幫助他爬出洞口,如果有意外老人會向別人求救。“臨摹這些壁畫,我就是向先輩畫家學習繪畫技法,仿佛與2000年的先輩對話,這讓我像瘋子一樣喜歡上了壁畫。”官其格這樣敘述當年的心境。

因為拯救這些珍貴的東漢壁畫,使官其格成為既受過專業教育又精通漢朝壁畫繪畫技法的專家。完成壁畫的臨摹後,這些寶貴的臨摹作品被故宮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以及上海博物館收藏。官其格也于1974年至1975年間,作為常駐專家被派往故宮博物院。

1979年夏天至1981年夏天,官其格和中央美術學院古代中國藝術研究者金維諾教授開始在敦煌和龜茲(現為庫車)石窟對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壁畫繪畫和敦煌壁畫藝術項目進行研究,這時候,他在新疆對色彩和絲綢之路的美麗産生了強烈興趣,進入了另一個發展和創作的特殊時期。

官其格感動於南北朝和唐朝中國佛教壁畫繪畫達到鼎盛時期的藝術之美,他潛心研究這些中國千年佛教壁畫,吸收其中的技藝精髓,將漢朝壁畫和中國古代佛教壁畫繪畫融入到他的藝術風格之中,使他的油畫自由舒展、出神入化,與自然萬物和諧統一。

昇華在“絲綢之路”

20世紀80年代,藝術的滋養已經深入官其格的靈魂,佛教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風情等藝術元素被他用色彩表現得自然和諧,運用得爐火純青。這個時期,他的代表作主要是《敦煌飛天圖》和《絲綢之路》油畫系列。

1980年和1981年夏天,官其格扛著畫具再次來到新疆,不僅是為了繼續研究中國古代佛教壁畫,更重要的是來繪製這裡傳奇的靈魂。他瘋狂創作,畫了近100幅作品。

在那裏,官其格頂著45攝氏度的高溫,憑著對色彩的嫺熟把握捕捉住沙漠的光線變化,展示出千年古道的神秘。《憧憬》油畫就是他1981年在新疆伊犁繪就的。油畫詩意地展示著一位新疆姑娘的美好憧憬:一位身材修長、面容清麗的長髮姑娘頭扎乳白色頭巾,身著潔白長袍,外罩深綠色坎肩靜坐草地上,雙目微合,她的旁邊是潔白中透著青藍色澤的蒙古包,嫋嫋藍煙,漸漸飄散,遠方的河流曲曲折折……這只是官其格這一時期的一幅作品,他們記錄了個性鮮明的新疆人民和景物,充分展示了他們豐富的情感和生活。

“我在新疆看到的、繪製的是一束新的光線。”官其格通過幾個月的創作,或採用光影反射方法,或採用現實主義寫法,或是通過透視法産生多層次的現實和抽象的空間感,繪製成了絲綢之路系列作品的精品畫作,其中《哈薩剋女神》和《小羊羔》等幾幅大型油畫,進入了他對色彩綜合把握的新階段。

此時的作品超出了官其格之前的藝術成就。《小羊羔》獲得全國民族畫展佳作獎。1982年,官其格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個人畫展——“絲綢之路”油畫展,好評如潮,很多作品還被日本收藏家購買。

上世紀80年代是官其格創作生涯的輝煌時期,他的畫作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佛與鹿》(《龜茲少女》)是官其格第一次對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精華進行再創作。油畫《雪蓮》《老人》《哈薩克姑娘》赴日本展,油畫《湖邊》《維吾爾老漢》赴非洲展,《獵人與公主》赴義大利展,《春》參加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展,《古老的歌》在日本《藝術公論》上發表,被評為中國實力派油畫家。油畫《天山雪蓮》獲全國民族畫展金獎,並赴日本舉辦了官其格絲綢之路油畫、壁畫全日本巡迴展。這一時期,他在日本名古屋、本成寺完成了大型壁畫《敦煌飛天圖》的創作。

日本知名藝術評論家及作家司馬遼太郎受到官其格的中國漢朝藝術和佛教藝術作品的震撼,評價説:“這位來自中國內蒙古大草原的藝術家,他的心靈得到大草原夢幻般生活的滋養,他是古代敦煌藝術家的精神繼承者。”

1  2  3  4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