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招市場看人工智慧産業人才供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從春招市場看人工智慧産業人才供需

2025-04-07 09:18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浙江杭州春季首場大規模線下人才招聘會,830家企業推出2.1萬個崗位,半數聚焦人工智慧演算法、大模型研發;華東理工大學春季重點單位專場招聘會,前十號展位成了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的“熱門求職走廊”……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不少用人單位“擴招”相關崗位。

“人工智慧+”為就業市場提供新機遇。當前,在就業市場活躍的人工智慧崗位有哪些?反映出怎樣的産業發展趨勢?長期來看,人工智慧産業哪些職業值得關注?近日,記者走進校園和産業應用一線採訪。

人工智慧廣泛落地,演算法人才供需兩旺

寧夏吳忠利通區扁擔溝中心學校,是當地智慧課堂創新實踐應用項目試點校。智慧教室裏,一堂語文課正在進行,學生們分組討論,並通過平板電腦將答案上傳系統。

“27次問答,追問佔比22%。”下課後,教師收到一份人工智慧課堂報告,涵蓋師生問答、課堂行為等,提醒其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這份報告源自2000公里外的廣東,由廣州視睿電子科技公司研發的課堂智慧反饋系統提供。

“報告的生成離不開背後的演算法工程師。”吳捷是廣東工業大學碩士生,在視睿科技自然語言處理方向的演算法工程師崗位實習。這段時間,他參與了課堂智慧反饋系統的數據處理,以及大模型訓練、評測工作。

“系統搭載了教育大模型,我們對課堂環節進行多模態數據採集和分析,讓系統準確捕捉師生問答等有效資訊,反覆學習這些數據。”吳捷説,與此同時,將教育教學理論轉換為人工智慧掌握的語言,訓練其提出專業建議。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向更多場景延伸,“人工智慧+”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人工智慧+教育”“人工智慧+金融”“人工智慧+醫療”……傳統行業迎來智慧化新機遇。

以視睿科技為例,其主營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交互智慧平板等人工智慧産品,廣泛應用於家電、教育、企業服務等領域。“人工智慧技術涉及研發、生産、服務全流程,需要大量演算法人才。”公司首席技術官楊銘表示。

在多地春招市場,演算法工程師崗位供需兩旺。招聘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春招,機器人演算法工程師招聘同比增長超30%。從行業分佈看,招聘機器人演算法工程師最多的行業是人工智慧。

“一方面,要對現有大模型進行性能調優及工程化落地,通過技術創新降成本;另一方面,需突破具身智慧、多模態融合等技術瓶頸。這些技術需求,帶動了演算法工程師等崗位的招聘需求。”楊銘説,“數理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只要具備一定的人工智慧學習背景,我們就非常歡迎。”

算力需求激發關鍵硬體發展潛力,為求職帶來利好

算力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快速應用發展,也增加了對高算力、高性能的人工智慧加速器的需求,相關産品産量快速增長。

“人工智慧加速器是專門用來加速人工智慧任務處理的硬體,能快速理解大量資訊,幫助手機、電腦等設備完成以往難以高效解決的任務,比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王旭航即將畢業,入職上海華為技術公司從事研發工作。

“讀博期間,我見證了人工智慧從起步進入‘深思考’階段,用戶需求指數級增長。這讓我們相關專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選擇面更寬了。”王旭航説,這幾年明顯感到人工智慧加速器研發崗位的需求在增加,“我應聘的崗位今年還招了幾名博士生和碩士生。”

“在企業辦公、工業網際網路等場景中,高效部署人工智慧加速器非常重要。我未來參與研發的主要涉及通信領域,通過設計專用的人工智慧加速器提高運作效率。”王旭航介紹。

根據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2024年我國智慧算力規模同比增長74.1%。“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加速器作為關鍵硬體,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張婭表示,對有志於投身這場科技革命的年輕人來説,正是抓住機遇的時候。

這兩年,張婭指導的一些學生也進入科技企業從事相關工作。“人工智慧加速器設計和研發是跨學科的,不僅需要深厚的電子工程知識,還要對電腦體系結構、機器學習演算法有較深刻理解。”張婭説,相關團隊通常由軟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和系統架構師等組成,“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為學生求職帶來利好。”

採訪中記者發現,有的地方積極佈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才同步推進,通過項目落地匯聚人才要素。多地在人工智慧人才吸引和産業佈局方面主動作為,以在人工智慧産業競爭中贏得先機。

建造維護“數字高速公路”,相關崗位增加

“請規劃最快的回家路線。”杭州一名車主坐進汽車,對著車內搭載的智慧系統發出指令。幾乎同一時間,車輛啟動導航,根據實時交通資訊選擇最佳路徑。要想語音指令快速響應,讓系統迅速做出可靠判斷,就需要數據傳輸更高效。

數據,是人工智慧大模型訓練的“燃料”。通過海量數據的訓練,大模型才能具備強大的泛化能力。近年來,數據科學家、分析師、工程師等,成為人工智慧領域較受歡迎的崗位。與此同時,一些聚焦技術底座的職業,因其處於打基礎、利長遠的重要環節,也受到科技企業關注。

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席少珂前不久通過校園招聘,收到阿裏雲智慧集團的錄用通知,崗位是網路技術高級開發工程師。“我報考的基礎設施事業部負責為用戶提供計算、存儲、網路等基礎雲服務。”在她看來,這個崗位就是為人工智慧世界建造和維護“數字高速公路”“超級計算工廠”。

“大模型訓練過程中,海量數據進出伺服器。我們會研究設計更寬敞快速的數據通道,讓訓練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席少珂説,數據既要“跑得快”,還要“不迷路”。比如,當伺服器宕機,數據傳輸需要自動切換路線,繞過“危險路段”。“我們的工作可以讓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更高效、更穩定。”

這類崗位需求為何增加?席少珂認為:首先,人工智慧網路基礎設施涉及硬體傳輸、協議設計、故障容錯等多個細分領域,需要大量網路“匠人”各展所長。其次,技術底座一旦出問題,會影響用戶安全、企業利益,這就要求每個技術細節極致打磨。最後,隨著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網路技術必須同步升級,既要追趕現有技術,又要預研未來需求,需要更多人手參與快速迭代。

據介紹,阿里巴巴集團已啟動春季2026屆實習生招聘。更加注重人工智慧方向,相關崗位佔比近五成;部分人工智慧業務部門佔比更高,在阿裏雲超80%。阿裏雲資深招聘總監曹彬介紹,公司涉及數據的崗位增多。比如多模態工程師,開發和優化支援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模態數據的人工智慧模型;再如合規專家,制定人工智慧系統的數據隱私保護策略,確保技術應用符合法律法規。

校園招聘中,人崗相適度如何?曹彬告訴記者,隨著新崗位需求擴大,存在一定的人才結構性短缺。“從企業用人角度看,打好理論基礎的同時,希望增加與應用場景相關的實踐經歷,人才培養與技術迭代同頻共振。”

面對産業發展“熱度高”,專家表示,人才培養要“冷思考”。“行業對高層次、具備綜合能力的人工智慧人才有著較大需求。”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王亮表示,近年來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的報考升溫,但關鍵在於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注意品質的提升和人才的合理分佈。未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深入應用,不同層次和領域的人才需求會更加細分,高校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計上應更加注重人才的差異化培養,以適應不同産業方向的需求。(黃超)

【責任編輯:孔令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