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老屋 富民增收(提振消費一線觀察)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喚醒”老屋 富民增收(提振消費一線觀察)

2025-04-11 09: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我家的老房子,還能不能納入改造?”謝新華問。

方傑樂了,“想好了?”

“這是好事嘛,有搞頭。”謝新華笑答。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保和瑤族鄉月峰村,不少瑤族老屋獨具特色,卻長期閒置。而鄰近的仰天湖大草原景區,因生態保護需要,對餐飲住宿項目嚴格限制。

閒置老屋和文旅發展之間,怎樣更好適配?

“這‘潑天的流量’,我們一直沒接住。過了好幾年,就搞了幾家小土菜館。”剛卸任村黨總支書記的陳澤志很懊惱。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探索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北湖區“喚醒老屋”試點工作,是從2023年開始的。

“我們做過摸底調查,全區35%以上的農村房屋長期處於閒置狀態。”北湖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何琳琳介紹,“在前期試點工作基礎上,計劃用3年時間改造老屋300棟、打造10個特色村落,帶動更多農民分享文旅融合的紅利。”

“從既往經驗看,單打獨鬥不行,必須面向市場,集中開發運營。”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鄉村規劃師方傑,經北湖區政府牽線,走進月峰村。

聽説要改造老屋發展旅遊,質疑聲不少。

“就怕不長久。”“有些村也搞過,最後爛了尾。”

思來想去,謝新華明確表示“不參與”。

培育核心競爭力,要靠文化賦能。

“不能走傳統農家樂吃、住、遊的老路,‘網紅’變長紅,得有文化底色。”村民的反應,方傑並不意外,“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都能成為喚醒鄉村沉睡資産的力量。”

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月峰村圍繞瑤族文化特色做文章,打造仰天湖大草原景區的遊客承載地。

在當地政府和村“兩委”支援下,方傑牽頭在月峰村辦了一場瑤族“盤王節”活動。幾千名遊客慕名而來,熱鬧極了。

北湖區雙管齊下。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帶村民到先期試點村取經,眼見為實,村民吃下定心丸。

村民大會上,首批18戶村民摁下紅手印,將閒置房屋出租給村集體合作社,再統一交由企業進行改造運營。

強化利益聯結,才能凝聚合力。

“‘喚醒’老屋,促農增收是目的。”何琳琳説,“既要政府引導、鎮村組織、市場運作,更要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保障村民權益:企業投資300萬元,各級産業發展項目資金等投入60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入股經營,每年預計收益40萬元。深度協作,引進的企業和村集體、村民之間形成了穩固牢靠的利益共同體。

藝術社區、扎染工坊、瑤族文化館、鄉村公益課堂……幾個月下來,幾棟老房子脫胎換骨,文化元素聚集、場館設施完善。

在北湖區,閒置老屋正逐步盤活。

在保和鄉小埠村,明清時期的湘南民居經統一改造,日接待遊客上千人;在華塘鎮塔水村,“藝術小院”+特色民宿,帶動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3.5萬元,村集體收入較“喚醒老屋”前增長5倍……

在方傑帶動下,一群藝術家陸續入駐月峰村。5月份,這裡還將舉辦藝術節。

“這碗‘旅遊飯’,月峰村端上了,還得端牢了。”對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陳澤志格外期待。

【責任編輯:孔令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