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白玉成:莊稼漢成了農機專家

2016-01-20 11:08:18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劉玉國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新開地鄉是馬鈴薯的主産區,全鄉每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萬畝以上,但種植和收穫都要用人工來進行,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白玉成1967年出生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新開地鄉高地村楊家漫甸組,農民,初中學歷,中共黨員。

“播種機調節器”等屢獲國家專利

1995年,白玉成開始製造播種機,其中研製的“播種機調節器”“開溝施肥器”兩個部件,破解了農作物播種時種子和肥料不能同時進行、肥料不能直接施入作物根部的問題,不僅節省了勞力,增加了農作物的抗旱能力,還提高了糧食産量。兩項發明都獲得了國家專利。

新開地鄉是馬鈴薯的主産區,全鄉每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萬畝以上,但種植和收穫都要用人工來進行,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1998年,白玉成下決心研製馬鈴薯播種機、收穫機。經過3年的反覆研製、試驗、改進,終於取得成功。用馬鈴薯播種機種植的馬鈴薯,株距均勻,省工省力;用馬鈴薯收穫機收穫馬鈴薯,收穫乾淨。播種、收穫每畝地用工量比以前節省50%以上,還填補了克旗及其周邊地區、旗縣無機械種植收穫馬鈴薯的空白。他每年生産銷售馬鈴薯播種機、收穫機達200余臺,給家裏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他的“小鐵廠”也成長為“農機製造公司”,産品銷售遍佈旗內外,全鄉95%以上的農戶實現了機械化,春播時間由過去的兩個多月縮短到了半個月,為農戶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金。

近年來,各級政府大力推廣“節水增糧”政策,老百姓在受益的同時,遺留問題較多,尤其是殘膜污染土地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致使農作物種子發芽率降低,産量減少,堆積在土地周邊、道路兩側的殘膜,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3年秋季,白玉成唯一的兒子白鳳傑,從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獲得中級電工職稱畢業後,放棄了克旗經棚鎮內一家企業的高薪聘用,毅然返鄉同父親一道研製起了殘膜起茬回收機。父子倆結合本地區地質、地膜、農作物狀況等進行研究,從網上查閱資料,反覆實驗,歷時半年,終於製造出1GGH——110型“殘膜起茬回收機取土鏟”。該回收機清理殘膜乾淨,效率高,一天可作業50畝,有效地解決了農田殘膜造成農作物減産和白色污染的難題。2014年11月獲得國家專利,産品錄入國家補貼目錄,成為重點補貼産品。

  白玉成(右二)和家人。

1  2  3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