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中國建設日新月異,為中國實現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
數字經濟時代催生了數字商業新範式,為商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企業如何通過數字化為發展注入新動能。8月24日,在2019全球企業服務大會的企業數字化價值峰會上,用友網路董事長王文京發表主題為《企業雲服務 使能數字化》的演講,分享了企業數字化為企業帶來的全新價值,並分析了企業服務産業在數字化、國産化、全球化三浪疊加背景下的巨大發展機遇。
數字化為企業帶來全新價值
數字經濟帶動數字變革,將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基因源源不斷地注入到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中。王文京表示,在企業數字化的影響下,客戶導向、員工能動、全球資源、數據驅動、智慧運營等幾年前認為是未來的事現在已經發生中國企業裏。未來已經在來的路上,未來已經到了。
數字化為企業帶來全新價值,驅動企業的業務創新、管理變革、金融嵌入、IT升級等,並實現增長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進品質、控制風險等企業運營基本目標。
王文京認為,新的數字經濟時代,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管理方式、商業技術的創新發展將走在世界前列。在商業模式上,中國電商成為全球重要的引領力量;在商業技術上,中國的移動支付、5G、移動終端金融科技已走到世界的最前列。在管理方式上,一種全新的企業形態“生態型企業”在中國高速發展,讓小企業甚至個人可以借助平臺融入到生態中,共用平臺的服務,為業務發展提供全功能的支撐。
企業服務市場處在重大歷史機遇中
“今天的企業服務市場處在一個數字化、國産化、全球化三浪疊加的巨大歷史機遇中”王文京表示。

其中,國産化機遇基於三個重要背景:一是中國本土平臺和服務商基於新一代技術上的創新産品和服務走在全球前列;二是在中國企業資訊系統升級換代的大潮下,企業為了加強自主可控,越來越多的選擇國産的平臺;三是企業服務産業已擁有從提供基礎IT産品,到應用服務,再到專業服務的縱向國産産業體系。
王文京認為,面對三浪疊加的巨大歷史機遇,企業服務産業將走向專業化深耕、平臺化聚合和生態化共榮,實現“三化並進”。
企業服務提供商要在專業領域深耕,追求産品和服務的極致水準。要向平臺化聚合,聚合到大的平臺上和其他的服務商一起服務企業。在平臺化聚合的基礎上,企業服務産業形成生態,共同發展。在産品技術上,要把服務封裝,把技術開放,形成共識標準,推動整個産業的發展。
加速生態建設 共榮企業服務産業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服務提供商之一,用友專注企業服務31年,堅持用創想和技術推動商業和社會進步。在3.0時期,用友通過企業雲服務助推中國和全球企業的數字和智慧化發展。
王文京介紹,用友企業雲服務是綜合型、融合化、生態式的企業服務平臺。
綜合型指用友不止提供單一領域、行業、形態的服務,而是多領域、多行業、多服務形態(平臺服務PaaS、應用服務SaaS、業務服務BaaS、數據服務DaaS等)的雲服務。融合化指用友雲上的各種服務之間是融合的,領域之間(如行銷與財務服務)、領域與行業之間是融合的,平臺服務、軟體服務、數據以及業務服務也是融合。生態式指用友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在這個平臺共用資源,生態夥伴的服務和其他服務是融合發展的,用友通過融合的生態服務企業客戶。
在企業服務産業,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獨撐天下,平臺型企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時期,生態已成為用友的核心戰略、中長期發展的“第一層級戰略”, “融合”已成為用友生態的第一關鍵詞。王文京介紹了用友的新生態戰略—— “融合”戰略,把眾多的企業服務融合在一起,通過緊密的合作來共同服務企業。
用友雲市場已經匯聚4300多家生態夥伴,上架6800多款雲服務/産品,用友的目標是匯聚超過10萬家企業雲服務提供商,共同服務中國和全球企業的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
站在當前時點看,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中國展現了大有可為的廣闊前景,企業服務産業也將擁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和發展機遇,聚焦各自優勢,共同把握新機遇,各盡其能,一起共榮新的數字經濟時代。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