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兒女> 草原驕子

草原之子瑪拉沁夫

2015-08-07 16:10:57 | 來源: 正北方 | 作者: 曉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他是當代中國著名作家,被老舍譽為“文壇千里馬”。瑪拉沁夫以小説聞名於世,又是散文家、電影劇作家和歌詞作家,文學界老前輩老舍曾稱他為“文壇千里馬”。草原賦予瑪拉沁夫方剛血性和細膩的情感,他始終背負民族的重托,用筆表達出對草原、民族的摯愛,草原、遊牧文化始終牽動著他的心。

作品始終沒有脫離草原,被老舍譽為“文壇千里馬”

隨著《科爾沁草原的人們》的一舉成名,瑪拉沁夫也同時被丁玲看中,將他送到中央文學研究所深造,丁玲親自擔任文學創作輔導員,為瑪拉沁夫以後的文學創作夯實了基礎。1954年瑪拉沁夫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少數民族作家會員。此時瑪拉沁夫心中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逐漸醞釀成熟,要寫一部關於草原的史詩性、全景式的作品,反映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的戰鬥歷程。“蒙古民族的草原和文化是豪放的,厚重的,作為這樣一個民族的代言人,我覺得自己有義務開掘民族本質的一面。”瑪拉沁夫説。

就中國近現代文學史而言,從來沒有人真正意義上寫過草原和草原民族,因此,也沒有一個樣本供他參考,瑪拉沁夫不僅陷入了創作的困境,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一個坎兒,他有些惶恐:自己未來的路將走向何方?在備受煎熬中,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名著《靜靜的頓河》如一縷破墻而入的光亮,燭照了他迷茫的探尋之路。的確,哥薩克也生活在頓河草原,也善騎射,生性豪放,與蒙古民族有相近之處,但文化底蘊和民族特性又有很大的不同,作為一種參照和借鑒,瑪拉沁夫從中獲得極大的靈感和啟發。就這樣,他一邊學習,一邊開始構思一部屬於草原的作品。1954年,作品的大綱列好,他寫作的激情噴薄而出,辭別丁玲,連家都沒回,一頭扎到他體驗生活的察哈爾盟明太旗(現錫林郭勒盟)草原深處。在那裏,他深入到每個蒙古包中去,真正了解牧民的生活,與貧苦牧民同吃同住,蒐集了幾千條蒙古族民間諺語,掌握了蒙古民族語言風格,厚積薄發,1956年,剛剛26歲的瑪拉沁夫將《茫茫的草原》上部呈現於世人面前。

小説以內蒙古自治運動到自治區政府成立作為大的歷史背景,展現出宏大的生活場景,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反映了那段歷史,極具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是蒙古族的一部史詩巨著。作品一齣版,立刻引起強烈反響,次年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週年文藝創作文學一等獎。

  

  瑪拉沁夫(左一)與席慕容(左三)等聯歡。

從此,瑪拉沁夫的作品始終沒有脫離草原,沒有離開歌頌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團結這一主題。茅盾在短篇小説集《〈花的草原〉序》中曾説﹐“瑪拉沁夫的作品﹐好處就在它們都是從生活出發”﹐他的作品“民族情調和地方色彩是濃郁而鮮艷的”﹐“寫草原風光﹐筆墨輕靈而明麗”。瑪拉沁夫創作的電影劇本《草原晨曲》《祖國啊,母親!》、小説集《春的喜歌》《第一道曙光》,散文集《遠方集》《想念青春》……一件件以草原為依託的作品相繼問世,將草原輕靈淳樸的氣息帶給全國的讀者,有些作品被譯成英﹑俄﹑日﹑法﹑世界語等文字廣泛傳播。文壇巨匠老舍先生對瑪拉沁夫格外賞識,寫條幅贈與瑪拉沁夫,稱讚他為:“文壇千里馬,慷慨創奇文;農牧同欣賞,山河麗彩雲。”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