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兒女> 草原驕子

李果仙:藝術離不開老百姓

2015-10-26 13:31:22 | 來源: 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 作者: 張玉福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李果仙,道情劇種的傳承人,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創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李果仙13歲學戲,14歲登臺演出,15歲成了主角,16歲就代表白泥井鄉業餘歌劇團參加了“全區基層業餘文藝隊匯演”和“全盟工人業餘文藝隊匯演”,均獲得表演藝術一等獎。

成立“道情歌劇藝術團”

1996年李果仙退休,可她對戲劇的嗜愛不減當年。她認為,道情戲表現了中華5000年的文化和歷史,很有價值。但道情戲在當地眼看就要失傳,這讓她心裏有些苦楚和傷感。戲曲排演困難,成了她的心頭之痛。

2005年,在一次與老友聚會中,李果仙了解到一些退下來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賦閒在家,便萌生了創辦一支“道情歌劇藝術團”的想法。説幹就幹,當年5月,一個由十幾人組成的“道情歌劇藝術團”誕生了。煥發著藝術青春的老藝人們個個喜上眉梢,他們有的趕寫劇本,有的幫助李果仙現場指點導排,加班加點,辛苦但樂在其中。

藝術團成立之初,李果仙自己掏腰包花3萬多塊錢買了一套舞臺設備。但是藝術團如何經營,李果仙等人都在摸索著前進。最讓她寢食難安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劇團無戲可演。她開始主動聯繫演出,蘇木鄉鎮、街道社區、廠礦、企業,沒有她沒去過的地方。團裏人手不夠時,她既當團長又當導演、演員,哪缺人哪有她。漸漸地,“道情歌劇藝術團”的名聲打出去了,主動找她演出的人多了起來。

退休後,她在達拉特旗已培養出十幾名道情戲的徒弟,如今她又無償地為愛好跳廣場舞的人們指導排練、傳授腰鼓舞、雨傘舞和扇子舞等。她無怨無悔:“這對我來説是榮譽,更是責任,今後我還會為民歌、二人臺、道情等戲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

李果仙,1945年出生,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吉格斯太人,道情劇種的傳承人。13歲開始學戲,15歲成了主角,16歲就代表白泥井鄉業餘歌劇團參加了“全區基層業餘文藝隊匯演”和“全盟工人業餘文藝隊匯演”,均獲得表演藝術一等獎。道情劇中紅、黑、生、旦、醜樣樣能演,5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在道情、二人臺等戲劇中成功地塑造了幾十位鮮活的藝術形象。2005年由她牽頭成立了“道情歌劇藝術團”。

 

   上一頁   1   2   3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