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生態> 焦點關注

青海海西州生態優先貫徹農牧業發展

2016-01-25 10:41:29 | 來源: 青海省草原監理站 | 作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十二五”是青海省海西州農牧業發展最快,取得成效最多的時期。通過草原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近三年海西州天然草原可食牧草産量呈現微弱增長趨勢,可食牧草種類也有所增多,草原生態逐步向良性迴圈方向演替。

“十二五”是青海省海西州農牧業發展最快,取得成效最多的時期。五年來,海西州農牧業以調結構、轉方式、增産增效為核心,堅持以科技為依託,以品質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生産佈局,優化種植結構,推行標準化生産,發展農畜産品精深加工,加強專業化合作組織建設,推進佈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設施現代化、生産專業化、品質標準化、品牌精細化、加工系列化、經營市場化、服務社會化,通過打造特色産業,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增強綜合生産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生態保護和農牧業齊頭並進農牧業要發展,生態保護不能少,近年來,海西州以“生態優先”的理念,科學謀劃和安排農牧業工作,把生態保護貫穿于農牧業發展的重點環節,在草原生態保護、生態畜牧業建設、特色産業培育等方面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建設。

海西州順利實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青海湖流域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遊牧民定居工程飼草基地建設、草原鼠蟲害防治等項目,共完成沙化草地治理1203.75萬畝、黑土灘治理3萬畝、草原毒雜草治理160.05萬畝、補播改良退化草地20萬畝、草原鼠蟲害防治1322萬畝,建成禁牧圍欄260.4萬畝。通過草原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近三年海西州天然草原可食牧草産量呈現微弱增長趨勢,可食牧草種類也有所增多,草原生態逐步向良性迴圈方向演替。

大力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將遊牧民定居工程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後續産業發展相結合,通過集中定居實現生産區和生活區的分離,改變傳統的遊牧生活習慣,有效減輕草原壓力,減少人為破壞草原植被的現象。全州共建設34個定居小區,完成遊牧民定居工程住房6678戶,建築面積55.4萬平方米,戶均80平方米以上,惠及2.6萬人。配套實施草原新帳篷項目,在全省率先一次性解決全州2009年全部戶籍在冊的10939戶牧戶的遊牧生産生活問題,配發帳篷、爐具、太陽能攜帶型直播衛星數字電視等生産生活設施,有效解決了遊牧民搬得出、穩得住、生活好的問題。

從2008年開始,啟動實施“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以推進草畜平衡為核心,以轉變生産經營方式為關鍵,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的生態畜牧業建設,全州牧區為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創新,先行先試,率先在全省牧區提出並實踐了以股份制合作社為基本組織形式的草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新機制;率先在全省牧區創新並實踐了“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場→轉移富餘勞動力→培育産業→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的草原生態保護新機制,生態畜牧業建設成為了引領牧區生産、組織、分配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助推器,初步實現草地畜牧業資源集約化、資産股份化、生産專業化、用工統籌化、行銷市場化,開創了草原生態保護和畜牧業經濟發展“雙贏”的草地畜牧業生産新局面。

海西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東部沙棘、西部枸杞”的生態立省戰略,大力發展枸杞産業,枸杞抗旱、耐鹽鹼,是我州理想的經濟和生態兼用樹種,大面積的枸杞在防止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環保作用,可鞏固綠洲,改善沙化土地和盆地整體的生態環境,改善城鄉居民生産生活條件。42.2萬畝枸杞每年固定二氧化碳93萬噸折算經濟價值為9億元,每年可釋放氧氣68.4萬噸,折算經濟價值為34.2億元,合計43.2億元。同時,我州屬水資源嚴重缺乏地區,枸杞效益比大田作物高,需水量比大田作物少,在大水漫灌條件下枸杞全年的用水量在800—900 m3/畝之間,是小麥用水量的60%。枸杞在農藝操作、投入産出比方面適宜實施節水灌溉,採用滴灌後枸杞需水量為230 m3/畝,節水700 m3/畝左右,節水率達80%,噸水效益提高328%,種植42萬畝枸杞年可節水2.39億立方米。這對水資源十分稀缺的柴達木盆地顯得尤為重要。全面啟動建設農牧民小群體大規模繁殖、專業化育肥、標準化屠宰、高端加工的全産業鏈發展模式的柴達木福牛産業,牧區繁殖、農區育肥這種産業分工協作的模式,能夠在有效緩解天然草場壓力的情況下增加群眾收入,從而使省委、省政府“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收”的草原生態保護戰略思想得以落實。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