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著名油畫家,他唯美的色彩搭配,令他的畫作展現出靈動超然之美。他在國內以及日本、美國等地,創作了大量精湛的油畫作品,民族情,故鄉情,是他一輩子畫不完的主題——
第一次見到官其格是2014年10月9日,在草原英雄小姐妹50年分享活動上。官其格專程從美國飛回來,把一幅新畫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油畫和一幅水墨畫《駿馬》贈送給龍梅、玉榮,他異常激動:“50年前,我聽説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後,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畫出了油畫《龍梅和玉榮》,但我一直沒有機會和龍梅、玉榮見面,時隔50年了,這次飛回祖國,為的就是見見這姐妹倆。”官其格,這位旅居美國的海外遊子,家鄉的事情時時牽動著他的心。他説:“我是大草原的兒子,無論走到哪,思念家鄉的情愫都在血液中流淌,這種思鄉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發濃烈。” 官其格是我國著名油畫家,現任國際美術家協會執行主席。這些年,他在國內以及日本、美國等地,創作了大量精湛的油畫作品,舉辦了各種油畫、壁畫展,獲得國內外多項大獎。他的油畫,讓人感受到的是唯美的色彩搭配,他對色彩的駕馭,令他的畫作展現出靈動超然之美。透過油畫色彩感悟其背後深層的精神內涵,或是藝術家一種包容、良善的心底世界……
姐姐是色彩啟蒙老師
1939年,官其格出生於內蒙古通遼市(原哲裏木盟)扎魯特草原。在官其格眼中,扎魯特草原是一個充滿夢幻的天堂,晝夜天空變幻多彩,草原景色美不勝收,絕美的大自然培養了官其格唯美浪漫的個性:“我的藝術靈感從大草原、森林、無數的小溪中得到滋養。在那裏,有矯健飛奔的駿馬、忠誠的獵狗、可愛的綿羊、和善的牛群、靈動的飛鳥……如此的野生物在大草原上任性自由地生長,由此也培育了我追求自由的藝術天性。”
官其格3歲時母親去世,5歲時父親撒手人寰,幼時的教育主要由哥哥和姐姐負擔。姐姐有著精湛的刺繡手藝,五彩的絲線在她巧手的搭配下,繡成了各種美麗的圖案。“潛移默化中,姐姐其實就是我的色彩啟蒙老師。”官其格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那時候,家中還算富裕,養著牛羊,每天姐姐將煮好的羊肉或羊骨頭給我,然後我就看著姐姐在家做家務,配線、繡花,溫暖的陽光透過窗子,絲線在姐姐手上飛轉,那是最美妙的時光。”
7歲的官其格上小學了,他每門功課都很優秀。那個時候,學校沒有圖畫本,孩子們寫作業或所用的繪畫本就是一塊抹了山杏仁油後再撒上一層銀白色草木灰的木板,孩子們用木棍寫完畫完後,擦掉痕跡,再抹油再撒草木灰再寫再畫。官其格對繪畫癡迷地熱愛,他經常是看到什麼畫什麼,到了四五年級,他的繪畫天賦已經從眾多的孩子中脫穎而出,想畫什麼就能畫出什麼。他成了兩個班級的板報製作人,板報生涯一直延續到小學畢業。
初中,官其格可以用鉛筆、水彩畫畫兒了,每到星期天,其他同學都在瘋玩的時候,正是他繪畫的時光,經常是一個饅頭,再加一杯白開水,就是一天。他用鉛筆畫了上百張素描。“素描的主題就是我童年的生活,草原、蒙古包、羊群、馬兒,我一直這樣認為,這個階段的素描,為我今後的繪畫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官其格説。
創作《龍梅和玉榮》油畫
官其格特別自信,他説:“我努力掌握著自己的命運。”195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初中學業,並被保送到內蒙古師院(內蒙古師範大學前身)學習蒙古文。他想去北京學畫畫兒,就寫信給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專修班的哥哥官布。哥哥讓他把作品拿來試試。隨後,哥哥帶著他見到了時任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校長的丁井文,丁井文看了官其格的素描後,評價是:生動活潑,特徵掌握得好。
官其格(中)將水墨畫《駿馬》贈送給龍梅(左)、玉榮
但是有了丁先生的肯定,官其格還不能夠去中央美院附中上學,因為他不懂漢語,無法到附中上學。為了攻克語言關,哥哥給他報了北京宣武門漢語補習班。剛開始特別難,如“老翁”是什麼意思他都不懂,老師不厭其煩,告訴他老翁就是長鬍子的老年男子,依然聽不懂,就用筆邊畫邊和老師溝通,終於豁然開朗。但官其格有著極高的語言天賦,加之他的勤奮,一年後,他的漢語學得非常棒,作文經常是範文。1957年,他如願被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錄取,期間創作的油畫《白樺林》,被內蒙古博物館收藏。
1960年,21歲的官其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二工作室。畢業前夕,就是1964年,他被龍梅、玉榮的英雄壯舉所感動,他要用畫筆為內蒙古草原英雄小姐妹描繪一幅讚歌圖。經過一個禮拜的創作,《龍梅和玉榮》油畫出爐,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在《美術》《人民日報》《文匯報》等刊物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