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全部編制完成
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蘆曉春)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全面提升鄉村規劃引領效能助力首都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專場發佈會上了解到,全市120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已全部編制完成,並於近日印發了《北京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管理辦法(試行)》,不僅實現了鄉村地區規劃編制全覆蓋,也實現了鄉村地區規劃管理全覆蓋。
據了解,北京市鄉村地區約1.3萬平方公里,佔市域總面積的80%,包含120個鄉鎮,覆蓋2500多個村莊。北京市鄉村地區規劃管理的總體思路是系統構建鄉村地區“五個一”的規劃管理制度體系,即一套規劃、一個《辦法》、一套規則政策、“一張圖”系統、一個統籌協同平臺,旨在更好支撐“百千工程”實施,更好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首都鄉村振興提供更高品質、更高品質、更具價值的空間供給和支撐保障。
北京上一輪村莊規劃始於2017年,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組織編制了全市2900多個村莊規劃,基本實現了“應編盡編”。為用好已有工作成果,避免村莊規劃重復編制,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于2024年6月出臺了《關於推動鄉村地區空間規劃管理全覆蓋 服務首都鄉村振興和高品質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村莊規劃要與2017年新總規批復以來各級各類新編規劃做好銜接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礎上,按照2024年、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倡導的加強“通則式”管理的有關要求,北京市鼓勵各區結合實際,進一步統籌研究制定村莊風貌特色、安全韌性、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或專項研究,轉化為“通則式”管理規定,重點加強功能完善、結構優化、系統重塑、特色彰顯、品質提升等方面的規劃引導,統籌運用“村莊規劃”和“通則管理”兩種方式,對原有村莊規劃進行優化完善和整體提升,逐步解決村莊規劃“好不好”的問題。
下一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將會同各區積極開展探索實踐,結合“百千工程”建設,爭取能夠涌現出更多示範案例,推動更多鄉村振興創新實踐在首都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