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年 澳門學生話澳門

  嘉賓:北京大學澳門學生 周永豪 林小雯 李德民
  時間:2009年12月8日10:00 
  簡介:他們是在內地求學的澳門學生,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年的見證者、親歷者。他們和我們分享1999年澳門回歸的難忘歲月,也講述身為澳門人對澳門回家十年的見聞感受。 澳門回歸十週年系列訪談《回歸十年 澳門學生話澳門》12月8日為您呈現。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回歸十年 澳門學生話澳門

活動描述

  • 嘉賓:北京大學澳門學生 周永豪 林小雯 李德民
            時間:2009年12月8日10:00 
            簡介:他們是在內地求學的澳門學生,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年的見證者、親歷者。他們和我們分享1999年澳門回歸的難忘歲月,也講述身為澳門人對澳門回家十年的見聞感受。 澳門回歸十週年系列訪談《回歸十年 澳門學生話澳門》12月8日為您呈現。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網,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十週年的紀念日,“中國訪談”製作了一系列的訪談節目,和大家一起回顧澳門這10年來不平凡的道路和它取得的成績。

    今天做客中國訪談的三位嘉賓是正在北大求學的澳門學生,他們將和我們講述他們在求學過程當中的酸甜苦辣和對於澳門回歸十週年的日子他們的特殊感情。

    三位同學好,歡迎你們做客中國訪談。首先請為我們做一個自我介紹吧。

    2009-12-03 09:07:31

  • 林小雯:

    你好,我是林小雯,北京大學中文系,今年大四。

    2009-12-03 09:08:32

  • 周永豪:

    大家好,我叫周永豪,我現在在北大物理學院,也是大四。

    2009-12-03 09:08:52

  • 李德民:

    大家好,我叫李德民,北京大學工學院,在攻讀碩士學位。

    2009-12-03 09:09:08

  • 中國網:

    歡迎三位到節目當中做客。剛才我分別和大家交流了下,知道大家在北京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最長的好象是李德民,多長時間了?

    2009-12-03 09:10:04

  • 李德民:

    7年多了。

    2009-12-03 09:10:21

  • 中國網:

    那應該是從本科到研究生都在北大?

    2009-12-03 09:10:34

  • 李德民:

    是。

    2009-12-03 09:11:00

  • 中國網:

    林小雯和周永豪的是一樣的。

    2009-12-03 09:11:24

  • 周永豪:

    都是三年多。

    2009-12-03 09:11:35

  • 中國網:

    今年是特殊的年份,澳門回歸祖國十週年,每個人的心情都不一樣。作為澳門學生有怎樣的情感?

    2009-12-03 09:11:49

  • 林小雯:

    我覺得因為十週年更多的不像十年前,可能大家是用很喜悅的心情來迎接回歸。10年以後,大家更多的是用總結的心情來看10年取得的成就也好、問題也好,都是用一種總結的心態去看待。

    2009-12-03 09:12:24

  • 中國網:

    也是因為自己成熟了,所以看待的角度不一樣了。

    2009-12-03 09:12:43

  • 林小雯:

    對。

    2009-12-03 09:12:58

  • 李德民:

    相比起10年前的那份激動和喜悅,今年的十週年用一種比較平淡的心情看待10年週年的回歸。畢竟現在走過來,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要用更平常的心情看待,因此未來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所以很高興回歸10週年,看到還是比較平穩,而且取得了不少成果。

    2009-12-03 09:13:09

  • 中國網:

    剛才小雯説10年過後再看待回歸,自己成熟了,看待的角度不一樣,會有一些總結,感覺有很多變化。三位從個人的角度來講,澳門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2009-12-03 09:14:35

  • 林小雯:

    我覺得首先,以前我們很容易的把澳門和香港做一個比較,覺得香港很有自己的特色,很有自己本土的意識。我覺得回歸以來,澳門的意識強了,這一點讓我自己覺得很自豪,因為我們有一些自己的可以和內地、世界上的人説澳門有什麼特色的地方,有什麼我們自己的産業,我們的文化遺産。我覺得有了這個意識,這是讓我覺得變化最大的地方。

    2009-12-03 09:14:59

  • 周永豪:

    我也很同意小雯的説法。我感覺很重要的是有兩個大變化,一個是世界遺産,一個是主權開放,這兩個都是令澳門在中國或者是在世界上都變得有名了,世界遺産也吸引了很多外國和中國的遊客過來看世界遺産。身為澳門人,覺得在那麼小的城市裏面,我們還可以有那麼多特色的東西,所以覺得很自豪和榮幸。

    2009-12-03 09:15:29

  • 李德民:

    站在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回歸前和回歸後的比較是存在感增加了很多,無論是自身的存在感,還是政府管理層方面的存在感,澳門民生方面已經不像過去那樣,一提到澳門就説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現在就説是中國的很特別的地方,是一個特別行政區,而且是澳門人自己管理的。而且從市民角度來看,政府做得事情變化很多,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是為市民做的,這在回歸以前是感覺不到的。可能以前對葡萄牙管制下的印象很模糊,現在對政府的存在感就感覺很強烈,知道他們在幹什麼。比如説馬上有一個一萬塊的基金計劃,所以我們都知道澳門政府對我們的福利都是不斷加強的。

    2009-12-03 09:16:18

  • 中國網:

    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一萬塊基金計劃?

    2009-12-03 09:16:44

  • 李德民:

    澳門政府剛剛通過了一個方案,説澳門政府掙了很多錢,要和市民分享一下,啟動的計劃就是每個人開個戶口,給你存一萬塊錢,當你養老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

    2009-12-03 09:17:22

  • 中國網:

    這也是在增加澳門同胞的存在感。

    2009-12-03 09:17:43

  • 李德民:

    是這樣的。

    2009-12-03 09:19:14

  • 周永豪:

    就是社會福利提高了,這兩年都很多,就是先期分享的計劃。

    2009-12-03 09:19:23

  • 中國網:

    想知道幾位當時是什麼樣的契機使你們選擇到北京求學?

    2009-12-03 09:19:36

  • 李德民:

    當時是這樣的,我對北京有一份比較特殊的感情,因為我在初三那年和一些澳門的學生組織來過北京,當時是參加全國少先隊代表大會。來了以後覺得城市很大,才知道世界這麼大,祖國這麼大,也認識了很多比較優秀的人,也見到了江澤民和朱鎔基先生,知道北京是一個能匯聚人才和精英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變成我嚮往的地方。於是從初三開始我就一直往這方面努力,希望以後在大學的時候能來這邊讀書,見識見識,結交一些好朋友。

    2009-12-03 09:19:49

  • 李德民:

    現在7年的時間過來了,自己怎麼看待當初的選擇?

    2009-12-03 09:22:57

  • 周永豪:

    我和李德民差不多,也是中學時候來到北京。那個時候很有緣,每年都有機會在澳門參加一些組織的活動,然後到北京來參觀、學習。在高一、高二、高三,我都有過來,每次過來感覺都不一樣。第一,可能做的事情不一樣;其次,接觸的人不一樣,因為是和北京的學生,就是高校學生接觸,就感覺北京的文化氛圍和澳門很不一樣,挺喜歡的。而且在高三的時候,我想讀物理,也知道北大這邊是全國物理最好的地方,所以我就想要發奮到北大讀書。

    2009-12-03 09:23:10

  • 林小雯:

    我們三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中學的時候都參加一些澳門社團組織的活動到北京來。因為澳門社團文化挺發達的,我們很多有和內地的交流,所以很多同學在中學的時候就有機會了解到內地的情況,了解到北京的學府是全國最好的學府。所以我從初中開始,老師就會説你用心的讀書,最後就能來北大、清華讀書。

    到了高中的時候,內地給了澳門一個比較特殊的入學方式,就是優惠一點的,讓我們可以用推薦的方式去申請到北京的學校。那個時候知道有這個機會,就覺得一定要好好把握,因為這對內地的同學來説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更加珍視。

    2009-12-03 09:23:42

  • 中國網:

    我覺得幾位的普通説的非常好,但是聽説最初的時候還是有語言障礙的。比如説周永豪説的東北話聽起來就比較費勁,那個時候是不是因為語言的問題會有一些故事和笑話?你們怎麼樣練普通話去和同學交流。

    2009-12-03 09:24:11

  • 林小雯:

    當時內地的同學很照顧我們,就是我説的不標準他們也不糾正,他們都聽習慣了。

    2009-12-03 09:25:57

  • 中國網:

    但是你自己聽起來會有一些不懂的怎麼辦?

    2009-12-03 09:26:16

  • 林小雯:

    還是自己勇敢一點和人家溝通,不要怕自己説的不好。其他的同學還是很願意把你説的不好的地方和你説,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就説得流利了。

    2009-12-03 09:26:28

  • 周永豪:

    我記得第一天到北大的時候,印象很深刻的一點是室友都是北方人,他們在聊天,我都聽不懂。很多人説的是東北話,還有很多方言,我都聽不懂,我就質疑我的聽力是不是有問題。主要是後來慢慢的聽多了,聽習慣了,忽然覺得口音很有趣。我有一個朋友是天津人,他平時説的方言我覺得很有趣。

    2009-12-03 09:26:37

  • 中國網:

    你能模倣兩句嗎?

    2009-12-03 09:26:54

  • 周永豪:

    模倣不能,但是有一些方言我會學習一下,口音可能學習不了,比如“哥們兒”、“沒事兒”,方言裏面我們都會到多數交流,現在知道了北方方言是怎麼回事。

    2009-12-03 09:27:08

  • 中國網:

    現在要你模倣的話,可能覺得還有一些困難,但是聽已經基本沒有問題了。

    2009-12-03 09:27:33

  • 周永豪:

    已經聽習慣了。

    2009-12-03 09:27:45

  • 李德民:

    對於説普通話來説,困難可能不太大。因為我們從小學開始已經有了普通話教育,而且在中學有些課是用國語教育的。但是來到北京以後,就發現他們未必説的就是標準的普通話,帶方言的我就反應不過來了。比如上課的時候老師説一些比較專業的詞彙,完全沒反應過來在説的什麼,因此只能下去自己看書,這個比較痛苦。

    2009-12-03 09:28:08

  • 中國網:

    和同學交流起來,特別是內地的同學,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和你們交流?比如説他們對澳門的哪些方面感興趣,或者是你們想了解內地的方面?

    2009-12-03 09:28:24

  • 周永豪:

    我覺得剛來的時候,第一天、第二天的時候,經常會問的就是關於澳門賭博的東西。因為澳門有很多賭場,博彩業也比較發達,他們會經常問相關的問題。那個時候交流更多的是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因為教育方面兩個地方的教育體制很不一樣。比如説他們是很辛苦考過來的,相對我們來説是機會多一些,比較容易能夠來北大學習,更多的是這方面的交流。

    2009-12-03 09:28:52

  • 中國網:

    剛才你説到兩邊的教育體制很不一樣,能為我們講的具體一些嗎,就是怎麼樣的不同?

    2009-12-03 09:29:22

  • 周永豪:

    比如説在澳門可以分為兩類的學校,一種是天主教的學校,我就是天主教學校的。另外一種用澳門話來説就是“紅底”,就是和內地聯繫比較多的。比如説在天主教學校裏面,可能很少會有機會了解到一些關於中國的資訊,可能更多是西方文化的熏陶。我們每天早上還要祈禱,下面還有彌撒。相對來説,我覺得相對內地同學來説澳門學習沒有那麼辛苦,社團活動比較多,可以參加很多活動。

    2009-12-03 09:29:33

  • 林小雯:

    我覺得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我們講什麼語言,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是講廣東話的,就問我們是不是會説葡語,其實我們不會説葡語。還有有些文化上的,比如我們看什麼電視節目,另外他們很喜歡的電視劇,在澳門可能是不看的,因為我們看的更多的是受香港文化影響比較多的節目。像這些問題他們都會問到。

    2009-12-03 09:30:40

  • 中國網:

    你們剛才説了剛才為什麼選擇到北京,到北京大學來求學,是因為在中學或者是高中時代參加了一些社團,覺得這裡文化底蘊很豐厚,要勵志考過來。經過在北大幾年的學習,你們自己切身的感受是什麼,北大給了你們哪些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2009-12-03 09:30:57

  • 周永豪:

    我覺得其實來之前的想像和到現在對比一下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剛來的時候,經常聽到老師或者是父母們説澳門城市的學生是比較活躍和活潑,比較外向。但是過來北大以後,我不見得是澳門學生特別的活潑,內地的學生就只會學習,不會和人交流,不是的。反過來,我在北大看到了什麼叫活潑,什麼叫外向,這和我的想像的很不一樣。我以前會想,身為一名澳門學生,到這裡學習有什麼優勢呢,我就想可能外向是一點,另外可以多認識一些朋友,但是內地學生的交流能力也很強。

    2009-12-03 09:31:14

  • 林小雯:

    我覺得內地學生個人研究的能力很強。因為澳門人可能習慣同學團隊一起工作,以一個小組的方式一起,總是一幫同學開心的一起做。但是內地的同學更加喜歡于自己的個人創造。

    2009-12-03 09:31:51

  • 李德民:

    對於我來説,印象當中北京是一個人才齊聚的地方,來了以後覺得就是這樣的。剛來的時候,覺得他們的學術水準太厲害了,自己怎麼那麼弱,存在感就沒有了,覺得自己像一粒大米,掉進大海,找不到自己在哪。剛開始的印像是他們為了應付考試製度,一步一步的過來,他們學的比較紮實。印象當中,他們可能是精力放在學習上去。

    但是來之後我發現他們除了在學習方面之外,他們在其他方面都很牛,和我想像的不一樣。我以為澳門是學習完目前的東西以後,就可以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把自己的東西學好了就可以玩了。他們雖然他們學習壓力很大,但是他們感興趣方面的東西比我們還要強,不見得我們投入的時間多,就比他們牛。他們也是全面發展的,和我的想像不一樣。

    2009-12-03 09:32:53

  • 中國網:

    剛才幾位同學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很多網友還不知道,三位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北京大學港澳臺活動中心的骨幹。那就要組織很多學生的活動,特別是像今年澳門回歸祖國十週年,還有很多的活動需要策劃和組織。講講你們在策劃和活動當中的酸甜苦辣。

    2009-12-03 09:33:52

  • 林小雯:

    今天大四,就沒有參加那麼多的活動。去年主要在北京市澳門文化交流協會,在裏面我們經常會舉辦一些活動給內地的同學,讓他們更多的了解澳門的事情。我們辦了一個粵語班,推廣澳門的文化,一方面也是文化,一方面也是我們的語言。我們辦的時間不是很長,就四節課,但是在裏面,他們有很多對澳門的誤解都會消除。比如説他們都不知道澳門是講粵語的,他們在這個班級裏面可以學習粵語。我們也會和他們介紹澳門的文化遺産,他們才知道澳門除了賭場以外還有更多的文化東西。課節完成以後,很多同學都對我們很感激,覺得你們辦了這麼好的一個活動,讓我們認識了澳門那麼多。雖然他們對澳門回歸祖國也是很激動,但是他們真正對澳門的認識很少,其實我們辦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2009-12-03 09:34:08

  • 中國網:

    以學習語言的知識為為載體,來介紹澳門的知識,所以能夠拉近和同學的距離,所以會很受歡迎。永豪和德民也策劃了很多的活動,應該很有感受。

    2009-12-03 09:34:33

  • 周永豪:

    是。我在高一開始是就進學生會工作,慢慢幹上癮了。中學的時候辦了很多活動,到北大也參加了北大澳門交流協會,也辦了很多活動。我記得以前辦過很多大型活動,一個是迎奧運,就是澳門學生慶祝2008年奧運。那個時候很忙,既要兼顧學業,又要兼顧活動。

    2009-12-03 09:35:35

  • 中國網:

    那你應該很有經驗,從高一開始當學生幹部,應該會很好的處理兩者的關係。

    2009-12-03 09:35:54

  • 周永豪:

    要是沒有這個經驗的話,我估計就負擔不了了。因為澳門人比較少,每個人都是精英,都要分擔很多的工作,所以那個時候怎麼樣平衡學業和社團活動,這之間的時間分配也是一個學問,那個時候是挺講技巧的。

    2009-12-03 09:36:08

  • 李德民:

    我來北京7年多了,在澳門交流協會我一直在裏面做。今年有很多的大型活動,有他們説的粵語班、奧運活動等等,還有一些國際文化節和論壇方面的活動。這種活動做完的確很開心,很有成果,可以和內地同學較,通過文化宣傳,教他們粵語,可以拉近大家的距離,但是的確很辛苦,而且有很多同學需要去幫忙。

    2009-12-03 09:36:27

  • 中國網:

    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在裏面了。 隨著你們的工作越來越多,比如説開辦粵語班,還有2008年奧運的活動,和大家的交流越來越多,是不是內地的學生對你們感興趣的問題就會轉變方向,不再是説你們的賭博技巧怎麼樣,那邊的賭業怎麼樣。是不是換了其他的方向?你們有這種感受嗎?

    2009-12-03 09:36:51

  • 周永豪:

    這裡也有一個導向。比如我們宣傳澳門的時候,除了他們最關心的賭博問題以外,我們也會更多地突出澳門辦過什麼體育比賽,因為澳門有很多漂亮的景色,我們這幾年也經常發圖片,讓大家看一下澳門的夜景怎麼樣,澳門的希望大橋怎麼樣,更多的讓他們對澳門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而不是就知道賭博。

    2009-12-03 09:37:22

  • 中國網:

    我們也採訪過一些研究澳門方面的學者,他們在很多年前就提出,説要發展文化澳門。實際上,澳門的文化底蘊是非常深厚的,而且非常多元化,但是我們很多人對它了解的不多,更多的是在澳門回歸5年或者是10年的時候去關注澳門。我們應該在平常形成一種良性和特別多的方式去了解澳門。對於發展澳門,你們有自己的感想,比如在舉辦學生活動的時候刻意向大家宣傳一些有關澳門文化方面的知識。

    2009-12-03 09:37:47

  • 周永豪:

    對。 其實我們辦這些活動都會有一個宗旨,就是宣傳澳門文化。比如説國際文化節,比説粵語班,就是想向大家展示澳門的各個方面。因為我們的活動是很頻繁的,所以想讓同學過幾個月就看到澳門的活動資訊,就想起澳門這個地方。比如説我們辦的活動,發一些禮物,嘗一些澳門的小吃,或者是網上的問答比賽,通過這些方面讓他們更多的了解澳門。

    2009-12-03 09:38:42

  • 中國網:

    從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到今年2009年,十年的時間過的特別快,感受最深的是唱《七子之歌》的小女孩如今都是大姑娘了。我們如果把時間倒回到十年之前,三位那個時候可能是不到10歲的樣子,講講那個時候對於澳門回歸的你們的記憶是怎樣的?

    2009-12-03 09:39:09

  • 李德民:

    我當時是初三、高一左右,當時是學校組織學生去迎接解放軍,駐澳部隊,他們開車過來,我們在路上守候他們。當時是左手拿著中國國旗,右手拿著澳門特區的區旗,一直在搖。等了很多,終於來了。當時看到他們開車過來,很帥,他們看到我們就向我們行軍禮,下面就歡呼、沸騰了。當時看到他們就很激動,感覺他們過來了,澳門就安定了。因為當時澳門回歸之前的治安不是很好,大家就覺得解放軍來了就會好的。當時的交界儀式是看電視直播的,看到中國軍人在行軍禮、升旗儀式,很有存在感,覺得澳門回到我們自己手上來了,以後是自己管自己了。

    2009-12-03 09:39:28

  • 中國網:

    周圍的親人和朋友的感覺怎麼樣?

    2009-12-03 09:39:58

  • 李德民:

    當時整個社會的氛圍都是這個,包括做什麼活動,書法比賽寫的內容就是回歸的對象,還搞了很多慶祝活動的東西,也是為了回歸而表演的。整個社會都在談這個事情,覺得很雀躍,有回家的感覺,覺得終於不再受外國人管制了,覺得很欣慰,親人、同學、老師都是這樣的感覺。

    2009-12-03 09:40:09

  • 中國網:

    澳門回歸是回家的感覺,看到駐澳部隊覺得是親人到了。你們兩位呢?那個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記憶?

    2009-12-03 09:40:53

  • 周永豪:

    因為比較小,我不太記得當時是怎麼樣。那個時候差幾年就是懂事、不懂事的分界線,唯一記得的就是治安的問題,經常會聽家人説他們會怎麼看待這個回歸。我們家人都是説治安的問題,就説回歸以前黑幫勢力很大,回歸以後治安有整頓,有解放軍,感覺上這是回歸前後的變化。

    2009-12-03 09:41:08

  • 林小雯:

    我覺得當時我最有印象的就是我們在回歸前後幾年,每年都會有一些作文的比賽,因為我是中文系的,小的時候經常寫作,每一年迎回歸倒數1週年,倒數2週年,回歸1週年、回歸2週年,每年都在寫。其實我們每年都試圖去更多的了解回歸以前、以後的心態變化。我覺得特別有感受的就是,回歸以前大家很雀躍,很期待,但是有一些迷茫,就是不知道回歸以後會怎麼樣,我們能夠想像的就是50年不變,只能想像到我們可能會平穩的發展,治安會更好。但是回歸以後有更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所以我覺得這10年的發展很快,像賭博業的開放,都是我們10年以前想像不到的事情。現在看起來覺得10年前寫的文章特別的有意思。

    2009-12-03 09:41:27

  • 中國網:

    你對你曾經的文章有些段落還有印象嗎?

    2009-12-03 09:42:01

  • 林小雯:

    那個時候就對10年後有一個模糊的想像,覺得回歸以後我們治安也好了,生活很幸福,覺得只有那種很美好的想像。但是回歸以後那種變化是想像不到的,有很多重要的事件發生了,也有很多難關我們都度過了。

    2009-12-03 09:42:11

  • 中國網:

    那個時候想像只是存在腦海當中大概的一個藍圖,但是沒有想到10年經歷了這麼多,取得了這些成績。剛才我注意到德民在説澳門回歸的時候你上高一,有沒有經歷像小雯所經歷的過程,感覺每一年的變化都是很明顯的?

    2009-12-03 09:44:26

  • 李德民:

    當時我覺得回歸兩年之內明顯的變化還是體現不出來,因為變化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覺得當時要過來北京之後,慢慢看時間發展了,看政府做的事情比較多了,就覺得整個社會結構開始有些轉變,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

    2009-12-03 09:49:50

  • 中國網:

    但是心裏覺得踏實了。

    那個時候幾位還在讀是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學。那個時候澳門同學通過什麼樣的途徑來了解祖國,除了剛才説的要參加社團,或者是去北京和其他地區去旅遊以外啊,還有什麼其他的途徑來了解祖國嗎?

    2009-12-03 09:50:35

  • 周永豪:

    因為我是天主教的學生,的確沒有什麼途徑,更多的可能是在歷史課堂上,就是在初中的時候講一些中國的近代史,大家才大致的了解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大概是什麼樣子。但是真正理性上對祖國沒有太大的感覺,更多的是到北京來,親身體會中國是怎麼樣的,有奧運、有國慶,後來才慢慢的了解祖國。

    2009-12-03 09:51:42

  • 中國網:

    像你們這樣有機會到祖國來看一看的澳門學生多麼,機率大嗎?

    2009-12-03 09:53:17

  • 周永豪:

    我感覺也不少,每一年都有100人的團隊,就是京港澳學生交流營,每年都會辦,到北京這邊。除了這個以外,各個社團都會辦一些活動,感覺這種機會挺多。

    2009-12-03 09:53:29

  • 中國網:

    德民當時是在高中,那個時候你周圍的同學有沒有一些其他的途徑來了解祖國?

    2009-12-03 09:54:12

  • 李德民:

    當時作為高中學生來説,去了解祖國的動機是被動的,都是在課堂上老師會講關於祖國的發展情況,在電視上了解祖國的新聞介紹,主要是這兩個方面。自己是很被動的接受這些資訊,不會有太多其他的途徑,除了去交流以後,就沒有其他太好的途徑了。

    2009-12-03 09:54:34

  • 中國網:

    所以直接到祖國來看一看,來實地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從那個開始,三位下定決心要到內地上大學。就目前幾位的學生經歷和生活經歷,你們覺得內地的學生和澳門的學生如果要加強了解的話,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談談你們的意見,因為你們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你們有什麼感受?

    2009-12-03 09:54:48

  • 林小雯:

    我覺得像台灣和香港的社團,在學校裏面的宣傳更重要,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和內地同學進行交流而且是面對面的,這種效果特別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內地同學在香港、澳門、台灣讀書,我覺得他們可以回去宣傳兩地不同的文化,這種效果非常好。

    2009-12-03 09:55:00

  • 周永豪:

    我覺得和小雯説的一樣,都是親身體會,澳門學生到內地學習,內地學生到澳門學習,這種學習上的交流可能更多的對於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是比較好的雙方了解的途徑。

    2009-12-03 09:55:27

  • 李德民:

    大陸和澳門之間學生的互動,交流是一個雙向的學習。我們到內地來學習,他們到澳門學習,在這裡生活,和澳門同學一起上課和生活就會可以深入的了解,我覺得了解是要建立在平時生活的基礎上的。如果了解只是靠我們辦活動的話,可能那個效果不會很好,還是需要長時間的在一起進行交流。比如説剛才説的交流團過來看,如果時間短,我可以換一個其他的形式。比如我們去年和廣東佛山的同學去廣西支教,我們有比較長的時間能和廣東的同學一起交流,還能去廣西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我覺得這種形式的確是比較好的,比較有效的。

    2009-12-03 09:56:08

  • 中國網:

    我很想知道幾位同學對自己畢業以後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什麼樣的打算?是打算在北京,還是打算在澳門,大概從事什麼方面的工作?

    2009-12-03 09:56:44

  • 李德民:

    我的首選還是想回澳門,想對澳門做一些貢獻。因為澳門畢竟是我生活十多年的家,我對澳門有歸屬感,我希望澳門建設的更好,而且澳門回歸了,有很多機會,可以在那裏一展身手。而且我從小有一個志願,就是為百姓謀福利,先從澳門做起。所以希望回去澳門,畢竟做什麼工作都好,可以為澳門出一份力,做一點貢獻就好。

    2009-12-03 09:57:58

  • 周永豪:

    特別巧,今年我們三位都畢業,其實最近在規劃,可能大四完以後我會出國,或者留在北京也有可能,還是讓命運來選擇我。在職業規劃方面,雖然我是物理學院的,但是我現在還在修經濟雙學位,可能以後我會在經濟方面發展。因為有一個比較新興的學科,就是經濟物理,但物理或者是經濟物理,在澳門可能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因為澳門可能在學科方面還是比較狹窄,可能更多的我會留在中國,或者是香港,反正就是中國的地方,去繼續我之後的職業生涯。

    2009-12-03 09:58:17

  • 林小雯:

    其實今年我們想了很多,我也是偏向於繼續深造,但是深造以後回來是要從事什麼,這也是我更加需要想的。我們的想法是,我們在北京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有的時候覺得澳門很多是産業方面比較單一,覺得澳門對於我們長遠的發展不是很有利,但是有時候想深了以後,覺得我們在內地了解了這麼多,其實更加應該在澳門去做一個橋梁的工作,就是把澳門和內地的優勢互補,讓澳門能夠和珠三角地區合作,做一些自己的貢獻。因為確實很多沒有在內地學習和工作過的人,對內地的情況不太了解,對他們的工作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不是很了解。我想我們應該在這方面發揮自己的力量,這樣也會使澳門的産業往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這是我們經常討論的,也很希望在澳門做一些自己的貢獻。

    2009-12-03 09:58:40

  • 中國網:

    剛才説三位今年都要畢業了,也是處在壓力非常大的階段,有很多選擇需要自己思考去定位的時候。又恰逢是澳門回歸10週年,有很多活動需要去策劃,未來有什麼樣的活動,幾位大概有什麼樣的安排,為我們介紹一下?

    2009-12-03 09:59:14

  • 李德民:

    我們澳門協會有一個自己的系列活動,包括圖片展,還有“放飛心願”的風箏比賽,還有“大聲公”,就是説出一些祝福祖國60週年,祝福澳門十週年的祝福話,看誰比較大聲。還有在網上問答比賽,都會在12月20日之前結束,現在已經進入到實質性的工作,也是比較緊張。還有一些會演方面的東西。

    2009-12-03 09:59:32

  • 周永豪:

    我們在12月5日會有一個全國澳門學生慶澳門十週年回歸的活動,那個活動非常好。那是澳門有一個社團組織的活動,在台灣、上海、武漢廣州都有活動,最後在12月5日在北京最後一站,來辦這個活動。而且那一天在全國各地,就是有澳門學生的地方就會有代表過來活動現場,大概100多人來參加這個活動。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一個資訊,就是和社會説現在澳門已經回歸祖國十週年了,現在在內地已經有很多的澳門學生在這裡讀書。很想把這個資訊告訴給所有人聽。最近就忙這個事情,而且還要忙畢業的申請,所以挺糾結的。

    2009-12-03 09:59:53

  • 周永豪:

    德民在忙著寫畢業論文,我們在忙申請出國,還要兼顧學業,所以事情很多,壓力很大。

    2009-12-03 10:00:49

  • 林小雯:

    我覺得我們的同學,女生也是非常積極的參加活動。我一方面要準備申請,但是也會非常支援他們的活動,希望大家都一起來完成我們的使命。我覺得在這回歸10年慶典的時間和大家一起去宣傳澳門回歸10週年的資訊。

    2009-12-03 10:01:06

  • 中國網:

    我還有一點特別想問幾位,就是作為年輕人可能有很多機會到內地來學習和生活,和內地有機會實實在在的接觸,和沒有來過的人感覺會不一樣。作為你們學習了一段時間,回到澳門之後,你們周圍的親人、朋友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機會來到北京,他們對這邊的認識是不是還需要你們去告訴他們真實的北京,真實的祖國大陸是什麼樣子的?

    2009-12-03 10:01:45

  • 林小雯:

    這個情況經常發生,有時候比如説非典,還有H1N1流感,他們很擔心,覺得內地會不會生病了都不會公報,他們很擔心這種問題。但是我們覺得在這裡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的大,像內地很多事情都很開放,反而是港澳臺如果對內地不了解,會有很多這種擔心。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個資訊告訴他們,讓他們不會那麼擔心。

    2009-12-03 10:02:11

  • 周永豪:

    我覺得要讓澳門的人更加了解內地的同學不是只會讀書的人,我經常會糾正他們這一點,因為我的體會太深刻了。他們在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我會説內地的同學是很活躍的。還有一點,因為我們每逢“十·一”“五·一”,我們也會組織大家去附近看一下祖國是什麼樣的。我們也會經常把經歷和家人和朋友去説,他們也特別羨慕,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機會。比如説沒有放假,而且比較遠,他們要過來旅行可能是一個大計劃,對於我們來説可能就是背一個書包,出去幾天就回來了。

    2009-12-03 10:04:13

  • 李德民:

    親人了解祖國就是通過電視新聞,有一些比較片面,或者是對內地有一些誤解,我們作為澳門學生在內地讀書,我們親身去過內地很多地方旅遊和考察,都有一些了解,回去以後我們還是要一點一點和他們説。其實中國內地發展的很不錯,他們可能覺得中國某些地方比較落後,可能生活比較差。雖然內地某些省份、城市,可能與沿海地區相比沒有那麼發達,生活沒有那麼富裕,但是其實還好,他們可能有一些片面的誤解,我們有必要和他們糾正。

    2009-12-03 10:04:42

  • 中國網:

    其實你們一直在做橋梁的工作,不僅是畢業以後在做,你們到內地求學以後就已經在家人和內地學生之間起到一個橋梁,我可以感受到。對於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對於祖國60歲的生日,你們三位分別有什麼樣的祝福?對於澳門回歸10週年又有什麼樣的祝福?分別為我們談一下。

    2009-12-03 10:06:32

  • 李德民:

    對於祖國的祝福:希望未來中國發展風調雨順,不要出現這麼多的天災人禍;希望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生活和諧。對於澳門的祝福:希望澳門能平穩發展,一步一步的走,不要太著急,不要光看到錢,錢現在已經很足夠,所以希望澳門能夠多元化一點,發展平穩一些,不要太著急。

    2009-12-03 10:07:24

  • 周永豪:

    我有一個希望,就是希望40年以後,中國的百年大慶,澳門的50週年回歸,希望那個時候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用我們的雙手建立起來的中國和澳門可以很繁榮昌盛,在世界可以有一席之地。

    2009-12-03 10:07:51

  • 林小雯:

    我希望澳門和內地一樣,希望澳門的人民一樣能夠為內地貢獻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也希望中國人民能夠為世界上的人民提供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09-12-03 10:08:03

  • 中國網:

    謝謝三位同學,非常感謝你們今天在學業和社會活動非常繁忙的時候來做客我們的節目,祝願三位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心願,也祝願我們的祖國明天更美好,祝願澳門的明天更美好。謝謝三位,謝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2009-12-03 10:08:13

  • 中國網:

    責編:常海燕 / 主持:崔鈞洋 / 文字:崔鈞洋 / 攝像:龐睿、高聰 / 導播:李哲 / 後期:鄭海濱 / 攝影:王銳

    2009-12-08 09:57:49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091125.wmv

圖片大圖:

  • 在北大求學的澳門學生林小雯

    中國網 王銳

  • 在北大的澳門學生李德民

    中國網 崔鈞洋

  • 澳門學生話澳門

    中國網 崔鈞洋

  • 在北大的澳門學生周永豪

    中國網 崔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