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5日 星期天

     【編者按】A股始於6月15日的這輪調整,至7月8日上證綜指已跌去1600余點,堪稱史無前例。引發這輪調整的原因很多,監管層應對動作也不斷,而如何從制度層面去反思當下的中國股市,實則應該受到監管層、投資者的更多關注。中國網財經推出《暴跌後的反思》系列報道,邀證券專家共同探討有關中國股市的制度建設,理性思辨、集結智慧,以期中國股市之更好明天。

暴跌後的反思:兩融發展"跛腳" 融券做空被指需完善

     7月10日,滬市兩融規模為9340.7億元,較此前一個交易日增加45.28億元,這也是兩融規模在此輪下跌中連續縮量16天后的首次反彈。

     本輪股市的漲跌,因場外配資、兩融等杠桿資金的加入而變得劇烈異常。而對於融資融券的發展,諸多專家表示:一方面,融資和融券發展不平衡導致風險積聚、放大,另一方面,在當下中國股市,融資融券的實施是否時機恰當專家也認為值得重新商榷。[詳細]

反思之一:保護股民合法權益 專家呼籲實施T+0

  股市交易制度需要與時俱進 T+1制度備受詬病

  1992年5月,上交所在取消漲跌幅限制後實行股票T+0交易制度。 由於當時股票市場各方麵條件不成熟、監管缺乏經驗,T+0交易使得股市過度投機現象比較嚴重,因此,管理層在1995年1月1日開始取消股票的T+0交易,改為T+1交易。該交易制度實施至今。

 

  呂隨啟認為,中國股指期貨設置的門檻把中小投資者擋在門外,只能進行股票現貨交易,當天投資買入一旦失誤,即使知道錯了也沒法賣出糾錯。而機構大戶可以憑藉股指期貨T+0的優勢及時買進賣出對衝保值,這樣既可以拉高誘多套牢散戶,也可以砸盤拋出及時出逃。T+1交易制度讓散戶處在“任人宰割”的劣勢地位,與“公平的市場經濟”及“市場經濟的公平”都是相悖的。[詳細]

  專家:建設開放的資本市場 T+0勢在必行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指出,隨著我國股市的不斷發展和完善,T+1交易的某些弊端也日益顯露,尤其是滬港通開通後,大陸股市T+1交易與香港股市T+0交易無法全面對接,同時,股市現貨的T+1交易與股指期貨的T+0交易無法匹配,難以發揮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作用。

 

  賀強認為,為順利推出股市T+0交易,一方面要對股市T+0交易樹立正確的認識,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賀強建議管理層對股市T+0交易進行充分深入的研究,制定有關T+0交易的交易規則及監管措施,做好推出股市T+0交易的準備工作。賀強建議,應當在大盤藍籌股推出T+0交易,以此作為過度、取得經驗,之後才在股票市場中全面實行T+0交易。 [詳細]

反思之二:新股發行六問題凸顯 改革任重道遠

上市首日秒停成常態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發行的192隻新股,在上市首日無一例外因漲幅觸及“限炒令”極限而遭“秒停”,連續10個交易日以上漲停的次新股比比皆是。[詳細]

配售網上網下不公平

  儘管造富神話不斷上演,但對於參與網上申購的散戶來説收益甚微,數據顯示,新股網下中簽率是網上中簽率的數十倍,機構參與網下申購,收益要遠高於網上申購的散戶。[詳細]

機構霸佔定價話語權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所謂新股詢價成為機構投資者的盛宴,報高價、拉關係、送人情……危害中國股市的健康,這種“坑爹”的新股詢價不要也罷。[詳細]

市盈率人為控制

  上海睿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振寧認為,用行業平均市盈率定義每一個企業,是不準確的,因為每個細分行業、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特點。[詳細]

券商配售存尋租空間

  黃建中教授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推行自主配售權制度,無異於讓保薦人和發行人掌握了數以千萬計的利益支配權,這就難免會造成防不勝防的制度性腐敗問題。[詳細]

存量發行致圈錢頻發

  老股轉讓比例過高,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的圈錢行為。多數投資者沒有嘗到老股轉讓的甜頭,反倒要為老股提前套現買單。在此背景下,不少專家呼籲暫停存量發行制度。[詳細]

反思之三:場外配資的灰色陰影 該如何監管掌控

反思之四:再融資成"抽血機" 三制度硬傷引關注

淪為圈錢利器

  融資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上市公司為發展需要進行正常融資無可厚非,然而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融資變成了“燒錢”,把股市當成了“提款機”。

  據wind統計,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317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再融資,合計融資金額近5500億,大幅超過去年同期,其中有12家再融資規模超過100億。

  而2014年市場,A股推出百億級再融資方案的公司僅有包鋼股份、美羅藥業、中國電建、中信銀行和廣州友誼等5家。另據中國網財經統計A股上半年共發行192隻新股,融資金額1474億。上市公司再融資已明顯超過IPO,成為股市最大的“抽血機”。[詳細]

風險和收益不對稱

  據了解,在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增發往往是宣佈當天馬上操作並且資金到位,一週後就可流通,而國內監管層審批上市公司再融資通常一個月,甚至3-5個月或更久的時間。

  2014年9月5日,福瑞股份披露了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的再融資預案,但為了此次定增,福瑞股份停牌近一個月,遭到投資者普遍質疑。

  對此,經濟學家華生認為,審批時間如果過長,期間市場行情可能發生很大變化,會造成投資者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所以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審批時間有縮短必要,而且,將來趨勢應該是向國際慣例靠攏。[詳細]

尋租空間較大

  據中國網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均在再融資等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發佈前出現漲停、甚至是連續暴漲的現象。

  在A股市場,定增等再融資題材一直備受追捧,涉及該類概念的個股復牌後多數收穫漲停。在巨大利益誘惑下,一些人選擇鋌而走險,四處打探再融資的消息,在停牌前買入,這也成為不少進行再融資的上市公司停牌前股價大漲的主要原因。

  針對再融資過程中信披違規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多數股民建議監管層增加打擊力度,並進一步提高再融資審核透明度。[詳細]

反思之五:違法違規不斷 業界吁加大懲處力度

違規減持頻發

  在這場劇烈波動到來之前,不少上市公司高管及親屬精準高位減持,逃過了此次大跌。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金額4924億元,該數據不僅是2014年全年減持金額的近1倍,更遠超上輪牛市2007年的24.81億元及2008年的19.99億元。[詳細]

違法成本低

  除高管違規減持外,欺詐客戶、價格操縱、內幕交易等行為在資本市場上也層出不窮。

  此之前,山東巨力(現名濰柴重機)也因欺詐發行而被罰160萬,原董事長王清華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但是,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綠大地依然鋌而走險,在招股説明書中虛增收入高達2.9億元。[詳細]

內幕交易屢禁不止

  近幾年來,雖然證監會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釋逐步完善,但A股市場上的內幕交易屢禁不止。

  據統計,2014年有超過60人因內幕交易受到證監會處罰,涉及29家上市公司。其中天威視訊在其啟動重組前後,有多達14位知情者利用自己或他人賬戶買入了該公司股票,獲利匪淺。[詳細]

反思之六:兩融發展"跛腳" 融券做空被指需完善

兩融餘額一度突破2萬億

  據了解,A股場內融資融券業務的杠桿比例通常在1:1左右,市場行情火爆時,據稱也有融資杠桿做到1:3的。今年5月,兩融餘額一度突破2萬億元。

  兩融餘額的累積,既是市場走高的重要動能,也在下跌時成為一把“利劍”。以著名的“昌九生化爆倉案”為例,昌九生化2013年9月16日被調入兩融標的範圍,僅40多天時間,其融資餘額從3800萬元達到最高時的3.54億元。在昌九生化曝出黑天鵝之後,其股價連遭七個跌停板,諸多融資客幾乎傾家蕩産。

  面對兩融的潛在風險,監管層的監管和調控力度也隨著此前A股行情的持續火熱在加大。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南方小康ETF基金經理楊德龍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層是在強制降杠桿,對市場新增資金面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是對券商風險控制的督導。 [詳細]

兩融發展不對稱 融券做空機制不完善

  理論上,融券做空應該與融資形成相互制衡的關係。據悉,美國融資融券比例在3:1左右,而目前,中國融資與融券比例為560:1。另有數據顯示,在 5月20日兩融餘額突破2萬億當天,融資餘額高達1.97萬億,融券餘額佔量很少。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每家券商融券額度僅100億,而融資上限則高達3萬億。因此,A股市場名義上雖然可以融券做空,但是由於券商可融券很少,所以在操作性上融券規模很難與融資相比。造成這種近乎單邊交易局面的,一方面是額度上的限制,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券商自身實力有限,很難對所有標的股進行配置。

  鋻於目前A股兩融標的股眾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建議,需要對兩融標的進行嚴格的管控,在資本市場成熟的國家,類似仙股和粉單市場股票均不能作為兩融標的股。[詳細]

融資融券是否該停掉?專家觀點不一

  早在1996年以前,內地市場也曾出現過類似融資融券業務的市場活動,但因為信用體系缺失、市場投機盛行以及監管不完善等原因,帶來了較大的市場風險1996年,證監會明令禁止了該項業務,直到2010年兩融業務才再度放開,然而跟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中國的資本市場在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相對不成熟的地方。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股市的交易制度不是T+0,同時漲跌幅限制還沒有放開,在這樣的情況下先做融資融券,在發展邏輯上是本末倒置的。

  董登新進一步解釋:“融資融券是信用交易方式,而信用交易需要現貨市場有良好的完善的自我調節機制,那樣融資融券才能給發揮正常的作用。中國股市現在先實行融資融券,這對於本身不夠成熟的市場來説,已經超前。” [詳細]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出品:中國網證券頻道 策劃製作:陳娟娟 時間: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